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5篇
  7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朊粒蛋白PrP~(Sc)寡聚体的形成与跨膜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朊粒蛋白(prionprotein,PrP)传染致病机制一直是朊粒(prion)研究领域的焦点.由正常型朊粒蛋白(PrPC)向致病型朊粒蛋白(PrPSc)的转变是致病的关键步骤.本文综述了近年来PrPC向PrPSc转变的结构变化特征、PrPSc由单体形成寡聚体的组装机制、以及PrPSc寡聚体的跨膜机制与细胞毒性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2.
荞麦蛋白质因其富含赖氨酸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可能由于含有单宁、植酸和蛋白酶抑制剂,而使得荞麦蛋白质具有很低的消化率,而蛋白酶抑制剂还可能导致人的过敏反应.发芽可以提高荞麦蛋白质的可消化率、营养价值、生理功能而提高荞麦蛋白质的营养水平和功能特性.本文主要讨论了荞麦蛋白质的含量、结构、组成、营养价值、功能特性、生理功能和加工特性,并指出荞麦蛋白质作为一种药食兼用的天然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3.
金毛狗脊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金毛狗脊[Cibotium barometz(L.) J.Sm.]根茎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分离纯化,得到8个化合物。经物理方法和谱学分析,分别鉴定为(24R)-豆甾-4-烯-3-酮(1),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2),β-谷甾醇(3),(3R)-去-O-甲基毛狄泼老素(4),原儿茶醛(5),金粉蕨亭(6),交链孢霉酚(7)和胡萝卜苷(8)。化合物1、2、4和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4.
从黑曲霉N25(A.niger China strain)中提取出染色体DNA,根据已经测定出的植酸酶phyA基因全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采用高保真度的聚合酶Advangage-HF扩增到了去除信号肽和内含子后约1.4kb片段,对该片段进行了克隆及序列测定。将该序列与植酸酶phyA基因全序列进行了比较。以此片段构建成功了pPIC9K-phyA载体(命名为pPNP-1),并转化毕赤巴斯德酵母。经G418抗性筛选、酶活性测定、Southern印迹和Western印迹,获得了高效表达的转化子PP-NP-1(23869.4u/ml)、PP-NP-2(20533.0u/ml)、PP-NP-3(35646.7u/ml),其酶活性分别是出发菌株的酶活(513.4u/ml)的46.46倍、39.99倍和69.46倍,且转化子具有很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65.
用植物生物反应器研制基因工程疫苗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研制基因工程疫苗的基本原理、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其研究重点进行分析,并对其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6.
根据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花期转录组数据,采用RT-PCR技术和PCR技术克隆得到一个C2C2型锌指蛋白基因Ft LOL1(Ft LSD-one-like 1,Gen Bank登录号:KP260662),获得c DNA和DNA全长序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Ft LOL1在3种非生物处理条件下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苦荞Ft LOL1基因DNA全长1 720bp,由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组成,符合GT-AG剪切原则;c DNA包含一个444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47个氨基酸,具有LSD1家族的典型特征;2mmol/L水杨酸、UV-B照射和4℃冷处理均能导致Ft LOL1基因表达量下降,其中水杨酸和UV-B处理均在12h达到最小值,分别为对照组(0h)的11.9%和33.8%,而4℃冷处理条件下,Ft LOL1表达量12h开始下降,至24h达到最小值,为对照组(0h)的50.7%,36h后表达量有所回升,稳定在对照组(0h)的60%左右。推测该基因可能参与苦荞抗高浓度水杨酸、UV-B照射和冷胁迫等非生物胁迫的应答反应,为探究苦荞抗逆性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7.
采用同源克隆、染色体步移和RT-PCR技术,首次克隆到苦荞查尔酮合酶基因(CHS)的全长DNA序列和cDNA开放阅读框(ORF)序列. 序列分析表明,苦荞CHS DNA序列(GU172165)全长1 632 bp,含1个445 bp的内含子;cDNA编码区(HM852753)全长1 188 bp,编码395个氨基酸,命名为FtCHS. 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FtCHS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植物CHS基因同源率在95%以上,含有CHS多基因家族的标签序列(GFGPG)、活性位点、底物结合口袋位点和环化反应口袋位点. 半定量RT-PCR分析苦荞花期FtCHS空间表达模型表明,其表达量未成熟种子>叶>茎>花>根>成熟种子,与苦荞芦丁含量的分布基本一致,具有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68.
南京蝶类名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相似文献   
69.
植酸酶phyC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E.coli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phyC—PUC18-T为模板,扩增出枯草芽孢杆菌中性植酸酶phyC基因,克隆至T载体中,经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后重组人谷胱甘肽S-转移酶融合表达载体pGEX-4T-1中,转化大肠杆菌JMl09,重组质粒在宿主JM109中有较好的稳定性,在无选择压力条件下传代45次基本保持稳定,0.1mM IPTG诱导后酶活测定结果表明,表达产物具有生物学活性。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出明显的特异性表达条带,相对分子量(Mr)为69kD,30℃诱导3h后,表达的目的蛋白量占菌体总蛋白的47.4%。  相似文献   
70.
为研究苦荞黄酮转运相关基因,以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品种"西荞二号"为材料,克隆到1条质膜H+-ATPase基因(autoinhibited H+-ATPase isoform 4 like,AH4L),将其命名为FtAH4L。通过开放阅读框(ORF)分析,FtAH4L基因cDNA全长3 398bp,开放阅读框2 898bp,编码966个氨基酸残基,理论分子量为109kD,等电点6.48。氨基酸保守基序比对分析表明,AH4L在植物种间较为保守。在茉莉素诱导处理和5种光(白色荧光、LED白光、LED蓝光、LED红光和UV-B)处理芽期苦荞后,采用半定量RT-PCR和AlCl3比色法分析结果表明,茉莉素处理后的苦荞胚轴和子叶中FtAH4L基因表达量与黄酮含量均显著上升,且二者呈正相关关系;5种光对子叶中FtAH4L表达量无显著影响,但均显著增加其黄酮含量;胚轴中,除LED红光外,各种光均显著提高FtAH4L表达量和总黄酮含量,且LED蓝光与UV-B的影响极显著。该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FtAH4L基因参与苦荞黄酮转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