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 毫秒
31.
当前, 全球昆虫数量和多样性均处于下降趋势, 而导致这一趋势的原因主要包括人为干扰及气候变化。本文基于森林、草地、农业、水生和土壤生态系统, 以植食性、访花、捕食性、寄生性、食果以及食腐昆虫为重点功能昆虫群, 综述了近三十年来国内外昆虫多样性研究领域的主要进展, 并分析了发展趋势。近年来, 昆虫多样性的研究维度不断拓展, 形态多样性研究不断深入, 系统发生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等研究也显著加强。此外, 昆虫多样性研究的空间尺度也逐步扩大, 大尺度区域性研究甚至全球范围的调查持续增长。昆虫进化历史也被引入多样性格局研究中, 并随着系统发生信息学方法的普及而被整合到生态系统建成和生物多样性形成机制研究中。未来需要加强关键昆虫类群整合分类学研究、功能性状多样性、林冠昆虫多样性、互作网络结构等方向的研究。  相似文献   
32.
本文对2021年发表的膜翅目昆虫新分类单元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结合数据库检索, 基于标本记录, 全球膜翅目学者于2021年发表该目新分类单元的期刊论文355篇, 新增分类单元条目共1,152条, 隶属于21总科66科416属, 包括5新科4新亚科83新属3新亚属1,054新种和3新亚种。现生类群相关期刊论文309篇, 新增分类单元条目980条, 隶属于18总科52科332属, 包括2新科26新属3新亚属946新种和3新亚种。绝灭类群相关期刊论文46篇, 新增分类单元条目172条, 隶属于14总科27科86属, 包括3新科4新亚科57新属和108新种。2021年中国膜翅目新增分类单元的相关期刊论文83篇, 新增分类单元条目235条, 隶属于17总科34科91属, 包括3新属(绝灭类群1新属)和232新种(绝灭类群2新种); 现生类群中新增的2属分别记录自台湾和浙江, 新种数量排前五位的省级行政单位有云南(54个)、浙江(42个)、福建(18个)、西藏(18个)和新疆(16个)。在全球现生、绝灭和中国现生膜翅目总科新物种数量的对比中, 姬蜂总科新种数量最多, 分别约占全球现生、绝灭和中国现生膜翅目新种总数的32.5% (307个/946个)、19.4% (21个/108个)和37.0% (85个/230个)。有关现生膜翅目新种发表情况, 在洲级地理单元中, 亚洲发表新种数量最多, 约占56.9% (538个); 在洲级地理亚单元中, 东亚发表新种数量最多, 约占28.6% (271个); 在国家和地区行政单元中, 中国发表新种数量最多, 约占24.3% (230个)。在76种期刊的355篇论文中, 有348篇英文论文、4篇中文论文和3篇法语论文。这些结果表明, 中国膜翅目分类在全球膜翅目分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
用亚硝基胍(NTG)对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sphaericus)进行化学诱变,筛选到利福平(Rif)和链霉素(Sm)二个标记菌株。抗药浓度均达100u/ml培养基。其抗药性状能够获得较好地遗传。用含溶葡球菌酶基因的质粒DNA对RifR菌株进行原生质体转化,酶基因在该抗药菌株中获得了高效表达。经摇瓶发酵试验,溶葡球菌酶的活性约为122u/ml培养液。  相似文献   
34.
神经系统基因表达的单细胞分析宋萍包永德(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上海200031)关键词单细胞分析RT-PCR神经元某种神经元区别于非神经元以及其它类型的神经细胞的各种性质反映出在基因表达方式上必然存在着某些特异性的差别[1]。现代神经生物学中亟待...  相似文献   
35.
人神经营养因子4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正常人血淋巴细胞染色体DNA为模板,PCR扩增出神经营养因子4(NT4)编码基因.将所得基因片段重组于噬菌体载体M13mp18RF,筛选得到含人NT4基因的克隆.采用Sanger单链末端终止法测出其全部的核苷酸序列,该序列与国外文献所报道的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36.
褪黑激素(MEL)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作用,近年,有关的研究日益广泛和深入,本文就MEL受体cDNA的克隆、结构、分型、分布以及MEL的药理特性、作用机制和在视觉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近况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7.
范亚文  包文美 《植物研究》1998,18(2):243-251
报道了采自中国黑龙江省(包括吉林、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的异极藻科植物3属25种24变种6变型。其中2种7变种3变型为中国新记录。我们初步探讨了黑龙江省异极藻科植物的分布特征并对这些新记录进行了描述和讨论,此外还附有全部分类单位的照片及其生境和分布一览表。  相似文献   
38.
TachykininfamilyisagroupofneuropeptideswithsimilarCterminalsequencesandrelatedbioactivities.ThemajortachykininsinmammalianaresubstanceP(SP),neurokininA(NKA)andneurokininB(NKB).Correspondingtothesepeptides,threedistincttachykininreceptorswerediscoveredandn…  相似文献   
39.
蝮蛇毒蛋白C激活物对内毒素性离体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蝮蛇毒蛋白C激活物(PCA)组分对大鼠内毒素(LPS)性心肌损伤作用的影响。方法取SD雄性大鼠32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LPS组、PCA组和PCA LPS组,用Krebs-Henseleit(K-H)液对大鼠离体心脏行主动脉逆灌。在相应时点记录HR、LVSP、LVEDP、LVDP、 dp/dtmax、-dp/dtmax的变化,并测定冠脉流出液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PCA明显减轻LPS诱导的心功能改变并抑制心肌SOD活性降低和MDA的升高(P<0.01)。结论PCA对内毒素诱导的心肌损伤改善作用明显,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稳定心肌酶活性和膜相结构等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40.
白背飞虱重大迁入过程的大气动力背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揭示白背飞虱迁入的大气动力背景,为其灾变预警奠定气象学基础,根据2003年全国69个植保站提供的白背飞虱虫情资料,在ArcGIS9.0支持下对该年我国白背飞虱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地学分析。利用MM5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和由PCVSAT系统接收的气象数据对2个典型的白背飞虱南、北迁降落过程的大气背景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客观分析,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1)850hPa等压面上气压场的配置及其随时空的演变是控制和影响白背飞虱迁入的最重要的大气环流因素。(2)850hPa高度上的偏南气流有利于白背飞虱种群的北迁,925hPa等压面上的偏北气流有利于其南迁,这两个高度上风场的气旋式风向切变区有利于白背飞虱的起飞迁出,反气旋式切变区有利于其迁入降落。(3)降水对白背飞虱的降落有着十分重要的动力胁迫作用,但其在北迁降落过程中的作用明显强于南迁。(4)垂直气流场中强下沉气流可迫使白背飞虱大量降落,表明气流胁迫是风载迁飞性害虫灾变性迁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大气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