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9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21.
在广东南澳岛四个森林群落内移植了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aeformis),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和荷木(Schima superba)三种树苗,通过测定群落内林窗和非林窗生境中的叶面积指数,透光率和幼苗的生长高度,观察林窗环境对移植树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林窗的叶面积指数比非林窗的小;林窗的透光率大于非林窗;各群落的叶面积指数和爱光率有季节性的变化,变化幅度各不同,三种幼苗在林窗内比非林窗的乔木层下生长快;大叶相思和尾叶桉幼苗在林窗内的高度增长量显著大于非林窗下的,荷木虽也存在差异,但不如前两者显著。这些结果反映了不同生态特性的树种对林窗的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122.
蚜虫性信息素的田间引诱蚜虫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报道蚜虫的性信息素的主要成分是(+)-(4aS,7S,7aR)-荆芥内醌(1)和(+)-(1R,4aS,7S,7aR)=荆芥醇(Ⅱ)。应用这两种物质进行引诱雄性蚜的田间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初步获得了应用于田间的合适的配比及使用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3.
黑河流域荒漠区降水格局及其脉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冰  常学向  李守波 《生态学报》2010,30(19):5194-5199
利用1967—2008年日降水资料,对黑河流域荒漠区降水格局及其脉动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年均降水量为113.3mm,年际变化27.93%,降水呈平稳下降趋势。小降水事件(≤5mm)为主,年际变化较小。大降水事件(≥10mm)频率较低,但年际变化及其对年降水量的贡献较大。降水日期以≤5mmd-1为主,≥10mmd-1变异较大。10d间隔期所占比率最大,频率基本稳定(CV=18.29%),而10d间隔期变异较大(CV=27.21%)。年降水量与降水事件、降水期、10d间隔期以及总降水间隔期存在显著正相关性。≤5mm降水总量变异系数为24.57%,接近年降水量(27.93%),10mm变异系数为76.68%,表明大降水事件在不同年份的差异是降水总量和降水格局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4.
为理解氮沉降对华西雨屏区天然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分解过程的影响,采用立地控制实验和凋落物分解袋法,研究了低氮沉降(L,50 kg N hm~(-2)a~(-1))、中氮沉降(M,150 kg N hm~(-2)a~(-1))和高氮沉降(H,300 kg N hm~(-2)a~(-1))对华西雨屏区天然常绿阔叶林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基质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沉降抑制了凋落叶的分解,并随着N沉降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N沉降遏制了凋落叶的C、N释放和纤维素降解,促进了P释放。N沉降提高了凋落叶的C/P比,中氮和高氮处理提高了凋落叶C/N比。N沉降显著增加了凋落叶N、木质素和纤维素的含量,分解1年后,各N沉降处理的木质素/N和纤维素/N均显著高于对照。N沉降提高了质量残留率与C/N、木质素/N和纤维素/N的相关性,降低了与C/P的相关性。可见,模拟N沉降显著影响了华西雨屏区天然常绿阔叶林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的基质质量,进而影响了凋落叶的分解过程。  相似文献   
125.
食品中沙门氏菌分子检测靶点的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发掘新的沙门氏菌分子检测靶点,筛选检测性能优秀的引物.[方法]利用BLAST程序比较沙门氏菌属内基因组DNA序列的同源性以及沙门氏菌与非沙门氏菌基因组DNA序列之间的特异性,发掘出100多个检测沙门氏菌属的特异性片段,并从中随机挑选出15个片段作为候选靶点,一共设计了27对引物(FS1~FS27),对它们的特异性、灵敏度加以评价,从中筛选检测性能最好的引物.[结果]在27对引物中,检测性能最优的引物为FS23,采用该引物对供试菌株的相应检测靶点进行PCR扩增,44株沙门氏菌都能扩增到一条492 bp特异性片段,而22株非沙门氏菌则不能扩增出这一特异性片段.以FS23为引物建立PCR方法检测猪霍乱沙门氏菌基因组DNA的灵敏度为11.9 fg/μL,细菌纯培养物灵敏度为4.9×102cfu/mL;用猪霍乱沙门氏菌人工污染牛奶样品,如果接种起始菌量为100 cfu/25 mL时,只需要增菌5 h,采用上述方法即能检测出沙门氏菌.[结论]引物FS23对应的基因序列是一个性能优良的新分子检测靶点,具备很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能够广泛应用于食品中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26.
127.
通过流式细胞法, 于2015 年夏季(7 月)和冬季(12 月)对大亚湾超微型浮游生物(聚球藻、超微型真核藻类和异养细菌)的时空变化及环境调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夏季聚球藻、超微型真核藻类和异养细菌的丰度分别为(44.56±46.26)×103 cells·mL–1、(3.00±4.50)×103 cells·mL–1 和(12.31±7.54)×105 cells·mL–1, 冬季的丰度分别为(12.48±3.96)×103 cells·mL–1、(0.78±0.71)×103 cells·mL–1和(3.83±1.39)×105 cells·mL–1。超微型浮游生物的丰度呈现为夏季高于冬季, 受到温度、溶解无机氮组成和透明度的影响。夏季表层丰度明显高于底层, 但冬季表底层无明显差异。在水平分布上, 夏季湾内高营养盐基本对应高丰度, 但石化区附近(S3 站)营养盐高丰度却较低, 范和港(S1 站)低营养盐丰度却较高; 湾口和湾外区主要受到外海水的影响, 超微型浮游生物的3 个类群丰度均较低。在沿岸流、海水垂直混合、外源营养盐输入等多个因素共同影响下, 冬季湾中部和大鹏澳附近的聚球藻丰度较高, 超微型真核藻类在湾口和范和港丰度较高, 异养细菌在湾内和湾西部丰度较高。两个季节超微型真核藻类和异养细菌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8.
129.
中国板栗EST-SSR信息分析及其通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已公布的壳斗科(Fagaceae)基因组数据库中获得48501条中国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EST序列,其中8479条EST含有12116个长度大于10 bp的SSR,EST-SSR的出现频率为24.98%。二核苷酸重复和三核苷酸重复是中国板栗EST-SSR最主要的重复类型,分别占总数的38.05%和42.20%。对中国板栗EST-SSR标记在茅栗(C.seguinii)和锥栗(C.henryi)上的通用性检测表明,677对中国板栗EST-SSR引物皆能扩增,证实这些引物在栗属中国特有种间具有很高的通用性。115个位点的多态性分析表明,中国板栗、茅栗和锥栗分别有106、108和101个位点表现出多态性。在575个等位基因中,有260个(45.22%)是3物种的共有等位基因,各物种都有各自特有的等位基因。这项研究为中国栗属植物EST-SSR标记的建立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0.
 先锋种和非先锋种可能对林窗产生不同的反应。在广东南澳岛4个不同的森林群落样地里移植了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aeformis A. Cunn.)、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 S. T. Blake)和荷木(Schima superba Gardn. et Champ)3种树苗,其中大叶相思和尾叶桉是先锋种,而荷木是非先锋种,测定了林窗和非林窗生境中的透光率和幼苗生长高度。结果表明,林窗的透光率大于非林窗的;各群落的透光率有季节性的变化,变化幅度各不同。3种幼苗在林窗内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