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4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84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2篇
  1976年   6篇
  1963年   6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检测胆囊腺癌组织中趋化因子MCP-1 和MIP-1-alpha的表达、TAM 计数并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 雅二医院及湖南省人民医院近五年胆囊腺癌手术切除标本36 例及慢性胆囊炎手术切除标本10 例,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 MCP-1 和MIP-1alph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进行TAM计数。结果:胆囊腺癌组织中MCP-1、MIP-1alpha mRNA表达阳性率及评分均明显 高于慢性胆囊炎(P<0.01);高分化胆囊腺癌中二者的阳性率及评分均低于低分化胆囊腺癌,其中MCP-1 mRNA 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MCP-1、MIP-1-alpha-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胆囊腺癌组织MCP-1 mRNA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与侵犯胆总管及发生 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MIP-1alpha-mRNA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与侵犯肝脏显著相关。胆囊腺癌组织中,TAM 计数(24.89± 0.84)明显 高于慢性胆囊炎组织(16.19± 0.66),有显著性差异(P<0.01)。TAM与MCP-1、MIP-1alpha mRNA 表达评分值均呈显著正相关(r 分别为 0.580,0.567)。MCP-1mRNA 与MIP-1alpha-mRNA评分值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638)。结论:MCP-1、MIP-1alpha的表达增加及TAM 计 数升高可能调控和影响胆囊癌的发生和发展,MCP-1、MIP-1琢可能促进TAM向胆囊癌组织迁移浸润。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超声诊断的意义,为临床超声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检出85例斑块、23例狭窄、13例闭塞,对照组分别为21例、12例及0例;观察组下肢动脉管腔斑块、狭窄和闭塞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O.05);病程10--15年的患者,其足背动脉管径为(1.25±0.07)mm,显著低于对照组;病程超过25年的患者,全部下肢动脉血管管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股前动脉、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人群股总动脉、胭动脉血流速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声可有效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情况,且具有无创、可多次检查等优势,费用较低,降低了患者诊疗负担,为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在预防和控制患者糖尿病足等并发症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不同软通道微创手术方式治疗小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高血压脑出血25例分成软通道微创血肿清除组(n=14)和侧脑室引流组(n=11)。以治疗后28天SSS和死亡率作为判断疗效的标准,比较两组的疗效。2组患者在入院时和入院后7 d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入院时和入院后14d及28d行(斯勘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candinavianstroke scale,SSS)评分。结果:治疗组手术后SSS评分14d(t=3.65 P〈0.01)及30d(t=4.01,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软通道微创血肿清除术疗效优于单纯侧脑室引流术,其作为治疗小脑出血的微创治疗技术总体上是安全、有效的,明显降低了患者死亡率,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总结23例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病理证实为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诊治以及术后随访资料,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3例患者均接受了超声检查,其中21例接受了静脉肾盂造影检查,11例接受了逆行肾盂造影检查,16例接受了CT检查,8例接受了MRI检查;23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3例接受了输尿管粘连松解术治疗,6例接受了输尿管狭窄段切除+输尿管膀胱再吻合术治疗,12例接受了输尿管狭窄段切除+输尿管端端吻合术治疗,2例接受了输尿管内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病损电灼术治疗.23例患者均为单侧发病,左侧14例,右侧9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病灶均位于输尿管下段.结论: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泌尿外科罕见的疾病,早期诊断难度较大,影像学检查在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轻度的输尿管梗阻患者,推荐行输尿管粘连松解术治疗;对于中、重度输尿管梗阻患者,推荐行输尿管狭窄段切除术治疗;对于病变程度严重的病例,推荐术后应用激素类药物治疗降低术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995.
右美托咪啶为新型高选择性a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其激动a2与al的比例为1620:1.其分布半衰期约为6分钟,消除半衰期约为2小时,主要在肝脏进行代谢.大量的实验室实验,动物研究及健康志愿者和临床病人的临床应用表明了它的药理作用.它具有剂量依赖性的镇静催眠作用,还具有镇痛、抑制交感活性、无呼吸抑制等药理性质.其发挥镇静催眠等的作用是通过调节抑制蓝斑核和髓核的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的超极化,抑制其神经元冲动的产生和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以及激活中枢的a2ARs受体等机制而产生的.本药于1999年在美国批准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成人的镇静,镇痛.由于右美托咪啶具有上述特性,现在本药已用于术前用药,全麻辅助药,锥管内麻醉,术后镇痛等诸多临床实践中.现就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建立简便、经济的同步分离培养肝细胞及kupffer细胞的方法.方法:采用肝脏原位灌洗结合离体胶原酶灌注消化的方法获得总细胞悬液,差速离心分离肝细胞及肝非实质细胞,经多次低速离心可分离肝细胞,经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以及选择性贴壁法得到纯化的kupffer细胞.台盼蓝染色鉴定细胞活力.使用倒置相差显微镜、HE染色、PAS染色及白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培养肝细胞的形态及功能进行检测.使用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及CD68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分离的kupffer细胞.结果:体外成功的同步分离培养了肝细胞及kupffer细胞,肝细胞产率为1.37± 0.53× 108/大鼠,kupffer得率为3.45± 0.41×106/g肝脏.细胞存活率及纯度都可达90%.肝细胞培养24h后呈典型肝细胞形态,7天后仍具有糖原合成和白蛋白合成能力.贴壁后的kupffer细胞呈典型的星型或三角形,且其标志分子CD68免疫荧光染色阳性.结论:应用改良的原位灌注方法可以很好的同时分离具有活性及功能的肝细胞和kupffer细胞.  相似文献   
997.
本文分析了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开展情况,包括工作措施,成效,经验体会存在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998.
基于高通量皮升级微反应池的焦磷酸测序技术以其测序读长长的优势,在测序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在高通量焦磷酸测序过程中,微反应池之间的光学串扰以及微反应池中的化学残留严重影响测序原始图像的信噪比,限制了测序的读长及准确性.本研究通过在微反应池侧壁分别选择性蒸镀钛和铝金属膜,有效地将相邻微反应池之间的平均光学串扰率降低约一个数量级.此外,通过在微反应池表面蒸镀二氧化硅层,显著地改善了微反应池表面物理形貌,有效地减少了微反应池中的化学残留.表面蒸镀钛-二氧化硅的微反应池光学串扰低、化学残留少,可应用于高通量焦磷酸测序等相关领域.  相似文献   
999.
从乳清蛋白不同补充形式的角度综述了乳清蛋白对改善运动人群生理指标和提升运动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挖掘茄科罗尔斯通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致病相关基因,分别提取致病性(RS+)和无致病性(RS-)茄科罗尔斯通氏菌的总RNA进行转录组测序。两组测序数据经组装后得到5 111条Contigs,RS-和RS+对比发现779条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上调表达376条,下调表达403条。功能注释显示,这些DEGs主要集中在氨基酸代谢、膜转运、细胞运动和翻译等途径。信号通路富集显示,茄科罗尔斯通氏菌对寄主的响应由众多信号通路共同参与,其作用方式可能包括增强细菌趋化性、强化鞭毛组装能力、提高细菌分泌系统、上调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调整MAPK信号通路和增强氨基酸代谢等。转录组测序还发现许多毒力基因,其中茄科罗尔斯通氏菌Ⅲ型分泌系统的hrp基因簇中的23个基因,有16个在无致病性茄科罗尔斯通氏菌中下调表达。随机挑选4个DEGs进行qPCR分析,荧光定量结果与测序数据基本一致,说明基于转录组分析DEGs的表达较为可靠。研究为进一步深入探究茄科罗尔斯通氏菌致病分子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