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32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7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81.
A synthetic single-chain porcine insulin precursor (PIP) gene and an α-mating factor leader sequence (αMFL) gene obtained by the PCR method are inserted between the promoter and 3'-terminating sequence of the alcohol dehydrogenase gene ADH1 in plasmid pVT102-U to form plasmid pVT102-U/α MFL-PIP. The single-chain insulin precursor is expressed and secreted to the culture medium by Saccharomyces cererisiae transformed by pVT102-U/αMFL-PIP. The precursor is purified and converted into human insulin by tryptic transpeptidation. The purified human insulin is fully active and can be crystallized. The overall yield of human insulin is 25 mg per liter of culture medium.  相似文献   
782.
在渗透势为-0.5和-1.0MPaPEG处理下,不抗旱的郑引一号小麦根PMH+-ATPase活性分别下降45%和65%,抗旱品种陕合六号则增加了11%和12%。小麦根组织H+分泌与PMH+-ATPase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随着胁强增加,郑引一号H+分泌下降,陕合六号H+分泌是先升高后略降。Na3VO4和DCCD对H+分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品种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外源电子受体Fe(CN)63-的加入促进了小麦根H+分泌,陕合六号增加25%-39%,郑引一号增加21%-45%。与此同时,Na3VO4没有表现出对H+分泌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83.
城市生态系统的人机交互式模拟研究吕永龙(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AnApproachtoAMethodofUrbanEcosystemSimulation.¥LuYonglong(ResearchCenterforEco-Env...  相似文献   
784.
天然生长抑制物质的累积与植物对不良环境适应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不同类型植物在干旱、盐渍、低温与高温等胁迫条件下内源生长调节物质水平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在几种植物的提取物中都鉴定出有脱落酸(ABA)存在。在胁迫下 ABA及其他抑制物水平的增高程度因植物种类与胁迫性质而有不同。两种沙生的旱生植物花棒(Hedusarum Scoparium)与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的 ABA 等抑制物含量,在经受水分胁迫时分别增加了11.6与5.2倍,而中生植物洋槐(Robinia pseudoacacia)只增加4.5倍。也发现小麦品种的不同抗旱性与 ABA 等抑制物水平有相关关系,抗旱性强的“红农1号”在经受水分或盐溃胁迫后,抑制物的累积量比不抗旱的“甘麦8号”多2—3倍。本文还对生长抑制物质在植物对不良环境的适应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85.
本实验结果证明,脱落酸(ABA)和2,4-二硝基酚(2,4-DNP)都明显抑制小麦胚芽鞘切段延长生长,并促进切段对氧的吸收。ABA 和2,4-DNP 对胚芽鞘切段的上述影响均发生于切段接受处理后的1小时内。但当给切段供以 ATP 时,其延长生长受到显著促进,而且,当切段经 ATP 预处理3小时后,可大大降低 ABA 对切段延长生长的抑制作用。文中对 ABA影响小麦胚芽鞘延长生长的可能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86.
红曲霉葡萄糖淀粉酶的紫外差光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曲霉葡萄糖淀粉酶(EC3 2.1.3)在凝胶电泳上呈现3--5个极为接近均具有酶活性的区带,测定了其中主要的两个分子型E,和E.的紫外吸收特性,它们在水,pH5.0酷酸缓冲液,pH7.0柠檬酸缓冲液中吸收光谱十分接近,吸收峰均在Z80am。 E,在水溶液中280am时8=11.3 x104,A==20.4,E.在水溶液中280rim时8=11.0×104Ai==20.0,E3和E4在0.1NNaOH中吸收均增强且峰位红移,在0.1N HCI中吸收峰略为蓝移。测定了E,和E.在pH 3.1和pH 3.6时的温度差光谱,在pH 3.1 E,和E. AA变化极小,在pH 3.6,E,比E.△A变化大,但转变温度E,和E.都在56℃左右。E,和E.酪氨酸光谱滴定行为极为接近,其pK值在11.5左右。测定了E,pH差光谱和变性差光谱,以pH 2.66为参比溶液,在pH 3.55、4.65、7.14及7.84可以见到酪氨酸和色氨酸的差吸收峰。8M尿素和6M盐酸胍均能使E,出现酪氨酸和色氢酸的负的差吸收峰。  相似文献   
787.
应用季铵盐控制炼油厂循环水中菌藻危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调查东方红炼油厂循环冷却水系统被腐蚀危害的基础上,针对主要危害微生物——铁细菌、硫酸盐还原菌和形成粘液的异养菌,从4 7种药剂中筛选出既能杀菌灭藻,又具有污垢剥离作用的高效低毒药剂季铵盐——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muc)。经小试中试及采用高低剂量结合、间隔冲击式瞬间投加方法进行的生产性试验,表明其杀菌率达99%;污垢抑制率95%以上,冷却塔壁菌藻抑制率达99%;挂片腐蚀率1.6密耳/年。  相似文献   
788.
秦岭太白山区羚牛生态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前言 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Hodgson)俗名金毛扭角羚或白羊,隶属于偶蹄目、牛科、羚羊亚科(Antilopinae)。国内计有三个亚种:模式亚种(B.t.taxicolor)产于云南西北部;西南亚种(B.t.tibetana)产于青海、四川;秦岭亚种(B.t.bedfordi)产于陕西、甘肃之秦岭山脉(王宗禕、汪松等,1963)。 1961年5月我们在陕西周至县捕获秦岭亚种幼兽1只。1964年4—11月间又在秦岭太白山区羚牛  相似文献   
789.
细菌浸出中贫镍硫化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酸性矿水浸出中贫镍矿直接富集培养出浸镍有效的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株T-7(Thioba-cillus ferrooxtdans)。细菌在20%矿浆里浸出七天,浸出70—80%镍,无菌对照只浸出5—6%,细菌浸出的速度较无菌对照快12一15倍。浸出的条件:矿石粒160目以下,矿浆浓度20%,温度32℃接种量10%。细菌浸出较纯酸浸出节省耗酸量一半以上。摇瓶振荡浸出和柱式通气搅拌浸出,用矿量由20克到2000克,浸出效果均一致。  相似文献   
790.
细胞是组成生物体和进行一切生理活动的基本单位,因此要研究生物的形态、构造和生理,了解和掌握生物个体的生长、发育和生物界的发生、发展的规律,来控制和改造生物,必须从研究细胞着手。再有,就生物学(第一册)这本教科书来说,第一课就是细胞。它是学好生物学全书的基础,因为生物学课本以后各章教材的安排都是在关于细胞知识的基础上逐步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