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吴健 《生命的化学》2000,20(5):199-200
1971年 ,Folkman指出 ,肿瘤生长依赖于血管生成。人们由此想到可通过抑制肿瘤相关的血管生成以抑制肿瘤。 1 996年 ,Folkman和O′Reilly发现了内皮生长抑制蛋白 (endo statin)。内皮生长抑制蛋白最初偶然在血管内皮瘤 (EOMA)细胞中发现 ,可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 ,是天然而有效的血管生成抑制剂。它是胶原XⅧ的C 端球形结构域部分 ,活性形式为可溶性的单体 ,分布广泛。免疫化学分析表明 ,它在成体小鼠许多血管壁中和其它基膜区域有分布 ,主动脉和其它大动脉管壁最为丰富 ,静脉管壁其次 ,小动脉和毛细血管…  相似文献   
52.
自身免疫疾病治疗的常规方法(如免疫抑制剂和血浆置换等)缺乏足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十分必要。免疫吸附(immunoadsorption,IA)是一种通过选择性或非选择性去除自身致病抗体,从而实现对自身免疫疾病治疗的方法。本文介绍了免疫吸附在扩张型心肌病、特发性膜性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4种自身免疫疾病中的研究和临床应用,讨论了该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指出,免疫吸附要在更多的疾病中实现临床应用,还需要在可信度、地域性、样本量等方面做更加深入的临床前试验。  相似文献   
53.
2019年12月末中国武汉地区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虽然目前国内疫情已得到基本控制,但是发现在出院患者康复后仍有一部分核酸检测复发阳性的问题,防控局面仍然严峻。本文阐述了患者复发SARS-CoV-2 RNA阳性的两个原因,一是核酸检测本身的影响,二是病毒的残留。出院的患者大部分未出现复阳,但出院后的患者仍需隔离,不能放松警惕。为了降低出院患者复发阳性的概率,必须采取更准确的诊断方法,也可以对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出院标准。  相似文献   
54.
吴健  刘红兵 《生物磁学》2011,(16):3108-3110
目的:研究评价各种常见诱因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AMI)患者误诊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急门诊IAMI患者63例,对其首发症状、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3例中,以头晕乏力首诊19例(30.16%),以晕厥首诊11例(17.46%),以上腹痛伴恶心呕吐,偶腹泻首诊13例(20.63%),以咽痛或牙痛首诊10例(15.87%),以呼吸困难首诊8例(12.70%),以左心衰竭首诊2例(3.17%)。结论: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常规心电图检查是必要的。再结合心肌坏死生化标志物指标,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55.
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构建了含Bacillus subtilis glnA基因的重组菌株Escherichia coli DH5α(pMD19-glnA),用毛细管电泳和核磁共振对重组菌株的转化谷氨酸的产物进行定性鉴定,并进一步通过荧光定量RT-PCR测定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glnA)mRNA水平的相对表达量,最后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蛋白的相对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重组菌株并没有增加谷氨酰胺的产量,而是明显增加了γ-氨基丁酸(GABA)的产量。实验表明重组菌株中的glnA基因可以正常转录,但是谷氨酰胺合成酶的蛋白表达量并没有增加。这种外源基因干扰大肠杆菌代谢的现象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6.
我们把抗人胃癌细胞M85的单克隆抗体3Hll插入脂质体的脂双层做成免疫脂质体,研究了这些免疫脂质体与M85细胞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M85细胞对免疫脂质体的吸收与温育时间、温度密切相关.在37℃温育10小时,细胞吸收的免疫脂质体的量是在4℃时的7倍左右.37℃温育5小时,靶向脂质体结合在M85靶细胞上的量是非靶向脂质体的2倍多;与非靶细胞—人皮肤成纤维细胞Fb32的结合量只有与M85靶细胞结合量的1/6.游离单抗3Hll能够抑制靶向脂质体与靶细胞的结合,而专一性与3Hll抗体不同的单抗3G9则不能.NH_4Cl和NaN_3等内吞作用抑制剂使靶细胞吸收免疫脂质体的量分别减少58%和79%.与此同时,NH_4CI还能抑制包入脂质体的ADM,而不能抑制游离ADM的细胞毒作用.因此我们的结论是,3Hll免疫脂质体能够与靶细胞专一地结合,并把所荷载的物质主要经内吞作用输送到细胞内,杀伤靶细胞.用荧光显微镜对与荧光免疫脂质体温育的M85细胞进行的形态观察也支持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57.
