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4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61.
克服早胚发育阻断的兔输卵管因子“DPF-1”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兔64 kDa输卵管蛋白(DPF-1)具克服小鼠早胚发育阻断的作用。进一步分析的结果表明DPF-1的等电点介于7.2-8.1;其合成与分泌对雌激素或孕激素无明显依赖性,能穿越透明带,紧密附着在早胚细胞膜周围。借助于Western blotting分析法,发现DPF-1的分布具组织专一性,仅存在于输卵管,而新西兰白兔子宫、卵巢、肝脏、心脏、肺、脾脏、骨骼肌、小肠和脑等组织中皆未发现;在所检测的小鼠和金黄田鼠输卵管中,也显示出DPF-1相关分子,小鼠的为71 kDa和32 kDa输卵管蛋白,金黄田鼠的为68 kDa和49 kDa输卵管蛋白。值得注意的是,以DPF-1主动免疫的雌性小鼠,经交配,输卵管中的44.8%早胚发育遭阻断,提示DPF-1在克服早胚发育阻断并实现由母型向合子型基因调控过渡的过程中可能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2.
根际pH值对烟草无机营养吸收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pH8.0以内水培烟草对氮、钾及镁的吸收随着pH值的上升而增加,以后则减少;对钙的吸收一直增加至pH8.5;对锌、锰和铜的吸收呈明显降低趋势。pH6.0~8.0范围内,烟草对磷的吸收量变化不大。烟叶中上述元素含量亦受根际pH值的制约。  相似文献   
163.
利用32P示踪法研究兴安落叶松幼苗在侧根形成前对磷的吸收利用及其在体内的转运。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幼苗在侧根形成前能吸收利用外源磷。且由根到茎转运较快,由茎到叶吸收转运缓慢,各部位32P累积量依次是根>茎>叶,32P在根部的累积主要是无机磷形式,在茎、叶部主要是有机磷形式。该时期幼苗酸性磷酸酶活性较低,但地上部酶活性略高,地下部较低.  相似文献   
164.
在室内条件下采用机械损伤叶片(MW)、外源水杨酸诱导(Me SA)、扶桑绵粉蚧短期(S-MF)及长期为害(L-MF)4种方式处理棉花,对棉花植株释放的萜类化合物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共有5种萜类化合物被定性检出,分别为α蒎烯、β蒎烯、长叶烯、A-柏木烯与雪松烯;扶桑绵粉蚧的取食为害显著提高了棉花α蒎烯、β蒎烯及A-柏木烯的释放量,并且新增加雪松烯与长叶烯的释放;而叶片机械损伤与外源水杨酸诱导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α蒎烯、β蒎烯及A-柏木烯的释放量。本研究结果为合理利用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进行扶桑绵粉蚧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5.
为了明确班氏跳小蜂不同生殖方式及雌蜂密度对种群的影响,研究了班氏跳小蜂在不同雌雄比例的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条件下以及不同雌蜂密度情况时,其寄生率及子代的雌性比例。结果表明:班氏跳小蜂可进行两性生殖和产雄孤雌生殖,不同雌雄比例的两性生殖及孤雌生殖的寄生率随着雌蜂数量的增加不断升高,雌雄比为20∶1时的寄生率最高,为49.13%;在两性生殖雌雄比为15∶1的情况下,其后代雌性最高;不同粉蚧密度条件下,2头雌蜂同时存在时,其寄生率和子代性比均最高。说明两性生殖(雌雄比为15∶1)和2头雌蜂同时存在条件下,更利于班氏跳小蜂种群发展。  相似文献   
166.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对子代先天畸形风险的影响,为优生优育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24例糖尿病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分析,同时选取150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运用产前超声对糖尿病孕妇和正常孕妇的胎儿的先天畸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子代的先天畸形的风险明显高于正常孕妇(RR=2.24,95%CI=0.85-5.88)。结论: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可对子代的各系统先天畸形造成较大影响,对孕早期进血糖监测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7.
目的:探讨奈达铂联合5-氟尿嘧啶对食管癌晚期患者CEA,SCC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晚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顺铂+5-氟尿嘧啶的化疗方案,实验组患者给予奈达铂+5-氟尿嘧啶方案化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EA及SCC水平的变化情况、毒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CEA及SCC水平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CEA及SCC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奈达铂联合5氟尿嘧啶能够降低食管癌晚期患者CEA、SCC以及毒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8.
本文报道人血小板和红细胞在自身血浆中电泳时间互呈线性相关。本文还对血浆中某些红细胞电泳减缓因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血浆中血脂(包括β脂蛋白、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以及血浆粘度的增加是血浆中红细胞电泳减缓的原因之一。本文还发现红细胞和血小板分别在血浆中和生理盐水中的电泳时间也呈线性相关,这表明细胞膜表面结构的改变也是变化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9.
第十二届国际植物生长物质会议简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概况第十二届国际植物生长物质会议于1985年8月26—31日在联邦德国的海德堡市举行。参加此次会议的有33个国家的七百多位代表,是历届会议人数最多的一次。共提出论文486篇(见表1,2),其中205篇为口头报告,281篇是墙报交流。会议除就  相似文献   
170.
吕富华教授自三十年代至今从事药理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五十年,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他的与困难做斗争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值得人们很好地学习。特约本文简略介绍他几十年来的研究成果,从中可以看出其严谨的理论概念和实验方法,以及培养干部和研究生的态度,给我们很多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