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7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6篇
  1974年   4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2006年10月31日,云南省新闻出版局在云南新闻出版教育培训中心举行了云南省第二届优秀期刊颁奖大会。大会在隆重而热烈的气氛中进行。云南省新闻出版局张德文局长首先讲话,他说:“十年耕耘洒辛勤汗水,金秋十月结丰硕果实。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第二届云南省‘云电杯’优秀期刊评  相似文献   
182.
针对心电信号处理过程中的心电信号数字滤波、心电波形的动态显示、心电数据存储等问题,阐述了3个可用于心电信号实时处理的方法:一是运用滤波器频谱的周期性减少了滤波器系数个数,提高了运算速度,并根据卷积公式特点实现了数字滤波的实时性;二是运用基于内存虚拟屏幕技术实现心电波形动态显示,解决了屏幕闪烁和绘图不连续问题;三是采用嵌入式数据库SQLITE实现了心电数据存储。所有方法均考虑实时性要求,并已成功用于课题组开发的便携式心电监护仪,效果较为理想,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3.
封面说明     
本刊记者 《生物磁学》2009,(17):3231-3231
这个图片设计,被编委会命名为“和谐生命之光”。中国传统哲学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界的和谐是一种一分为二的对立统一,但世界同时又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因此背景采用带有金属色彩的变形太极图案,由一个中心点分丽部分旋转生出整个奇妙的世界,既是对传统的传承,也体现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4.
本刊记者 《生物磁学》2009,(17):I0006-I0007
投稿论义格式必须严格按照我刊投稿格式(2007年10月01日修订版)撰写(详情见本刊网站:www.shengwuyixue.com www.biomed.net.cn写作模版栏)。投稿方式:①在线投稿通过本刊网址递交稿件:www.biomed.net.cn www.shengwuyixue.com。  相似文献   
185.
AB-QTL法定位广东高州野生稻谷粒外观性状和粒重基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东高州野生稻为供体亲本,在栽培稻粤香占的遗传背景下构建了一套高代回交BC3F1群体,共计245个株系.选择117对在双亲间有多态性的SSR引物,对BC3F1株系进行了基因型分析.利用AB-QTL分析法对谷粒外观性状和粒重进行QTL分析,结果表明粒长、粒宽、粒长宽比以及粒重4个性状共检测到23个QTL,分布于水稻第1、2、3、4、5、6、8和11染色体上,单个QTL的贡献率范围为3.77%~28.67%.其中有6个QTL的贡献率超过20%,分别是控制粒宽的qGW-11-1,控制长宽比的qLWR-2和qLWR-11,控制粒重的qGWt-5-1、qGWt-5-2和qGWt-11-1.与现有的以普通野生稻为供体的相关研究比较,本研究所定位的基因数目较多,表明高州野生稻亟需研究利用.  相似文献   
186.
黑河流域荒漠区降水格局及其脉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冰  常学向  李守波 《生态学报》2010,30(19):5194-5199
利用1967—2008年日降水资料,对黑河流域荒漠区降水格局及其脉动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年均降水量为113.3mm,年际变化27.93%,降水呈平稳下降趋势。小降水事件(≤5mm)为主,年际变化较小。大降水事件(≥10mm)频率较低,但年际变化及其对年降水量的贡献较大。降水日期以≤5mmd-1为主,≥10mmd-1变异较大。10d间隔期所占比率最大,频率基本稳定(CV=18.29%),而10d间隔期变异较大(CV=27.21%)。年降水量与降水事件、降水期、10d间隔期以及总降水间隔期存在显著正相关性。≤5mm降水总量变异系数为24.57%,接近年降水量(27.93%),10mm变异系数为76.68%,表明大降水事件在不同年份的差异是降水总量和降水格局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7.
<正>厦门大学的彭兆荣教授,同时兼任中国人类学学会副秘书长,几年前他著写的《旅游人类学》一书,深度讨论了乡村文化旅游的问题。与我们一见面,他就开宗明义:"现在我们文化物种的消失程度和速度远远高于生物物种。全球都在关注生物物种的消亡,而文化物种的消失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带着这样的视角和忧患,他与我们做了一次涉及乡村旅游终极问题的访谈,这里摘录其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8.