【目的】建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和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的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多目标检测方法,同时对SIV进行通用型、H1型及H3型分型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6种病原体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了6对加标引物及对应的延伸探针并进行单反应试验。通过体系优化引物浓度和反应条件,以及方法特异性、重复性及灵敏度分析,使用MALDI-TOF MS检测方法及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对临床样本和猪源产制品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质谱结果显示,6种产物峰仅在靶标病毒对应的产物位置出现峰...  相似文献   
58.
胡蕾  吴健  李海萍 《生态学报》2018,38(18):6402-6411
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极大地影响当地可持续性能力。以丽江拉市海流域为例,研究一个流域内生态系统服务与居民收入的耦合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文章运用In VEST模型和实地调研访谈方法计算流域内各自然村2015年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数量和农民人均总收入,引入耦合协调度定量化衡量二者的耦合关系,并通过相关分析,探究流域内差异化的生计方式和生计资本对生态系统服务与居民收入耦合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存在空间差异,流域内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森林固碳服务集中在流域上游;(2)流域内自然村间的生态系统服务与居民收入的耦合关系存在空间差异和一定的规律,湖泊东面的自然村能够通过特定的生计方式,获取生态系统的产品供给和文化服务所带来的收益,总体呈现较优的耦合协调关系;(3)当地居民的生计方式中,生态旅游与耦合关系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外出务工与耦合关系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尽管外出务工对于直接提高当地居民收入的促进作用较小,但其可能通过"智力回流"的方式提高了当地居民开展新型生计的能力。自然资本中人均耕地面积等可利用的自然资本与耦合关系显著正相关。金融、人力、社会资本的相关性尽管不显著,但其系数符号表明,该类生计资本的存量可能对促进生态系统服务与居民收入的耦合协调有积极作用。基础设施中的路网密度与耦合协调度呈显著负相关,在具有生态脆弱性、重要性的区域建设公路时需谨慎评估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
曹蕾  吴健 《微生物与感染》2017,12(5):264-269
近年来肠道菌群的研究发展迅速,肠道菌群对宿主消化、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并重视。大量研究提示,肠道菌群的改变可能引发代谢、肝脏和肠道等方面的多种相关疾病。因此,研究肠道菌群对宿主健康及疾病的影响尤为重要,也能为预防和治疗肠道菌群相关疾病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0.
【目的】建立能高效同步鉴定猪伪狂犬病毒(porcine pseudorabies virus,PRV)、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2,PCV-2)和3型(porcine circovirus 3,PCV-3)、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以及猪博卡病毒1型(porcine bocavirus group 1,PBoV-G1)、2型(porcine bocavirus group 2,PBoV-G2)和3型(porcine bocavirus group 3,PBoV-G3)等呼吸道病毒的核酸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高通量多目标检测技术。【方法】根据7种病原体基因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不同病原的引物及对应的单碱基延伸探针,通过引物浓度和反应条件优化,方法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分析,以及临床样本和猪源产制品的检测验证,建立常见猪呼吸道DNA病毒的MALDI-TOF MS多目标检测体系。【结果】质谱分析显示,多目标检测体系的7种靶标产物峰只在特定病毒阳性样品检测时产生,与其他病原体检测无交叉反应,表明该方法对7种靶标病毒检测特异性良好。重复性试验结果分析显示,体系中每种病毒在高、中、低浓度时批内阳性符合率均≥98.0%,批间均≥98.3%,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体系中7种病原体每种病毒最低检测限在8.65–26.27拷贝/μL之间,与荧光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检测方法相当。采用MALDI-TOF MS多重检测方法对100份组织、饲料和猪肉样品进行检测应用,检出2种及以上混合感染样品39份,其中5份样本同步检出5种病原体阳性;对8份ASFV-p72假病毒人工污染样品进行验证,均可检出ASFV阳性。将以上样本检测应用结果与荧光PCR方法进行比对验证,2种方法对于不同病原体检测结果的符合率高达94.4%–100%。【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基于MALDI-TOF MS的猪呼吸道常见DNA病毒多重检测方法为猪群相关疫病快速监测和鉴别诊断,以及便利化进出口动物检疫等提供了一种新的敏感、特异的高通量多目标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