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4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早孕绒毛组织Oct4、Sox2、Nanog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方法:要求终止妊娠的正常早孕妇女60例,分为:负压吸宫组及服用米非司酮150mg及米索前列醇联合行药物流产组。运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两组早孕绒毛组织中Oct4、Sox2、Nanog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早孕绒毛组织Oct4、Sox2、Nanog蛋白的定位及半定量表达情况,比较两组差异。结果:Oct4、Nanog、Sox2 mRNA在药物流产组早孕绒毛中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负压吸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5±0.045;0.37±0.053;0.23±0.040,P值均<0.05);Oct4、Nanog、Sox2在药物流产组早孕绒毛蛋白表达量亦明显低于负压吸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药物流产组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3869±541、19251±1503、139492±918明显低于负压吸宫组22017±235、30543±729、37237±710)。结论:米非司酮可以通过抑制早孕绒毛中Oct4、Sox2、Nanog表达,发挥抗早孕作用。  相似文献   
362.
目的:诱导脐带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向Flk1阳性细胞分化。方法:胶原酶法分离培养脐带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第3代细胞以含2-巯基乙醇的分化培养基培养,应用RT-PCR和流式细胞仪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Flk1阳性细胞分化水平。结果:脐带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Flk1mRNA及蛋白表达极低,分化培养基培养后表达上调,48h达高峰(P<0.05),之后表达降低。结论:2-巯基乙醇可诱导脐带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向Flk1阳性细胞分化,为从中分选Flk1阳性细胞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63.
你相信吗?看起来很憨厚的羚牛也有狡猾的时候。记得有一次,为给一头羚牛佩戴无线电项圈,我们对它进行了麻醉。往常羚牛在注射回苏剂后的短时间内就会慢慢起来迅速跑走,但这头羚牛在预计苏醒的时间到后,却似乎还没有醒过来。这种情况使人紧张,以为麻醉过量致使它昏迷不醒,得赶紧看看是否要给它补一针回苏剂。  相似文献   
364.
枯落物覆盖对阔叶红松林土壤蒸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枯落物覆盖下森林土壤蒸发的观测,研究了不同干重及类型的枯落物对土壤蒸发的影响,及其与含水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相同,枯落物覆盖量越大,土壤蒸发量越小;不同类型的枯落物对土壤蒸发的抑制作用不同,在相同干重的枯落物覆盖下,未分解、半分解和分解的枯落物对土壤蒸发的抑制能力依次减弱。土壤蒸发量与枯落物质量呈对数关系。随土壤含水率的降低,土壤蒸发量减少,含水率在41%~38%时,每下降1%,75g、45g、15g枯落物覆盖下的土壤蒸发量依次减少2.38g、1.43g、1.30g,且在土壤含水率下降过程中,覆盖的枯落物分解程度越高,土壤蒸发速率降低越不显著。  相似文献   
365.
目的从微生态学角度研究暗黑鳃金龟甲幼虫营养生理活动,探讨其肠道菌群的构成,为其资源开发及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传统分离方法,从暗黑鳃金龟甲幼虫肠道环境中分离纯化获得10个细菌菌株,对其菌体形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生理生化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上述10个细菌菌株分别属于鲁氏耶尔森菌(Yersinia.ruckeri)、侧胞芽胞杆菌(Bacilluslaterosporus)、坚强芽胞杆菌(Bacillus.firmus)、放线杆菌属(Actinobacillus)、飞虫杀雄菌(Arsenophonusllasoniae)、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气单胞菌Aeromonas)、沙门菌属(Sal—moneUa)、短芽胞杆菌(Bacillusbrevis)、变形菌属(Proteus)。结论通过对暗黑鳃金龟甲幼虫肠道细菌的鉴定,其肠道细菌在培养性状、生理性状、生理生化测定等方面存在较多差异。  相似文献   
366.
