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1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槲皮素微乳对亚硝化反应的抑制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槲皮素的水溶性,制备了O/W型吐温80-乙醇-花生油-水的微乳体系,考察了该体系对槲皮素的增溶效果,结果槲皮素的溶解度由4.8 μg/mL增加到319.1 μg/mL.在模拟人体胃液的条件下,测定槲皮素微乳对亚硝化反应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槲皮素微乳对亚硝化反应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亚硝胺合成的最大阻断率为89.28%,对亚硝酸钠的最大清除率为90.47%.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四川小麦主栽品种对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 Linnaeus的抗性,比较以蚜量比值为标准划分的抗性等级与千粒重损失率的一致性。【方法】选择2000年以来四川省审定的34个小麦主栽品种,遮雨棚内盆栽种植,在孕穗期进行罩网接蚜,利用蚜量比值方法划分抗蚜等级,在小麦成熟后测定千粒重损失率。【结果】34个品种的抗性等级分布为中抗~高感,没有抗或高抗品种,中抗、低抗、低感、中感、感、高感等级的品种数分别为2、6、11、5、6和4个,中抗品种为川麦42和绵麦45。中抗至高感等级品种的平均千粒重损失率依次为43.6%、58.1%、60.3%、68.1%、73.5%和77.1%,川麦42(中抗)和内麦836(高感)的千粒重损失率分别为41.8%和80.7%。蚜量比值与千粒重损失率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部分品种抗性等级与其千粒重损失率表现不一致,低抗品种川农16千粒重损失率为70.0%,而低感品种川麦107的千粒重损失率为52.8%。【结论】本试验条件下,参试的四川小麦品种在中抗至高感禾谷缢管蚜等级内均有分布,且主要集中在低感范围内,具有外源遗传背景的川麦42比近源品种的整体抗性稍强。蚜量比值结合千粒重损失率进行小麦抗性等级划分的结果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13.
蛋白水解酶及脂肽类化合物具有广谱的抑菌活性,这些抑菌活性蛋白及物质拥有巨大的研究和开发潜力。本研究通过蛋白水解酶平板筛选到一株对6种不同病原真菌有较明显抑菌效果的菌株,命名为X49,对该菌株进行理化分析,并由16S rRNA基因测序、API测试和电镜分析鉴定菌种,进一步分析其基因组序列,再利用偶氮酪蛋白方法分析蛋白水解酶活性及提取脂肽类化合物进行抗真菌测试。结果表明,该菌株在10–50℃、pH 4.0–9.0范围内均可以生长,对环境盐浓度的适应性较强,在10%NaCl浓度下仍然能够生长。菌种鉴定发现X49菌株属于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基因组分析则显示,B. velezensis X49菌株有11个编码的丝氨酸蛋白酶,其基因编号1_894属于S8枯草杆菌蛋白酶家族,与已知具有抗真菌能力的丝氨酸蛋白酶有高达99%的相似度。另外有多达30个编码的非核糖体肽合成酶,其中包含参与合成已知的表面活性素、伊枯草菌素、丰原素、杆菌肽及短杆菌肽脂肽类化合物。胞外蛋白水解酶活性分析发现其在高温下仍具有一定的活性。将B. velezensis X49菌株与中药干姜共发酵后,提取出的脂肽类化合物,其抑菌功效大大提高。由此可见,本研究筛选出的B. velezensis X49菌株对于植物及人类病原菌都有很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与中药共发酵的活性物质可作为未来药物的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4.
江苏沿海地区农田蜗牛的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地区为害农作物蜗牛主要有同型巴蜗牛和灰巴蜗牛,通过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外饲养观察,基本模清了江苏沿海地区,农田蜗牛的卵期和幼贝期,是其生命活动中的薄弱环节和开展防治的有利时期,农作物的苗期和花荚期(花铃期)是对农田蜗牛最敏感的生育期,亦即需要重点保护的关键时段;秋熟作物受蜗牛危害重于夏熟作物,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每年春夏之交4-6月和秋季8-10月的温湿度条件,最适宜于两种蜗牛的生存,活动和取食,调查结果表明,该时期亦正是本地区蜗牛发生为害的两个峰期,经过试验示范,总结出一整套农田蜗牛的综合治理措施,筛选出一批除蜗保叶效果达80%左右,捅分别用作为作物前期毒饵诱杀的颗粒剂和后期喷雾除蜗的可湿性粉剂,并且针对江苏沿海地区,农田蜗牛的发生特点和灾变规律,提出了对农作物采用“播前耕翻(爆卵)压基数,综合措施保全苗(壮苗),中后期化防夺丰收”。的总体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5.
菟丝子黄酮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采用DPPH体系、羟基自由基体系、烷基自由基引发的亚油酸氧化体系、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体系对菟丝子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并同Vc、BHT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试验质量浓度范围内(0.008 mg/mL~1 mg/mL),菟丝子黄酮对DPPH.、.OH自由基、O2-.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91.56%、89.39%和87.65%;其对烷基自由基的抑制率为84.22%,且其抗氧化活性强于Vc和BHT,表明菟丝子黄酮是一种天然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