研究外源DNA转染对牦牛精子体外受精(IVF)、早期胚胎发育以及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在早期胚胎表达的影响。用构建融合人乳铁蛋白基因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AcGFP1-hLF)转染的牦牛精子IVF黄牛卵母细胞,生产的胚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用环形质粒、线性质粒pAcGFP1-hLF转染的精子及未转染精子IVF后的卵裂率分别为56.4%、54.8%和61.0%,线性转染的囊胚率显著低于环形转染(17.7%与35.7%)。环形质粒转染的精子用DNaseⅠ消化、不消化及未转染的精子IVF后卵裂率分别为44.8%、55.2%和56.3%,囊胚率分别为33.3%、33.3%和30.2%。未经DNaseⅠ消化洗涤的环形质粒组GFP胚胎阳性率显著高于线性质粒组(99.3%与76.6%);DNaseⅠ消化组GFP胚胎阳性率极显著低于不消化组(25.4%与99.3%)。结果表明,用环形质粒DNA转染牦牛精子不会影响其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能力,但DNaseⅠ消化洗涤显著降低GFP胚胎阳性率。  相似文献   
189.
中国板栗EST-SSR信息分析及其通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已公布的壳斗科(Fagaceae)基因组数据库中获得48501条中国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EST序列,其中8479条EST含有12116个长度大于10 bp的SSR,EST-SSR的出现频率为24.98%。二核苷酸重复和三核苷酸重复是中国板栗EST-SSR最主要的重复类型,分别占总数的38.05%和42.20%。对中国板栗EST-SSR标记在茅栗(C.seguinii)和锥栗(C.henryi)上的通用性检测表明,677对中国板栗EST-SSR引物皆能扩增,证实这些引物在栗属中国特有种间具有很高的通用性。115个位点的多态性分析表明,中国板栗、茅栗和锥栗分别有106、108和101个位点表现出多态性。在575个等位基因中,有260个(45.22%)是3物种的共有等位基因,各物种都有各自特有的等位基因。这项研究为中国栗属植物EST-SSR标记的建立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0.
目的评价布拉酵母(Saccharomyces boulardii,S.boulardii)联合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对服用阿司匹林老年患者的影响,并从免疫炎症及肠道菌群的角度,探讨S.boulardii治疗H.pylori感染的机制。方法选择180例年龄60~75岁且服用阿司匹林的H.pylori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四联组应用铋剂四联疗法,S.boulardii组在铋剂四联疗法基础上加用S.boulardii。观察两组患者H.pylori根除率、血清白细胞介素(IL)-8和IL-17水平、临床疗效评分、不良反应、肠道菌群变化。随访12个月,观察H.pylori根除成功者和H.pylori根除失败者消化道出血情况。结果(1)四联组和S.boulardii组患者H.pylori根除率按方案(PP)分析分别为85.4%、86.7%(χ^(2)=0.066,P=0.826),按意向性(ITT)分析分别为77.8%、80.0%(χ^(2)=0.133,P=0.8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S.boulardii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四联组(χ^(2)=1.925,P=0.009)。(3)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8、IL-17水平,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S.boulardii组低于四联组(均P<0.05)。(4)治疗后,四联组患者肠道内乳杆菌数量、双歧杆菌数量、双歧杆菌/肠杆菌值(B/E值)较治疗前降低,而S.boulardii组较治疗前增加(均P<0.05);四联组患者肠道内肠杆菌、肠球菌数量较治疗前增加(均P<0.05),而S.boulardii组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均P>0.05)。(5)随访12个月,H.pylori根除成功患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低于H.pylori根除失败者(χ^(2)=3.825,P<0.001)。结论S.boulardii联合四联疗法不能提高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老年患者的H.pylori根除率,但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其机制可能与S.boulardii改善肠道菌群,减轻免疫炎症反应有关。此外,成功根除H.pylori可有效降低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老年患者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