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4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66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1.
羚牛主要分布在中国,针对该物种的主要科研工作都是由中国学者完成的。西北濒危动物研究所的吴家炎研究员是中国最早一批开展羚牛研究的学者,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了羚牛的地理分布、生理生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其著作《中国羚牛》是我国第一本全面介绍羚牛的专著。在吴家炎之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宋延龄研究员及其弟子曾治高、官天培等在秦岭和四川对羚牛的行为生态学(如集群、占区和繁殖)开展了研究。另外,在90年代,西华师范大学珍稀动植物研究所的胡锦矗教授等也在四川开展了一部分关于羚牛习性和生境选择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12.
根据中国科学院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1982—2001年太阳辐射和云的观测资料对散射辐射及散射比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散射辐射及散射比的日、季节、年际变化特征以及云量、云状、太阳高度角与散射辐射及散射比的关系。结果表明:1)散射辐射日变化特点是,中午最大,早晚较小;季节变化特点是,7月最大,年初和年末较小;年际变化特点是从1982—2001年呈减少趋势;散射比1 d中中午最小,7月达到最大值,年际变化为0.38~0.55;2)散射辐射及散射比均随高云量或低云量增加而呈增加趋势;散射辐射日平均量及散射比与总云量和低云量的日平均值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且与总云量的关系比与低云量的关系更密切;3)不同云相比较,散射辐射和散射比最大的是高积云(Ac),卷云(Ci)次之,较小为对流性积云(积雨云Cb、积云Cu),碧空时散射辐射及散射比最小;4)散射辐射随太阳高度角增加而增大,呈二次函数关系;散射比随太阳高度角增加而减小且呈二次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213.
采用GARP生态位模型预测分析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invasa Fisher&La Salle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并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危险性定量分析方法,对桉树枝瘿姬小蜂在中国的危险性作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中国东南部大部分地区都是该虫的适生区,该虫在我国潜在分布区风险评估R值为2.14,存在高度危险性。据此提出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14.
高等植物的PIN基因家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IN是一类编码生长素极性运输载体元件的基因家族,影响着高等植物生长素的外向运输和众多生长发育过程。近年来该基因家族的相关成员陆续在不同物种中得到克隆。本文就PIN蛋白家族的结构、功能和活性调控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15.
DNA错配修复、染色体不稳定和肿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A错配修复系统可以识别并纠正DNA复制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保证基因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错配修复系统缺陷可能导致遗传物质发生突变,引发恶性肿瘤.肿瘤患者经常表现出染色体不稳定,具体表现为微卫星不稳定性和杂合性缺失.本文就DNA错配修复、染色体不稳定和肿瘤之间的联系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16.
Vinculin是一种细胞骨架蛋白兼粘着斑组成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 细胞连接处及细胞 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粘着斑部位.Vinculin通过与多种粘着斑蛋白、细胞骨架蛋白及细胞骨架F-肌动蛋白相结合并相互作用,参与细胞的力 化学信号转导,在细胞粘附、伸展、运动、增殖、存活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本课题组研究工作,在介绍vinculin分子结构的基础上,对其在细胞力 化学信号转导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17.
利用RAPD与ISSR分子标记检测手段,分析了哈茨木霉T2-16肽类代谢产物处理豇豆土著根瘤菌,对其遗传性状的影响,同时,比较了RAPD和ISSR两种不同分子标记在检测根瘤菌种间的遗传相似性以及遗传变异性的分辨力.实验中,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到具有多态性的ISSR引物5条,从80条引物中筛选到具有多态性的RAPD引物6条,用5条ISSR引物扩增出54条带,多态性条带比率为75.93 %;6条RAPD引物扩增出61条带,多态性条带比率为68.85 %.两种分子标记均能揭示出处理前后根瘤菌间的遗传差异,但ISSR标记比RAPD标记可检测到更大的遗传变异.根据两种标记的结果,对供试的根瘤菌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土著根瘤菌经木霉肽类代谢产物处理后,与出发菌株相比,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和遗传差异性.  相似文献   
218.
植被冠层尺度生理生态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随着人们对植物生命活动各个过程研究的不断深入,以植物生理过程、物理过程为基础的各种生理生态学模型逐渐发展起来,而植被冠层尺度生理生态学过程模型已成为生态系统模型的核心之一。目前植被冠层尺度的大叶模型、多层模型、二叶模型以其成熟的理论基础及对植被冠层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较为成功的模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个模型都以光合作用-气孔导度-蒸腾作用耦合模型为基础,但又具有各自的特点。本文对3种模型的结构及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对其进行了比较,简要介绍了目前植被冠层尺度生理生态学模型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219.
1植物名称浙皖粗筒苣苔(Briggsia chienii Chun)。2材料类别种子及无菌苗叶片。3培养条件MS为基本培养基。诱导种子发芽培养基:(1)MS+6-BA 1.0 mg·L-(-1)(单位下同)+NAA 0.5;诱导叶片分化培养基:(2)MS+6-BA 2.0+NAA 0.5;增殖继代培养基:同(1);壮苗培养基:(3)MS+6-BA0.1+NAA 0.05;生根培养基:(4)1/2MS+0.1%活性炭。以上培养基均含30 g·L-(-1)蔗糖和7.0 g·L-(-1)琼脂,pH 5.8。培养温度为(25±2)℃;  相似文献   
220.
抗虫转基因马铃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铃薯在整个生育期都易遭受虫害,从而导致马铃薯绝产或减产,同时,受到害虫危害的马铃薯品质也受到严重影响。当前马铃薯抗虫转基因的研究与应用是解决虫害的有效手段之一。总结了苏云金芽孢杆菌晶体蛋白基因、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植物凝集素基因及RNAi的抗虫机制在马铃薯中的应用及其转基因植物研究中取得的进展,为马铃薯抗虫转基因研究和品种培育提供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