水分利用效率是反映植物水分利用的客观指标,对其研究有助于了解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水耦合机制。本研究利用稳定碳同位素技术分析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演替序列下3种林分(中龄杨桦林、成熟杨桦林、阔叶红松林)中优势树种的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 3种林分的水分利用效率在不同演替阶段存在阔叶红松林>中龄杨桦林>成熟杨桦林的大小顺序,且同一树种在不同林分中水分利用效率不同,中龄杨桦林中山杨和白桦的水分利用效率高于成熟杨桦林,阔叶红松林中水曲柳的水分利用效率远高于其在中龄杨桦林,阔叶红松林中色木槭和蒙古栎的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其在成熟杨桦林;优势树种的水分利用效率存在木材类型上的差异,总体呈现环孔材树种>散孔材树种;阔叶红松林优势树种中,阔叶树种和针叶树种的水分利用效率在生长季呈现两种不同的变化趋势,水曲柳、色木槭、蒙古栎、紫椴总体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而红松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生长季阔叶红松林的水分利用效率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不同的水分利用效率是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优势树种适应演替进程、响应气候和环境变化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367.
重金属胁迫对毛竹种子萌发及其富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毛竹种子为供试材料,研究4种重金属(Pb2+、Zn2+、Cu2+、Cd2+)胁迫对毛竹种子萌发的影响,并考察重金属在毛竹幼苗各组织部分的富集情况。结果表明:(1)Pb2+和Cd2+对毛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有抑制作用,低浓度下Cu2+和Zn2+对毛竹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等指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则显著抑制;当浓度达到1600μmol/L时Cd2+对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明显强于其他3种元素;(2)选取根尖数、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系总长4个根系形态指标发现,低浓度处理下Pb2+、Zn2+对根系生长有促进作用,而Cu2+和Cd2+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3)处理10d后,种子萌发幼苗地上部对Pb2+、Zn2+、Cu2+、Cd2+的含量最高可达6810.51、1387.77、951.77、429.33 mg/kg,转移系数Zn2+Cd2+Pb2+Cu2+。综上,系统揭示了毛竹种子在重金属胁迫下的萌发和富集情况,为今后的土培、大田试验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也为将毛竹作为植物修复材料加以研究开启了新的研究视角,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68.
使用Granier热扩散式探针法,于2009年6—9月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3种主要树种(紫椴(Tilia amurensis)、色木槭(Acer mono)和红松(Pinus koraiensis))的树干液流速率进行连续测定,结合环境因子的同步观测,分析各树种树干液流的动态特征,并探讨液流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3个树种的液流速率具有明显的单峰型日变化规律,相同天气条件下,液流启动时间和到达峰值时间相同,但停止时间不同,紫椴停止时间最晚。3个树种的日均液流速率季节变化趋势相同,均在8月份最大,6月份最小,液流速率日均值表现为紫椴色木槭红松。相关分析表明,光合有效辐射、饱和水汽压差是影响3个树种液流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建立了依据环境因子推算液流速率的各月逐步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369.
目的:筛选大鼠急性心梗后的心室重构过程中差异表达的微小RNA(microRNA, miRNA),为miRNA 调控心室重构的机制 研究提供靶标。方法:20 只成年雄性Wistar 大鼠,分组如下:心肌梗死组(MI组,n=10)和假手术组(Sham 组,n=10)。通过结扎大鼠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急性心梗模型建模。4 周后对大鼠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和梗死边缘区心肌HE 染色观察心室重构程度。利 用miRNA芯片对心梗边缘区的miRNA进行差异表达检测,采用实时定量PCR验证芯片结果的可靠性。结果:心脏超声显示MI 组大鼠左室重构明显,心梗边缘区心肌HE染色可见细胞间质大量胶原纤维沉积。miRNA 芯片结果显示15 个miRNA在心梗4 周后呈差异表达,其中11 个miRNA(miR-21、miR-23a、miR-125b、miR-132、miR-146b、miR-181b、miR-199a、miR-320、miR-324、 miR-328 和miR-499)表达上调,4 个miRNA(miR-29、miR-30c、miR-133a 和miR-208)表达下调。实时定量PCR 验证结果与芯片结 果一致。结论:这些差异表达的miRNA 可能与心梗后心室重构相关,进一步深入研究特定miRNA 的调控机制有望为基因治疗提 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370.
目的:探讨单体位左胸左颈两切口的手术方式在外科治疗食管上段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食管上段癌患者49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研究组(n=19)和对照组(n=30),研究组行单体位左胸左颈两切口管型吻合器治疗,对照组行传统颈、胸、腹三切口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术后引流量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清扫淋巴结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全部治愈出院,研究组肺不张、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体位左胸左颈两切口管型吻合器治疗食管上段癌安全,可靠,省时易行,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