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酿酒酵母是真核模式生物,已被广泛用于 "组学"水平的研究。"组学"技术主要由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构成。综述了酵母菌"组学"的研究进展,并论述了酵母菌"组学"技术在酵母菌菌株改造中的应用,包括酒类及生物燃料乙醇工业生产菌株的基因工程改造等。  相似文献   
12.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胸神经团的神经分泌细胞,描述了其显微和超显微结构。依据细胞形态、细胞核、内分泌颗粒和细胞质的特征将胸神经团神经分泌细胞分为3种类型:Ⅰ型细胞最大,胞质中存在许多大小不同的空泡,分泌颗粒数量很少;Ⅱ型细胞中等大小,细胞器发达,分泌颗粒数量较多,形态多样;Ⅲ型细胞最小,分泌颗粒数量最多,细胞器很少。  相似文献   
13.
初中动物学的爬行纲一章内,以黄颔蛇与蝮蛇为代表,简要地谈到无毒蛇与毒蛇的区别。可是书中所指的黄颔蛇究竟是什么蛇?我国无毒蛇类种类很多,应该以什么蛇作为代表?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讨论。有人认为黄颔蛇是指产于日本的 ELaphe climaco-phora;也有人将凡是颔上有黄斑的种类都称为黄颔蛇,因此,将紫灰锦蛇 Elaphe porphyracea、三索  相似文献   
14.
张元动  陈旭 《古生物学报》1995,34(2):250-262
根据浙赣交界的三山地区(江山、常山和玉山)奥陶纪6个剖面宁国组中、上部的笔石在地层中的垂向分布,建立了该地区该层段的笔石复合标准序列(GCSS)。在简要叙述建立复合标准序列的原理、方法及可行性的基础上,还介绍了该地区笔石复合序列的详细建立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一地史时期,笔石的宏演化速率在纵向上是不均匀的,演化型式呈现为点断平衡型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作者在安太庠等(1983)研究过的唐山赵各庄剖面,对下奥陶统冶里组和亮甲山组较系统地采集了牙形刺样品,通过对所获牙形刺标本和安太库等(1983)所描述的牙形刺动物群仔细研究后,对包括分带和对比意见有新的认识。安太庠等(1983)把自寒武系凤山组顶部至下奥陶统亮甲山组这段地层,自下而上建立了Cordylodus proavus,Utahconus beimadaoensis-Monocostodus sevierensis,Cordylodus rotundatus-"Acodus"oneotensis,Scolopodus quadraplicatus-S.opimus,Scalpellodus tersus,Serratognathus bilobatus,S.extensus和Paraserratognathus paltodiformis等8带,其中Cordylodus proavus带为寒武系顶,Utahconus beimadaoensis-Monocostodus sevierensis至Scolopodus quadraplicatus-S.opimus等带为下奥陶统冶里组,其余则为下奥陶统亮甲山组,寒武系-奥陶系界线置于Utahconus beimadaoensis-Monocostodus sevierensis带之底。这一牙形刺序列和寒武系-奥陶系界线划分方案在国内被广泛引用至今(王志浩等,2011)。本文通过补充采集到的牙形刺标本和安太庠等(1983)报道的材料,根据一些重要分子在地层中的分布及公认的牙形刺分带原则,对安太庠等(1983)的牙形刺分带方案重新修订,自下而上修订为Cordylodus proavus,C.lindstromi,Iapetognathus jilinensis,Cordylodus angulatus,Chosonodina herfurthi-Rossodus manitouensis,Glyptoconus quadraplicatus,Scalpellodus tersus-Triangulodus aff.bifidus,Serratognathus bilobatus,S.extensus和Paraserratognathus obesus等10带,寒武系-奥陶系界线则置于Iapetognathus jilinensis带之底。根据这一修订后的牙形刺序列,寒武系顶至下奥陶统冶里组部分的牙形刺带可与国内、外相同层位的牙形刺带进行精细对比,而亮甲山组的牙形刺虽有明显的地方性特点,但除其顶部因更具地方性而不能直接对比外,其中下部仍可与华南区下奥陶统红花园组相对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由儿童康复诊疗管理系统(ICR 2.0)软件辅助制定的运动疗法优化方案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康复疗效。方法:61例GMFCS分级为Ⅱ-Ⅲ级的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31例,对照组30例,以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分别接受两个阶段的运动治疗。两组患儿第一阶段根据治疗师个人经验制定治疗方案并训练;第二阶段试验组用ICR2.0软件辅助治疗师综合分析患儿及家长的现实性愿望、功能情况、家庭环境等因素,制定治疗方案并优化后进行训练;对照组仍由治疗师凭个人经验制定治疗方案并训练;两个阶段的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远城寺式·婴幼儿发育检查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对患儿功能进行测评。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发育月龄、移动运动和GMFM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个阶段治疗后,两组患儿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其中第一阶段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阶段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ICR 2.0软件辅助制定的运动疗法优化方案可显著提高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7.
