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87篇
  30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全球气候变暖对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的植物形态产生强烈影响。川西林线交错带是青藏高原东部高寒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变化极度敏感。以川西林线交错带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幼苗异龄叶为对象,采用原位开顶式生长室(Open-top chamber,OTCs)模拟增温,研究了长期模拟增温下岷江冷杉幼苗异龄叶片叶长、叶厚等叶形态的响应,采用表型可塑性指数和变异系数对叶形态的可塑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增温限制岷江冷杉幼苗叶片的增长、增宽和叶面积、体积的扩大,使叶长、叶宽、叶面积、叶体积分别较对照减小12.77%、11.86%、17.76%、11.49%;增温促进叶片厚度的增加,较对照增加7.27%;除叶长宽比外,增温对其余叶形态均产生显著影响(P0.05)。叶形态对模拟增温的响应具有显著的年龄差异(P0.05)。温度、叶龄的交互效应对叶长和叶面积影响显著(P0.05),对叶宽和叶厚影响不显著(P0.05)。两种表型可塑性分析结果表明,除1 a叶叶长外,增温不同程度增大各叶形态可塑性。长期增温使冷杉幼苗叶片有旱生倾向且形态值更发散。研究提供了岷江冷杉幼苗叶片对长期增温的差异性响应证据,为评估青藏高原东缘优势植物对响应气候变暖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2.
 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pen-top chamber, OTC)模拟增温对植被影响的研究方法, 研究了川西亚高山林线交错带糙皮桦(Betula utilis) 和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幼苗物候及生长特性对模拟增温的响应。结果表明, 温度升高使岷江冷杉幼苗芽开放时间显著提前(15.2 d); 糙 皮桦春季芽物候期变化不显著, 而落叶时间明显推迟(19.7 d), 叶寿命延长(22.8 d)。与对照(CK)相比, OTC内糙皮桦叶面积和岷江冷杉叶片长度及两者侧枝生长速率都显著加快。模拟增温对两物种基径相对生长速率都表现为正效应, 增温对两物种枝叶特性及分布格局表现为不同程度 的正效应、负效应或无影响。不同功能型两物种对模拟增温响应方式存在一定程度差异。  相似文献   
83.
林窗对岷江冷杉幼苗生存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岷江冷杉林是我国西南亚高山暗针叶林的主体之一,其健康的种群动态和更新策略在维持长江上游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岷江冷杉更新过程中林窗对幼苗种群动态的影响,通过调查林窗内和林下岷江冷杉更新幼苗的存活情况,采用数量分析方法研究了幼苗的年龄结构和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林窗内和林下岷江冷杉幼苗的年龄结构金字塔均为两头小中间大的纺锤型,存活曲线均为DeeveyⅡ,生命期望以1龄级的最高、林下种群的高于林窗种群。幼苗的死亡率、消失率、累计死亡率和危险率均随龄级的增加而增大,生存率和死亡密度随龄级的增加而减小;岷江冷杉幼苗种群的数量化动态指数Vpi=0.1059,为增长型种群,在外界随机事件干扰时也可持续增长,尤以林窗种群抵御随机干扰、持续增长的特点更为突出;岷江冷杉幼苗种群的周期波动主要受基波控制,林窗种群在9龄级和11龄级处的波动还受谐波的影响。林窗扩大了岷江冷杉更新幼苗的数量规模、提高了种群抵御外界随机干扰的能力。因此,在岷江冷杉林更新管理中,应高度重视林窗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采用样带法调查了川西亚高山原始岷江冷杉林林窗和林冠下岷江冷杉幼苗(H≤100 cm)的密度、高度、基径和各构件生物量,分析了各构件生物量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林窗与林冠下幼苗密度分别为12 903和2 017株·hm-2;平均高度分别是26.6和24.3 cm,差异显著;平均基径分别为4.97和5.13 mm,差异不显著.林窗内各龄级幼苗的生物量与林冠下同龄级幼苗的生物量之间差异不显著.林窗对不同龄级幼苗各构件生物量积累的影响不同,林窗内幼苗枝干生物量比在12年达到最大(1.54),随后其比值维持在0.69左右;林冠下幼苗在15年后(含15年),枝条生物量大于主干生物量.生长在林窗和林冠环境的幼苗单株总生物量、叶生物量、茎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和根生物量与幼苗基径的平方(D2)和苗高(H)的乘积有显著的线性关系.林窗与林冠下幼苗各构件生物量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5.
