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抗氧化性被认为是细胞朊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研究显示它的抗氧化性主要与朊蛋白序列中的八肽重复区有关.但是迄今为止它的抗氧化机制仍旧不清楚.我们构建表达了野生型朊蛋白(PrP-PG5)和它的不同八肽重复区突变体0(PrP-PG0),9(PrP-PG9)和12(PrP-PGl2).各种原核表达突变体蛋白在H202氧化后出现分子量的增加,并可导致羰基产生.MTT和细胞计数实验显示表达各种突变体的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表达野生型朊蛋白(PrP—PG5)的细胞.细胞内ROS检测发现表达各种突变体的细胞内ROS水平明显高于表达野生型朊蛋白(PrP-PG5)的细胞.此外,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检测显示表达野生型朊蛋白(PrP-PG5)的细胞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明显高于表达各种突变体的细胞.H2O2处理细胞后,转染突变体的细胞总的羰基产物数量明显高于转染野生型朊蛋白(PrP-PG5)的细胞,而表达突变体细胞及转染空载体的细胞较表达野生型朊蛋白(PrP-PG5)的细胞对氧化物质的抵抗性明显减弱.这些结果提示,具有正确八肽重复区数目对于朊蛋白(PrP)的抗氧化作用起关键作用,PrP的抗氧功能的丢失可能参与家族性朊病毒病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72.
173.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亚型与糖尿病合并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性,为预防及治疗糖尿病伴发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选取440名心内科患者,根据冠脉造影有无冠脉狭窄及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四组:冠脉内膜光滑组94人(A组);单纯冠脉狭窄组108人(B组);糖尿病合并冠脉狭窄组共184人(C组);糖尿病冠脉无狭窄组44人(D组),记录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传统血脂脂谱、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及两者的比值(apoB/apoA);采用Gensini评分比较传统血脂、apoA、apoB及与Gensini积分值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冠脉无狭窄组apoB、apoB/apoA、LDL和TG升高,apoA和HDL降低,B组和C组apoA与Gensini积分值存在负相关(P=0.01570.05);apoB;apoB/apoA与Gensini积分值存在正相关(P0.0001);两组中,apoB与Gensini积分值相关系数最大(r=0.85795,0.85941),且apoB与Gensini积分值的相关性都强于LDL与积分值的相关性。结论:在糖尿病患者预测心血管风险上,apoB,apoA,apoB/apoA的测定可能优于传统的血脂指标。  相似文献   
174.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重要资料,也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关键因素。本论文就大庆市种子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并对未来大庆种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5.
介绍了观赏昆虫云眼斑螳的形态、习性以及在北方人工饲养、繁殖的方法和饲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76.
试验以玉米品种'金海五号'幼苗为材料,在分根条件下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局部根区水分胁迫,设置3种供氮形态(硝态氮、铵态氮、两者各占50%的混合氮)和2种供氮部位(水氮同区,氮加入到无PEG侧;水氮异区,氮加入到含PEG侧),研究局部根区水分胁迫下氮形态与供应部位对玉米水分吸收和利用的调节与作用机制,为局部根区灌溉水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发现:(1)同一氮形态下水氮同区供应的植株蒸腾速率、耗水量、木质部汁液流速和生物量较高,加有硝态氮源处理无PEG侧根系的导管数目及单一氮形态处理无PEG侧根系的导管直径较高,但木质部汁液、叶片中脱落酸(ABA)浓度以及水分利用效率均较低.(2)同一供氮部位下,植株的蒸腾速率、耗水量、木质部汁液流速和生物量的顺序均为混合氮>硝态氮>铵态氮依次,但单一铵态氮处理植株的ABA浓度较高,水分利用效率较高.研究表明,同一氮形态下水氮同区供应植株生长较好、水分吸收能力较强,但水氮异区供应下植株的水分利用效率较高;同一供氮部位下,植株生长和水分吸收能力的顺序为混合氮>硝态氮>铵态氮,但单供铵态氮植株的水分利用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7.
高黎贡山赧亢白眉长臂猿食性及日取食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确定白眉长臂猿的取食特征及日取食量,探讨不同个体间和春、秋季间日取食量是否存在差异,分析影响日取食量和取食特征的因素,为白眉长臂猿日能量需求及其营养容纳量研究奠定基础。2007—2008年春、秋季,在高黎贡山赧亢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观察和记录数据。结果发现,白眉长臂猿取食36种食物的40个部位,其果实的食物单元、取食速度、单个鲜重值等取食特征不同于嫩叶。春、秋季白眉长臂猿每日取食果实量所占百分比最高、嫩叶所占百分比次之、茎和花所占百分比最低。春、秋季家群中雌猿的日取食量均高于雄猿。与家群的雌猿相比,独猿(♀)春季的日取食量稍高。在春季,独猿取食果实持续时间约为家群的2倍,而取食嫩叶的则与家群几乎相等。相同个体秋季的日取食量高于春季的,且春、秋季日取食各部位的量所占百分比也不同。分析结果表明,食性及日取食部位的量反映了白眉长臂猿选择食物的最基本策略。雌雄个体大小差异、能量消耗、食物特征、动物生理需求等因素影响白眉长臂猿的日取食量。白眉长臂猿取食持续时间与觅食树的食物资源量相关。  相似文献   
178.
