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不同浓度H2 O2 可使蚕豆 (ViciafabaL .)叶片气孔关闭 ,抑制气孔张开 ,10mmol/L的H2 O2 最有效 ,10 μmol/L的H2 O2 仍明显使气孔关闭。且 10 μmol/L的H2 O2 抑制气孔张开作用能被EGTA所消除 ,表明Ca2 参与低浓度H2 O2 使气孔关闭的过程。 2mmol/L的H2 O2 可使质膜内向K 通道电流明显减小 ,而外向K 通道电流显著增加。因此 ,H2 O2 促进蚕豆气孔关闭主要是通过抑制K 通过保卫细胞质膜内向流入 ,或加强K 外向流出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本项研究以Tenax TA、Tenax GR为吸附剂,正己烷为洗脱剂,得到了玉米雄穗、玉米花丝、棉花花、棉花顶尖、棉蕾、芹菜、花生叶及花的挥发油。触角电位(EAG)测试结果表明,参试寄主植物及器官的挥发油均有一定的EAG活性,EAG的反应幅度为0.1~1.2mV,雌性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对其产卵寄主或器官的EAG反应在1~10日龄内有随着日龄增加而增大的趋势,交配蛾对棉花花、棉花嫩尖、芹菜、棉蕾的挥发油的EAG反应显著高于处女蛾,雌蛾在经过花生、玉米花丝及棉花顶尖挥发油处理的滤纸上落卵量显著高于对照,表明这几种挥发油中含有可刺激棉铃虫选择其产卵的它感信息化合物。剂量反应曲线表明,交配可显著降低雌蛾对棉花嫩尖和棉花花挥发油的敏感阈值。四臂嗅觉仪测试棉铃虫对不同寄主植物挥发油的行为反应表明,棉蕾、棉花叶、玉米花丝、花生的挥发油均具有-定的诱蛾活性,选择系数分别为0.78、0.61、0.49、0.31。  相似文献   
13.
采用膜片钳技术,在细胞贴附方式下确定并分析了昆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电压依赖的内向整流型K^+通道及其基本特性。当电极液含145mmol/LK^+保持电位Vp在-30mV以上时,该通道电流发放,电导为43pS。  相似文献   
14.
采用膜片钳技术,在细胞贴附方式下确定并分析了昆明白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电压依赖的内向整流型K+通道(Kir)及其基本特性。当电极液含145mmol/LK+,保持电位Vp在-30mV以上时,该通道电流发放,电导为43pS。改变[K+]o,通道外延的反转电位Erev接近于封接膜片两侧的K+平衡电位Ek,单通道电导正比于[K+]o的平方根,但不同[K+]o下,激活通道所需驱动电位VD相同。单通道显示电压敏感性,具有长短两个开放状态和两个关闭状态。除膜电位外,[K+]o是此型通道的另一个门控因素,且在膜电位超极化增高的情况下,其作用更加显著。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16ng/ml)预浴细胞48小时,该通道开放概率O.P.显著升高,通道激活所需驱动电位的阈值显著下降,通道活动更加频繁。  相似文献   
15.
吴才宏 《昆虫学报》1991,34(3):266-270
本文用电生理学的单细胞记录方法,研究了柞蚕雄蛾(Antheraea pernyi)触角的毛形感器对雌蛾性信息素及相应的几何异构体、光学异构体的反应特性;测定了剂量-反应曲线.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化合物的双键构型及光学特性对触角电位(以EAG表示)活性大小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应用电压敏感染料和光学记录方法研究大鼠皮层中自发癫痫状发放的起源过程. 4AP可以诱发两种自发的癫痫状发放: 间期发放和发作状发放. 两种发放拥有相同的起源过程, 都是起源于局部区域(单起源点, 直径约400 μm), 然后传播到其他区域; 两种发放的传播速度相同, 都约为0.1 m/s. 但是两种发放的起源点的分布不同, 间期发放的起源点呈分散分布, 而发作状发放的起源点分布集中, 呈簇集分布, 间期发放和发作状发放起源点之间没有明显的时空联系. 这些结果提示两种癫痫状发放可能是不同起因触发的相同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为配合总体的实验研究构建了中华民族基因组多态性(Genomic Polymorphism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简称GPCEG)数据库,现已初步建成包括民族名称、基本情况介绍、体态特征、基因多态性数据、永生细胞株系、参考文献、国际相关数据库连接等内容的数据库,并完成了其可视化浏览及查询系统的建立,为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自有数据库奠定了基础,也可为从事相关研究的科学工作者提供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