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 植物名称多花脆兰[Acampe rigida(Buch.-Ham.ex J.E.Smith)P.F.Hunt]. 2 材料类别种子. 3 培养条件种子萌发培养基:(1)MS;(2)1/2MS(大量元素用量减半);(3)KC[成份如下:MgSO4·7H2O 250 mg·L-1(单位下同);KH2PO425O;(NH4)2SO4 500; Ca(NO 3)2·2H2O 1 000 ;FeSO4·7H2O 25; MnSO4.4H2O 7.5;肌醇(C6H12O6)100;盐酸硫胺素(VB,)1; D-甘露糖醇12.7%];(4)1 g·L-1花宝1号(美国Haponex公司产品,N:P:K=7:16:9)+2 g.L-1花宝2号(美国Haponex公司产品,N:P:K=20:20:20);(5)MS+100 g·L-1香蕉汁;(6)1/2MS+100 g·L-1香蕉汁;(7)KC+100 g·L-1香蕉汁;(8)1 g·L-1花宝1号+2 g·L-1花宝2号+100g·L-1香蕉汁.原球茎增殖和分化成苗培养基:(9)1/2MS+6.BA 1.5+NAA 0.2+100 g·L-1香蕉汁;(10)1/2MS+6-BA 0.5+NAA 0.05+100 g·L-1香蕉汁;(11)1 g·L-1花宝1号+2 g·L-1花宝2号+6-BA 1.0+NAA0.5+100 g·L-1香蕉汁.  相似文献   
142.
以铁皮石斛当年生茎段为材料,在MS+6-BA 0.1 mg/L+NAA 0.02 mg/L培养基上进行不定芽诱导培养;在MS+6-BA 2.5 mg/L+NAA 0.05 mg/L+AC(活性炭)1g/L培养基上进行丛生芽诱导与增殖培养,50 d为一个继代周期,繁殖系数为5~8;在1/2 MS+6-BA 0.5 mg/L+NAA 0.05 mg/L+椰子100 g/L+AC 1g/L培养基上进行壮苗培养;在1/2 MS+IBA 1.0 mg/L+AC 1g/L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最后移栽到小颗粒化树皮中,成活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143.
甜菜夜蛾幼虫触角及口器上感器形态描述(鳞翅目,夜蛾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甜菜夜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世界性农业害虫,其幼虫识别寄主取食的机理及转主危害取决于其嗅觉感器的识别机理。本文运用扫描电镜对甜菜夜蛾幼虫头部触角及口器感器形态进行了观察,描述了感器的种类、数量和分布,并结合文献资料对其功能进行了探讨,试图解析昆虫的取食机制。  相似文献   
144.
艾叶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索艾叶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的最佳生产工艺,提高挥发油在制剂中的稳定性.本文采用正交实验法,通过测定油利用率、包合物收得率及含油率考察包合工艺.结果表明:最佳生产工艺条件:A3 B2 C3(β-环糊精和艾叶挥发油的比例为8:1,油和乙醇的比例为1:1.5,包合温度为60℃,时间为2 h).  相似文献   
145.
大肠杆菌海藻糖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戴秀玉  吴大鹏  周坚 《遗传学报》2000,27(2):158-164
利用Mu转座子细胞内克隆了大肠杆菌海藻糖合成酶 otsBA基因,克隆频率为1.45 x 10(-3)/ Kan(r)转导子。经遗传互补、酶切和部分序列分析表明otsBA基因位于克隆质粒。亚克隆 2.87kb DNA片段至不同拷贝数表达质粒并分别转化大肠杆菌otsBA基因缺失株,转化株恢复 在0.5mol/L NaCl培养基上生长的功能,高渗透压诱导实验表明,转化株能够合成克隆基因 产物海藻糖,但合成量不受克隆质粒拷贝数影响。海藻糖良好的抗高渗能力可能在农作物育 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构建含有海藻糖合成酶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并在农杆菌的介导下 转入植物,赋予其抗高渗、耐干旱能力奠定了重要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46.