利用MODIS NDVI数据、气象数据和植被分类数据,基于改进的光能利用率模型CASA模型对2001-2010年内蒙古不同植被类型净初级生产力(NPP)进行估算,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及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1)10年间内蒙古植被年NPP的平均值为340.0 gCm-2a-1,且空间分布呈明显的经度地带性,由西向东的变化速率为每10度增加200.5 gCm-2a-1;(2)不同植被类型NPP有较大差异,森林、草地、农田和荒漠植被的NPP平均值分别为521.9、270.3、405.7和85.3 gCm-2a-1;(3)10年间内蒙古植被NPP总量的平均值为322.7 TgCa-1,波动范围为276.8-354.4 TgCa-1.从NPP年际变化的空间分布来看,阿拉善沙漠、毛乌素沙地西部、河套平原以北地区、浑善达克沙地东西缘和呼伦贝尔平原西北部植被的NPP呈极显著上升,而内蒙古中部的草地植被NPP呈极显著下降;(4)不同植被类型NPP对气候因子的敏感性有较大差异.森林植被NPP主要受温度的限制,而农田、草地和荒漠植被NPP主要受降水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9.
准确理解天然林林分群落特征及其与物种多样性耦合关系是提升天然林管理、达到多样性保护的关键。选择大兴安岭呼中地区典型落叶松林、杂木林、白桦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特征(高度、胸径、冠幅、盖度等)进行调查并计算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旨在探究林分间差异及其耦合关系变化。结果表明:(1)乔木层的树高、枝下高表现出杂木林落叶松林白桦落叶松(P0.05);落叶松林的胸径比白桦落叶松林和杂木林的高出6%和11%;灌木层的高度、盖度、地径、冠幅和草本层多度、盖度、高度在森林类型间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2)3个森林类型的乔、灌、草丰富度指数R、Shannon-Wiener指数及Simpson指数均表现出杂木林最大,乔木层和草本层呈相同规律,即杂木林白桦落叶松林落叶松林,而灌木层表现出杂木林落叶松林白桦落叶松林;白桦落叶松林和杂木林的乔木层均匀度Pielou指数和Alatalo指数约为落叶松林的3倍左右,而在灌木层和草本层在森林类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3)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林分群落特征和生物多样性关系存在明显森林类型间差异。总体表现为灌木特征(冠幅、地径)、草本层特征(盖度、多度和高度)对多样性均有较大影响;白桦落叶松林和杂木林的胸径对多样性影响明显,而落叶松林的乔木高度(树高、枝下高)对多样性影响较大。杂木林随着灌木盖度、草本高度的增加,草本物种多样性降低、乔木多和灌木物种多样性增加;而落叶松林相同的多样性变化多伴随草本高度增加、多度和盖度变小。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增加多与乔木和草本物种多样性降低相伴随,在杂木林中同时伴随着乔木胸径和草本的盖度、多度增大、灌木冠幅变小,而白桦落叶松林则伴随灌木冠幅和草本多度盖度的减小。以上结果表明,林分群落特征与物种多样性存在耦合关系,上述解耦合结果为通过维持良好森林结构、多样性保护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0.
曹明  周伟  白冰  张庆  王斌  陈明勇 《动物学研究》2010,31(3):311-318
以样线与样方相结合,2007年6—12月在滇南勐腊地区的勐满和龙门片收集威氏小鼷鹿(Tragulus williamsoni)足迹链坐标位点,用GIS软件生成威氏小鼷鹿的分布格局图。在样方中测量11个生态因子。结果显示,威氏小鼷鹿对低海拔的河谷浅滩地带有明显的选择偏好,主要聚集在勐满片的三岔河地区和龙门片的大榕树地区。比较利用和可利用样方的定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威氏小鼷鹿偏好在中、下坡位活动,对粗叶榕(Ficus hirta)、木奶果(Baccaurea samiflora)、长柄山姜(Alpinia kwangsiensis)和柊叶(Phrynium capitatum)等植物有选择偏好。这些植物多沿河谷的两岸集中分布,是影响威氏小鼷鹿分布格局的重要原因之一。比较利用样方和可利用样方的定量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乔木盖度、灌木盖度、落叶层盖度和距水源距离等4个因子差异显著,并且是区分利用样方和可利用样方的关键因子,也是影响小鼷鹿生境利用的主要因子。高密度的灌木和高大乔木形成双重的隐蔽条件,大大提高了安全性。由于距水源较近,乔木层及林下灌层生长状况较高海拔地区更为茂密,这是小鼷鹿在勐腊地区形成沿海拔较低的河岸集中分布格局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