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本研究以不同海拔生态区来源的307份云南地方稻种资源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水稻发芽期、芽期、苗期、孕穗开花期等4个生育时期耐冷性的鉴定评价.鉴定结果表明,云南地方稻种的各生育时期耐冷性分级与其分布的生态区海拔高度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即云南地方稻种的耐冷性与其来源生态区的海拔高度密切相关,分布在高海拔生态区的地方稻种各...  相似文献   
82.
神香草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植物名称神香草(HyssopusofficinalisLinn.)。2材料类别嫩茎。3培养条件培养基:(1)MS+6-BA0.2mg·L-1(单位下同)+NAA0.2+La(NO3)31.0;(2)MS+6-BA0.4+NAA0.4+La(NO3)31.2;(3)MS+6-BA0.6+NAA0.6+La(NO3)31.4;(4)MS+6-BA0.8+NAA0.8+La(NO3)31.6;(5)MS+6-BA0.8+NAA0.8+La(NO3)31.8;(6)MS+6-BA0.2+IAA0.2;(7)MS+6-BA0.4+IAA0.4;(8)MS+6-BA0.6+IAA0.6;(9)MS+6-BA0.8+IAA0.8;(10)MS+6-BA1+NAA1;(11)MS+6-BA1.2+NAA1.2;(12)MS+6-BA0.1+IAA0.6;(13)1/3MS+IAA0.5;(14)1/3MS+IAA1.2。上述MS培养基中加3…  相似文献   
83.
为深入研究CXCR4在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体内迁移中的作用, 构建CXCR4基因RNA干扰(RNAi)慢病毒载体并实现其在大鼠MSCs (rMSCs)中表达。根据大鼠CXCR4 mRNA序列, 设计并合成包含各靶序列的互补DNA链,插入pSUPER载体的H1 RNA启动子后面, 产生pRiCXCR4, 将其中的CXCR4 shRNA表达结构酶切插入慢病毒载体质粒pNL-EGFP, 产生pNL-RiCXCR4-EGFP。在脂质体介导下与包装质粒pHELPER和包膜质粒pVSVG共转染293T细胞, 包装生产慢病毒,测定慢病毒功能滴度。慢病毒转导rMSCs后, 用Real-time RT-PCR、Western blotting和流式细胞术检测RNAi组(CXCR4a、CXCR4b和CXCR4c)、空载体组(Mock)和对照组(Control)中CXCR4表达情况。结果显示, 酶切和测序证实pRiCXCR4质粒构建正确, 产生能同时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和CXCR4 shRNA的慢病毒载体质粒pNL-RiCXCR4-EGFP, 未浓缩和浓缩慢病毒悬液的功能滴度分别为6.4×104TU/mL和6.9×106TU/mL。慢病毒转导rMSCs 48 h后, 与空载体组和空白组相比, 3个RNAi组均不同程度抑制CXCR4表达, CXCR4b-MSC组在mRNA水平抑制了95.6%, 抑制作用最明显。大鼠CXCR4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 为深入研究CXCR4在rMSCs向损伤组织定向迁移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4.
28种园林植物对大气CO2浓度增加的生理生态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28种园林植物在不同CO2浓度水平下的气体交换参数的观测,分析了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等生理生态指标的变化趋势与规律.结果表明,所测植物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随CO2浓度升高而线性增加,但不同植物种类对高CO2浓度的反应存在较大差异.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与CO2浓度呈线性负相关关系.当CO2浓度倍增(350~700 μmol·mol-1)时,28种园林植物净光合速率平均提高31.2%,气孔导度降低16.5%,蒸腾速率下降11.7%,而水分利用效率则提高了49.2%.不同光合途径的植物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受CO2浓度增加的影响程度为C3植物较大,C4植物较小, CAM植物介于两者之间.对不同生活型植物而言,影响程度则为草本C3植物较大,乔木C3植物较小,灌木C3植物居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85.
