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9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88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6篇
  1964年   9篇
  1959年   9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质粒pcDNA3—HGF的大规模纯经制备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质粒pcDNA3-HGF具有潜在的临床治疗缺血性疾病的应用前景。大规模纯化制备是质粒DNA应用于基因治疗的关键步骤。质粒大规模纯化制备流程包括:发酵、离心收集细胞、碱性裂解、Q-Sepharose XL捕获质粒DNA、Source 15Q精制质粒DNA,所得纯超螺旋质粒pcDNA3-HGF符合质量标准。该纯化制备方法避免使用动物源性的酶及有毒试剂。  相似文献   
992.
模拟铅污染土壤中杂草的菌根形成及对铅的吸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13种杂草在模拟铅污染土壤中的菌根形成及对铅的吸收累积特点。结果表明铅污染对杂草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铅污染土壤中杂草的菌根侵染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无污染的土壤相比,苦荬菜(Ixerischinensis)、早熟禾(Poaannua)、黑麦草(Loliumperenne)、野燕麦(Avenafatua)、野豌豆(Viciacracca)、白车轴草(Trifoliumrepens)的菌根侵染率下降,而无芒稗(Echinochloacrusgallivar.mitis)、北美车前(Plantagovirginica)、鼠曲草(Gnaphaliumaffine)和酢浆草(Oxaliscorniculata)的菌根侵染率上升,鸡眼草(Kummerowiastriata)、升马唐(Digitariaciliaris)和婆婆纳(Veronicadidyma)无明显变化;土壤中的孢子数除了鸡眼草、野豌豆、白车轴草和酢浆草无显著差异外,其余物种在铅污染土壤中的孢子数量与对照相比明显下降。不同的杂草物种对土壤铅的吸收和积累存在明显差异,被杂草吸收的铅主要积累在杂草根系内,向杂草地上部转移的铅比率不高。  相似文献   
993.
云南小头蛇属一新种:(蛇亚目:游蛇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94.
RMNDSA通过MAPK信号途径参与了对细胞生命活动的调控过程.通过PCR扩增RMND5A基因,并将其克隆至表达载体pGEX-4T-1上,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再通过IPTG进行诱导表达GST-RMND5A融合蛋白.通过尿素洗涤包涵体并切胶回收纯化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检测抗体活性.结果说明,获得了RMND5A原核表达重组融合蛋白及高效价的特异性兔抗RMND5A多克隆抗体,为RMND5A进一步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5.
饥饿对牙鲆幼鱼补偿生长、生化组成及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温(23.0±1.0)℃条件下,以鲜杂鱼(x)和配合饲料(P)为饵料,采用室内循环流水的试验方法研究饥饿后再投喂对牙鲆幼鱼补偿生长、生化组成及能量收支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S1F5、S5F25均表现出完全补偿生长现象,且S1F5组主要通过提高摄食率(FR)来实现补偿生长,而S5F25组主要通过提高食物转化率(FCE)来实现补偿生长;经补偿生长后,各试验组鱼体的生化组成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经饥饿处理后牙鲆幼鱼生长能占摄食能的比例增加,用于排泄和代谢的比重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96.
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单纯疱疹病毒苷激酶基因(HSVtk)导入恶性肿瘤细胞,随后可应用药物9(1,3-二羟基-珍氧基-甲基)鸟嘌呤选择性地杀死肿瘤细胞,将HyTK基因替换逆转录病毒载体GlNa中的neo基因,构建成重组逆转病毒载体GTK,转染混合包装细胞(双噬性PA317细胞和单噬性GP+E-86细胞),通过“乒乓效应”获得高滴度重组病毒,用该重组病毒转染不鼠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系B16细胞,用ygrom  相似文献   
997.
影响人眼视觉质量的光学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眼作为一种光学器官,存在着一些光学缺陷,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小瞳孔的衍射效应、眼球光学系统的像差、瞳孔尺寸、照明度和光学散射等对人眼视觉质量的影响。重点分析了由眼球的屈光介质引入的光学像差对人眼视觉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为探究喀斯特地区土壤动物对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质量损失贡献率和元素释放作用,选取茂兰喀斯特原生林中两个典型常绿树种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与单性木兰(Kmeria septentrionalis)凋落物为研究对象,采用3种不同孔径(5、2、0.03 mm)网袋进行为期1年的野外分解实验,分析凋落物的质量损失和元素含量的变化及其与土壤动物群落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动物对茂兰喀斯特森林凋落物的质量损失贡献率为42.0%~45.9%,大型土壤动物对混合凋落物(1∶1混合)的质量损失作用最大,中小型土壤动物对单性木兰凋落物的质量损失作用最大。土壤动物对单性木兰凋落物中N元素的释放有促进作用或抑制作用,对青冈+单性木兰混合凋落物N元素的释放表现为促进作用;对Ca元素的释放在单性木兰凋落物主要表现为促进作用;对P、K元素释放作用规律较为复杂,且与凋落物种类有关;对C、Mg元素的释放作用不明显。总之,土壤动物对高质量(低C/N)凋落物单性木兰的质量损失和元素释放作用较为显著,为理解茂兰喀斯特地区森林凋落物的分解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9.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分子克隆技术克隆了一个果蝇新基因CG7609.该基因属于WD40家族,具有7个典型的WD40重复结构域.与人类WDR24基因的同源度很高.胚胎原位杂交和RT-PCR显示其在胚胎早期的中胚层有弱表达,在胚胎晚期主要在肠中表达.通过心脏特异抗体检测CG7609突变体的表型,发现其心脏前体细胞的分化不受影响.但通过果蝇心力衰竭模型分析该基因在成体心脏中的功能,发现CG7609基因缺失后心力衰竭发生率明显高于野生型,而且在与pannier基因配对后心力衰竭率发生较大的变化,这个初步发现推测该基因可能在戍体心脏中具有功能.  相似文献   
1000.
农村能源是农业生产、生活以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包括农村人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用能(包括工业支农物质之能耗)两大部分。在我国,农村能源构成的特点:一是农村能耗占全国总能耗比重大约达41%;二是生物质能比重大约占77%,矿物能仅为23%;三是生活用能比重大约占83%,而生产用能仅占17%。可见,我国农村能耗水平很低,生活用能源主要靠柴草度日,人均消耗热能只有0.14~0.87标准煤/年、生产上能耗水平更低。生物能分布广泛,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既可通过直接燃烧产生电能和热能,也可产生可燃气体和液体。有以下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