以猫儿山小鲵Hynobiusmaoershanensis蝌蚪为实验对象,人工饲养并观察记录其生长发育的特征与出现的问题.结果显示,人工饲养的条件下,猫儿山小鲵蝌蚪发育正常,孵出时蝌蚪前肢芽凸起但未分化,约17 d前肢发育完成,约30 d后肢发育完成,从孵出到变态期可划分为4期,历时102 d,较其他小鲵属Hynobiu...  相似文献   
147.
杨娜  杨波 《生态学报》2011,31(5):1203-1212
为了研究褐斑病与蕙兰根部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关联,从野生蕙兰健株和褐斑病株根部分离出内生细菌112株,采用核糖体DNA扩增片段限制性酶切分析(ARDRA),研究了健株和病株内生细菌多样性与群落结构。将内生细菌纯培养物扩增近全长的16S rDNA,并用ARDRA (Amplified Ribosomal DNA Restriction Analysis) 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分型,根据酶切图谱的差异,将健株中的内生细菌分成8个ARDRA型,病株分成13个ARDRA型。并选取代表性菌株进行16S r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健株分离出内生细菌6个属,优势菌群为Bacillus;病株分离出11个属,优势菌群为 MitsuariaFlavobacterium。通过回接兰花植物和初步拮抗实验发现,从病株分离出的H5号菌株 (Flavobacterium resistens)使兰花产生病症,而健株中的B02 (Bacillus cereus) 和B22号菌株 (Burkholderia stabilis) 对菌株H5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48.
谢寅峰  杨万红  杨阳  蔡贤雷  周坚 《生态学报》2007,27(12):5193-5201
为了探讨外源一氧化氮对酸胁迫下植物生理响应的调节作用,以髯毛箬竹为试验材料,以硝普钠(SNP)为一氧化氮供体,研究了一氧化氮对模拟酸雨胁迫下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光合作用日变化以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外源一氧化氮(50~450mg/LSNP)预处理可不同程度地缓解pH3.0酸雨胁迫下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其中以450mg/LSNP处理效果最明显;(2)酸雨胁迫下,箬竹叶片光合“午休”现象加重,日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气孔限制值(Ls)均明显降低,而细胞间隙CO2浓度(Ci)增大,经过外源SNP预处理后Pn、Gs、Tr和Ls不同程度增加,而Ci有所降低,以450mg/LSNP预处理的效果最好;(3)酸雨胁迫下,箬竹叶片的最大荧光(胁)、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有效光化学效率(Fv’/Fm’)、最大荧光产额(Fm’)、稳态荧光产额(Fs’)、光化学淬灭系数(qP)、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qbPSⅡ)及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均降低,而暗适应下最小荧光(F0)、光适应下最小荧光产额(F’0)则升高;经450mg/LSNP预处理后,上述荧光参数在胁迫下的变化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可见,一氧化氮预处理能够不同程度地缓解酸雨胁迫下非气孔因素引起的箬竹叶片光合速率的下降以及对光合系统的破坏作用,提高胁迫下光合能力。光化学效率的提高和过剩光能的非光合耗散的增强可能是一氧化氮缓解胁迫对光合机构破坏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9.
白及种子萌发与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不同胚龄的白及种子接种到不同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对白及种子萌发率、萌发时间、丛生芽增殖、生根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及种子萌发率与其胚龄及有胚率成正相关,萌发时间则与胚龄及有胚率成负相关;胚龄16周的种子在1 g/L花宝1号 2 g/L花宝2号的培养基上萌发率可达84%;胚龄等于或大于20周的种子萌发率不受培养基成分的影响,均可达100%,萌发时间只需7 d;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 4.0 mg/L6-BA 0.2 mg/L NAA 100 g/L CM,其增殖倍数达4.41倍;诱导生根较好的培养基为1/2 MS 0.2 mg/L NAA,生根率达90%。  相似文献   
150.
本实验采用抗β┐葡萄糖醛酸酶(β┐Glucuronidase,简称β┐G)抗体及胶体金探针技术对人肝细胞超微细胞内β┐G进行定位及定量研究,结果表明,β┐G定位于肝细胞中的溶酶体和内质网,并且在溶酶体内分布的量较多,与内质网中分布的量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因此溶酶体可做为研究β┐G与肝细胞病变关系在细胞超微结构水平的形态学研究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