安祖花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86.
描述了四川贡嘎山地区啼盖蕨科3新种1新变种,即贡嘎蹄盖Athyrium gonggaense,泸定蹄盖蕨A.ludingense,密羽华中蹄盖蕨A.wardil var.densipinnum和泸定峨眉蕨Lunathyriumhudingense。  相似文献   
87.
目的:检测人胰腺癌组织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双磷酸酶2同工酶3(PFKFB3)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并探讨二者临床意义和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1例胰腺癌组织和11例癌旁组织石蜡块中PFKFB3的表达情况,并对CD34标记阳性的血管进行微血管密度计数,分析PFKFB3、MVD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胰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FKFB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41%和9.09%,胰腺癌组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PFKFB3呈阳性和阴性表达的胰腺癌组织MVD值分别为(49.12±12.04)、(35.40±8.1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FKFB3表达与胰腺癌的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35),MVD与胰腺癌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胰腺癌PFKFB3表达与MVD值呈显著正相关(r=0.551,P0.01)。结论:胰腺癌组织中PFKFB3呈高表达,可能通过促进血管生成,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作为胰腺癌预防、治疗和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8.
NaCl胁迫对5个引自北美的树种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美国白蜡(Fraxinus americana L.)、茶条槭(Aceginnala Maxim.)、红桤木(Alnus rubra Bong.)、水紫树(Nyssa aquatica L.)和美国皂荚(Gleditsia triacanthos L.)5个引自北美的树种的耐盐性,采用水培方法、利用透射电镜技术对0(对照)、4和8 g·L-1 NaCl胁迫处理后5个树种1年生苗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和比较.观察结果表明:正常条件(0g·L-1NaCl)下,5个树种叶肉细胞在叶绿体形态、嗜锇颗粒数量等方面略有差异,但均未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经NaCl胁迫处理后,5个树种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和细胞核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表现为叶绿体膜消失,类囊体片层结构肿胀,叶绿体降解,嗜锇颗粒增大或增多,细胞核的核膜消失、核染色质凝聚;且随NaCl质量浓度的提高,损伤程度均逐渐加剧.4和8g·L-1NaC1胁迫条件下,美国皂荚、茶条槭和水紫树的叶肉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现象,而红桤木、美国白蜡和水紫树的叶肉细胞内出现环状片层.根据观察结果,推测红桤木和美国白蜡对NaCl胁迫的耐性较强,美国皂荚和茶条槭也有一定的耐性,而水紫树的耐性最弱.  相似文献   
89.
利用静电场提高IVF小鼠胚胎发育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首先用静电场处理小鼠2细胞期胚胎,通过观察其发育率筛选了最佳处理剂量(场强和时间),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细胞期的静电刺激对小鼠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静电场处理小鼠2细胞期胚胎,能显著提高胚胎的发育能力,最佳处理剂量的囊胚率从42.4%提高到64.5%,囊胚孵化率从20.0%提高到44.8%,与对照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细胞期胚胎对静电刺激的敏感性不同,其中1细胞(授精后6h)和2细胞期(授精后24h)胚胎对电场刺激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90.
玉米在农业生产和遗传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组织培养再生的植株可用于品种改良和遗传学研究。如何提高玉米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有关试管苗移栽的研究,国内外已有一些报道。我们连续三年进行了玉米试管苗移栽研究。材料为生产上推广的玉米自交系黄早4,B73,单交种烟单14、鲁玉7和鲁单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