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凤眼莲净化燕山石油化工废水的研究Ⅰ.动态模拟试验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两级串联凤眼莲塘净化燕山石化废水的动态模拟试验表睨:在温暖季节,凤眼莲塘对该废水有很强的净化能力,其净化效率明显高于普通氧化塘。总停留时间为8天的两级串联的凤眼莲塘可使出水达到规定要求。塘Ⅰ塘Ⅱ的去除率常数分别为0.376和0.151,表面净化率分别为9.51和2.38gCOD/m^2d,凤眼莲(湿重)增长量分别为226和210g/m^2d。当日平均气温在10—24℃的范围内,COD去除率(R)在日平均气温(T)的影响下以对数函数下降R87.70 JnT-200.15。根据试验,提出了动态凤眼莲塘净化燕山石化废水的定量计算方法和有关参数。  相似文献   
52.
为全面了解着生藻类在建群中群落变化的生态学特性,揭示着生藻类的建群规律,在以丝状藻类为优势藻的生态塘中,采用花岗岩和瓷砖为附着材料,设置水体底部和中部为附着位点,进行频次为10d的采样分析。结果表明,生态塘中共检出8门73属117种着生藻类,其中以硅藻、蓝藻、绿藻为优势类群。同时不同人工基质和不同空间层次条件下着生藻类的建群特征较一致,早期以单细胞硅藻如舟形藻(Navicula sp.)、脆杆藻(Fragilaria sp.)、曲壳藻(Achnanthes sp.)等为优势,后期以丝状藻类如鞘丝藻(Lyngbya sp.)、颤藻(Oscillatoria sp.)、伪鱼腥藻(Pseudanabaena sp.)等为优势;研究结果发现不同人工基质(花岗岩和瓷砖)对着生藻类的种类组成、细胞密度、生物量和藻类多样性无显著影响,花岗岩和瓷砖上附着的着生藻类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但不同的空间层次对着生藻类建群特征影响明显,水体底部具有更多的硅藻种类数,中部具有更多的绿藻,随着建群时间的发展,蓝藻比例不断增加;就生物量而言,底部的着生藻类叶绿素a显著高于水体中部,但两者的细胞密度无显著性差异;随着建群过程的发展,水体底部的着生藻类生物量达峰值所需的时间比中部更长。通过相关性分析,生态塘中着生藻类的生长主要受总磷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武汉莲花湖水生植被重建的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截污、控制养鱼、控藻和科学种植等措施,2~3年内,在长江中游地区水质为劣Ⅴ类的重富营养湖泊武汉小莲花湖重建了以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为优势种的沉水植物先锋群落,2004和2005年春季的沉水植被盖度分别达到98%和95%,抑制了水华的发生,改善了水质。利用冬季水位低、透明度相对高的时机种植伊乐藻、菹草(Potamogeton crispu)等这些适合冬春季生长的沉水植物是建立沉水植物先锋群落的一个有效途径。由于以伊乐藻或菹草为优势种的先锋群落不稳定,必须配备丰富物种、优化结构、增加群落稳定性等后续措施。水生植被重建初期是最脆弱的时期,某些生态因子的较大波动很容易破坏植物群落,在这一时期要尽量保持关键因子的稳定,如禁止养鱼、防止污染负荷突然增加、稳定水位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54.
家用洗涤剂磷对斜生栅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斜生栅藻为材料研究了四种家用洗涤剂对藻类生长的效应。结果发现,不同种类的家用洗涤剂对斜生栅藻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斜生栅藻现存量超过国内外通用的富营养化评价标准。尤其是高磷洗衣粉,在日常生活用量的情况下,对斜生栅藻生长的促进作用较低磷洗衣粉增加60%。在整个实验中,无磷对照组斜生栅藻生长率均低于有磷实验组,磷量的增加将引起藻的现存量的增加。因此,限制洗涤剂磷盐的输入,减少营养供应率,降低水体中营养浓度,可起到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5.
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基质酶活性与污水净化效果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构建湿地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处理污水的生态环境,由于其具有建造,运行和日常管理费用低廉,处理效果稳定,且适应面广,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这种污水处理技术在发展中国家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研究与揭示了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基质中的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及与污水净化效果的关系;(1)不同类型湿地基质酶活性不同。甚至不同月份的酶活性也不相同。(2)不同深度基质中的酶活性是不相同的。(3)基质磷酸酶的活性与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对污水中总磷(TP),无机磷(IP)以及化学需氧量(CODCr)的去除率有很显著的相关关系。(4)脲酶的活性与凯氏氮(KN)的去除率相关性极显著,这些为利用酶活性强度作为评价净化效果和挑选合适湿地植物的指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6.
沉水植物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其中的一个重要机制就是通过释放化感物质抑制藻类生长,从而保持水体的清水稳态2。    相似文献   
57.
任明迅  吴振斌 《生态学报》2001,21(7):1072-1078
通过水生群落中常见优势种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根系的去除实验证明了生长冗余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型水生植物的竞争力、“浮游生物的悖论”及水生群落稳定性的产生与维持作了新的阐述,根系去除实验表明:群体中凤眼莲植株的根系生长冗余较单株生长时为多;这些冗余根系的去除不会对整个植株的生长发育产生明显影响;群体中植株根系冗余能够加强植株的竞争能力,生长冗余以及建立在生长冗余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冗余结构与生物多样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也是生物进化中自然选择的真正对象,据此提出了“进化在生物多样化的基础上进行”的新看法。  相似文献   
58.
亚热带水体营养状态定量评价及预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相关加权营养状态指数法对H水库营养状态进行连续的数值化分级评价,准确反映了该水库的营养状态发展阶段和富营养化发展过程,克服了固定参数值评价湖泊、水库营养状态的局限性和重叠现象。根据湖泊外力函数(主要是外来性营养盐浓度或负荷)与湖内营养状态响应间的定量关系及OECD国际合作组织研究成果,提出了H水库营养盐输入负荷与库中磷浓度响应关系数学模型,确定了在水体功能改变后,其磷允许负荷量及控制标准,结果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59.
伊乐藻生物碱的GC-MS分析及其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藻类暴发性生长是水体富营养化带来的环境问题之一,利用植物化感作用抑制藻类生长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抑藻技术在近年来开始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文章采用GC-MS联用技术鉴定出伊乐藻中的9种生物碱成分,还研究了其总生物碱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作用。结果发现添加总生物碱的处理组中铜绿微囊藻生物量均受到了抑制,在总生物碱的浓度为62.0mg/L时,3d后铜绿微囊藻的抑制率为44.0%,表明伊乐藻总生物碱对铜绿微囊藻的生物量增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结论为通过沉水植物恢复富营养化水体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0.
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气体自由基分子,它的功能代表了生物学系统中信号传递的新途径。大量证据表明,NO在浮游植物细胞中的功能和在高等动植物中类似,具有调节生长和参与抗逆性的作用,NO和ROS可能作为信号分子参与介导浮游植物程序性死亡(PCD)过程。文章较全面地介绍了NO在浮游植物中的产生途径、测定方法、生理功能和PCD的关系及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