鸭子品种间的差异对稻鸭共生系统中水稻的生长特性可能有重要影响.为了探究鸭子品种对水稻生长特性的影响,选取水鸭(SY)、洋鸭(YY)和绿头鸭(LTY)3个常见鸭品种作为处理,以水稻常规单作(CK)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其对水稻根部、茎部、叶部性状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YY和LTY处理...  相似文献   
18.
夏凯  梁新乐  李余动 《遗传》2015,37(12):1242-1250
CRISPR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菌和古菌中,能够应对外源DNA干扰(噬菌体、病毒、质粒等),并提供免疫机制的重复序列结构。CRISPR系统通常由同向重复序列、前导序列、间隔序列和CRISPR相关蛋白组成。本研究以醋酸发酵中常见3个属醋杆菌属(Acetobacter)、葡糖醋杆菌属(Gluconacetobacter)和葡糖杆菌属(Gluconobacter)的48个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其基因组上CRISPR相关基因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索CRISPR位点在醋酸菌中的多态性及其进化模式。结果表明48株醋酸菌中有32株存在CRISPR结构,大部分CRISPR-Cas结构属于type I-E和type I-C类型。除了葡糖杆菌属外,葡糖醋杆菌属和醋杆菌属中的部分菌株含有II类的CRISPR-Cas系统结构(CRISPR-Cas9)。来自不同属菌株的CRISPR结构中重复序列具有较强的保守性,而且部分菌株CRISPR结构中的前导序列具有保守的motif (与基因的转录调控有关)及启动子序列。进化树分析表明cas1适合用于醋酸菌株的分类,而不同菌株间cas1基因的进化与重复序列的保守性相关,预示它们可能受相似的功能选择压力。此外,间隔序列的数量与噬菌体数量及插入序列(Insertion sequence, IS)数量有正相关的趋势,说明醋酸菌在进化过程中可能正不断受新的外源DNA入侵。醋酸菌中CRISPR结构位点的分析,为进一步研究不同醋酸菌株对醋酸胁迫耐受性差异及其基因组稳定性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基因组学是现代生命科学中众多"组学"研究方法的核心,越来越受到高校生物教学的重视,但目前关于其教学方法的研究报道较少。文章以大肠杆菌致病因子的比较基因组学教学作为一个专题教学实例,展示探究式教学法在基因组学课程中的应用。学生首先以Mauve软件比较不同大肠杆菌的基因组,分析基因的保守性,并以BLAST检索基因的功能注释信息,从而鉴定其是否为致病因子基因。在该专题教学中,整个教学过程通过情境、资源、任务、过程、评价5个模块来组织实施。教学效果表明,通过探究式教学的应用,学生在掌握基因组学课程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提高了科研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此外,该专题教学内容还可应用于其他相关课程如微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等。  相似文献   
20.
描述产自浙江常山205国道剖面上奥陶统砚瓦山组的牙形刺,主要有Baltoniodus alobatus,B.variabilis,Periodon aculeatus,Dapsilodus viruensis,Scabbardella altipes和Panderodus gracilis等,可归入Baltoniodus alobatus带。浙赣地区奥陶系砚瓦山组自建立以来都被归入瀚江期,并与宝塔组对比。本文根据当前的发现并结合以前报道的砚瓦山组牙形刺化石,认为砚瓦山组自下而上可识别出Pygodus anserinus,Baltoniodus alobatus和Hamarodus brevirameus(=Hamarodus europaeus)等带,其时代应归为桑比早期至凯迪早期,并可与华南扬子区的庙坡组大部(或大田坝组)至宝塔组对比。其中,Pygodus anserinus带和Baltoniodus alobatus带见于浙江常山、江山地区,Hamarodus brevirameus带则见于江西武宁。在常山黄泥塘金钉子剖面,砚瓦山组底部为Pygodus anserinus带;在常山205国道剖面则见Baltoniodus alobatus带;但在江西武宁地区,砚瓦山组从底部起,几乎全都归为Hamarodus brevirameus带。因而,砚瓦山组在江西武宁与浙江常山等地之底界并不一致,有明显的穿时现象。本文牙形刺生物地层研究还表明,晚奥陶世古滕贝格的δ13 C的正偏移事件(GICE)在常山地区的起始时间不会早于B.alobatus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