对采自上海崇明、福建宁德、海南海口等沿海地区9个群体的石磺科贝类进行外部形态特征差异分析和内部结构比较,在初步分类基础上利用核糖体小亚基18S rRNA基因部分序列对9个群体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以菊花螺为外群,结合GenBank上石磺科4个18S rRNA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生树来探讨我国大陆沿海石磺科属种间的亲缘关系.结果显示:我国石磺科贝类南方沿海种类多于北方沿海;除报道的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和石磺(O.verruculatum)外,可能还有新记录5种:Onchidium属1种、Platevindex属2种、Peronia属1种和Paraoncidium属1种.分子系统发生树显示,我囝大陆沿海石磺科9个群体可分为4个亚群,分别为Onchidium、Platevindex、Paraoncidium、Peronia,其中Peronia亚群的置信度较高;Onchidium verruculatum应更名为Peronia verruculata.  相似文献   
86.
目的 研究不同时间诱导X射线照射的淋巴细胞进入细胞周期DNA损伤修复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X射线(0.5 Gy)作用于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以照射后不同时间点(0、4 h)分别加入PHA并分成两组,即照射后0 h加PHA组(A组)和照射后4 h加PHA组(B组),再分别培养0、0.5、2 h,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印迹法检测A组和B组γ-H2AX蛋白的表达,Annexin-V/PI法分析A、B两组的细胞凋亡率.结果 流式细胞术及免疫印迹结果均显示A组的γ-H2AX蛋白表达高于B组(P<0.05),且均先升高后降低.A组细胞凋亡率亦大于B组.结论 不同时间诱导被打击的淋巴细胞进入周期其可能发生DNA修复并同时伴随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7.
目的检测结肠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肝转移灶中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和WesternBlot方法对38例结肠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肝转移灶中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PTEN蛋白质原发灶中高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灶中表达降低,肝转移灶中不表达或表达极低。结论PTEN蛋白表达降低有助于结肠癌的转移,PTEN可望成为结肠癌预后指标和分子治疗的靶标。  相似文献   
88.
针对制约植物细胞生物碱释放的生物碱跨膜传递这一物理过程,引入有载体参与的主动运输过程来描述植物细胞生物碱的跨膜传递过程,将Michaelis-Menten酶促反应动力学公式应用于载体转运,建立了植物细胞中产物释放的饱和特性模型。将模型在特定参数下进行积分,对已有的实验现象进行数值模拟,并与实验结果比较表明,所建模型能很好地描述低Pka值生物碱的各种跨膜传递现象,并能同时呈现生物碱跨膜传递的线性特性和饱和特性,从而为长期对立的生物碱跨膜传递的简单扩散观点和主动运输观点的统一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9.
为了建立一种用于研究肌肉和心脏发育及其相关疾病的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转基因斑马鱼品系,本研究使用斑马鱼ttn.2基因编码区上游启动子序列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编码序列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并将该载体和Tol2转座酶的加帽mRNA显微共注射入斑马鱼1-细胞期胚胎,通过荧光检测、遗传杂交筛选和分子鉴定等方法,成功建立了能稳定遗传的Tg(ttn.2:EGFP)转基因斑马鱼品系。荧光表达分析及原位杂交分析结果表明,绿色荧光信号在斑马鱼肌肉和心脏组织中特异表达模式与ttn.2基因的mRNA表达一致。通过反向PCR鉴定转基因表达载体在F1代斑马鱼品系中的随机整合位点,结果表明:No.33转基因品系的EGFP基因整合在斑马鱼的4号和11号染色体上,No.34转基因品系则整合在1号染色体上。该荧光转基因斑马鱼品系Tg(ttn.2:EGFP)的成功构建为肌肉和心脏发育以及相关疾病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理想实验模型。此外,绿色荧光强烈表达的斑马鱼品系还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观赏鱼。  相似文献   
90.
固定化细胞凝胶内扩散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建龙  周定 《生物工程进展》1993,14(2):46-48,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