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4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31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3篇
  1966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神经元周围基质网络(perineuronal nets,PNNs)是一种特殊的细胞外基质结构,具有调节突触可塑性、稳定突触和保护神经元免受氧化应激损害等多种复杂功能.PNNs参与认知的发展过程,包括编码、巩固和更新记忆,在神经可塑性和记忆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认知功能障碍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侧弯合并滑脱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5例适应证患者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复位矫形后,采用椎管减压、神经根松解,行椎间植骨和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术后测量退变性脊柱侧弯的矫正效果,依照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观察腰腿疼痛改善情况.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月~3年,平均20个月,术后平均侧弯矫正率58.7%,疼痛改善优良率80%.结论:椎弓根固定系统结合椎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弯合并滑脱的有效方法.应重视术中神经根减压,矫正腰椎侧弯,恢复腰椎力学平衡,有助于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83.
目的:对Beitz大鼠后肢穿刺伤疼痛模型进行改良.方法:雄性SD大鼠35只,200±20g.将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5只,Beitz模型组(BM),改良Beitz模型组(IM)各15只.按照Beitz大鼠后肢穿刺伤模型要求制作,改良Beitz模型组左小腿外侧距膝关节1cm处做纵行切口长1.0cm,并垂直刺入肌肉达对侧皮肤.其余步骤同于Beitz模型.造模后分别测定各实验组动物的继发机械痛阈、继发热痛阈和脊髓背角Fos阳性蛋白的积分光密度(IOD),并进行比较.结果:改良后的动物模型也可反应出急性疼痛的演化过程,较原有模型敏感度提高.结论:改良后的Beitz模型组可以模拟急性疼痛的发生发展过程,而且适合对局部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4.
腰椎多节段退变性滑脱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讨腰椎多节段退变性滑脱手术减压和植骨融合方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20例腰椎多节段退变性滑脱患者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采用椎管减压、神经根松解,行椎间植骨和后外侧植骨融合术,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获得连续随访者18例,随访时间9月~3年,平均24个月,优良率90%。结论:可靠的内固定、复位,神经根松解,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多节段退变性滑脱效果满意,充分的神经根松解是手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5.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是世界各地养殖对虾的重要病毒性病原之一,给对虾养殖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研究建立了检测IHHNV的荧光定量PCR和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两种技术,并对它们的特异性和灵敏性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所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检测IHHNV的方法最低检测限度为6个DNA拷贝/反应,在待扩增DNA浓度为6.038×104-6.038×109cps/mL,范围时,模板浓度与循环阈值Ct之间的相关性良好,决定系数r2为0.99521;对5份白斑综合症病毒基因组DNA和10份健康对虾基因组DNA样品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都为阴性;这说明荧光定量PCR检测IHHNV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高和精确性高等优点.同样,所建立的LAMP检测IHHNV的方法在60min反应时间内也可榆测到最低为6个拷贝的DNA模板,反应产物加入荧光染料SYBR Green Ⅰ后反应液呈现明显的亮绿色,且特异的检测IHHNV DNA模板;这说明所建立的LAMP检测IHHNV的方法具有荧光定量PCR方法相当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精确性.考虑到LAMP检测方法操作更为简单、方便,而且不需要昂贵的仪器,LAMP检测IHHNV的方法更适合于对虾养殖现场检测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6.
对红色、黄色、粉紫色和白色菊花品种不同开放度的花序舌状花中CHS、CHI、DFR、F3H、F3′H和3GT基因的表达量进行了相对定量分析。结果表显示:6个基因的表达因不同花色、不同发育阶段而异。‘钟山红鹰’(红色)中各基因的表达量均较高,且均在Ⅱ(松蕾期)或Ⅲ(半开期)期达到峰值,其中DFR、3GT基因的表达量远高于其他花色品种。‘金陵娇黄’(黄色)中CHS、CHI基因表达量较高,且Ⅰ(紧蕾期)、Ⅱ期表达量高于Ⅲ、Ⅳ(盛开期)期;3GT、DFR基因表达量分别高或低于‘金陵笑靥’(粉紫色)品种中相应基因的表达量,但均比红色品种低;F3H在4个品种中表达量最低,F3′H表达量接近或略低于红色或粉紫色品种,且各阶段表达水平较稳定。‘金陵笑靥’中DFR表达量仅次于‘钟山红鹰’,3GT和CHS表达量低于红色与黄色品种。‘钟山雪桂’(白色)中各基因仅有微量表达,除F3H外各基因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其他花色品种。研究表明,花色素结构基因DFR、3GT是菊花花色素合成的关键基因,DFR很可能是限速关键基因,一定表达水平的CHS、CHI也是菊花花色素合成所必须的,F3H基因与花色素合成不存在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87.
ADP核糖基化因子的结构及其功能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DP核糖基化因子(ADP-ribosylation factor,ARF)是Ras基因超家族的成员,它们是大小约20kDa的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ARF最初发现作为霍乱毒素ADP-核糖转移酶的辅助因子共同作用于G蛋白α亚基,促使其ADP-核糖基化。近来人们发现ARF还参与囊泡运输、调节磷脂酶D的活性,在细胞内物质运输和信号转导过程中具有更加重要的生理功能。现就ARF的发现、分类、结构和功能、表达以及生理功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8.
康氏木霉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种常规DNA提取方法提取瑞氏木霉基因组DNA。结果表明:冷冻研磨CTAB法更适合此真菌DNA的提取,试剂盒提取的总DNA纯度和浓度也较高,但是价格昂贵,饱和酚抽提法提取的DNA浓度不高,且易有降解现象,不适合分子生物学操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89.
Prop1是一种新发现的参与早期胚胎垂体发育的特异性转录因子。在人和动物均已发现由于该基因突变而引起的综合性垂体功能障碍,进而影响生长和繁殖。小型猪与梅山猪比较,其繁殖力和生长性能差异显著,为了了解这些差异的遗传基础,本试验对五指山猪、藏猪和版纳猪三种小型猪的Prop1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并与已知梅山猪的序列进行对比,结果为:五指山猪与藏猪外显子1第69位发生G-A碱基替换,编码同义氨基酸;藏猪外显子2第115位发生A-G碱基替换,编码终止密码子;藏猪与版纳猪外显子3第466位和第631位均发生C-T碱基替换,第466位藏猪编码同义氨基酸;第631位版纳猪编码丝氨酸(TCC),梅山猪编码脯氨酸(CCC),即两种猪的Prop1基因产物不同。在Prop1基因终止密码下游250左右有一个腺苷酸丰富区,五指山猪与藏猪有15个腺苷酸串联,版纳猪有12个。上述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大猪和小型猪之间生产性能差异的遗传基础提供了新线索。  相似文献   
90.
MADS-box基因家族基因重复及其功能的多样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因的重复(duplication)及其功能的多样性(diversification)为生物体新的形态进化提供了原材料。MADS-box基因在植物(特别是被子植物)的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大规模的基因重复事件而形成一个多基因家族。MADS-box基因家族的不同成员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调控开花时间、决定花分生组织和花器官特征以及调控根、叶、胚珠及果实的发育中起着广泛的作用。探讨MADS-box基因家族的进化历史有助于深入了解基因重复及随后其功能分化的过程和机制。本文综述了MADS-box基因家族基因重复及其功能分化式样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