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84篇
  40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向太和  王利琳  庞基良  陈敏  许超 《遗传》2005,27(5):783-786
利用野生型的发根农杆菌K599对属于不同科属的大豆、黄瓜和凤仙花进行活体感染实验,结果表明,发根农杆菌K599可使切割后的大豆、黄瓜和凤仙花子叶形成不定根,生根频率分别为100%、65%和91%。此外,发根农杆菌K599还可以使未进行创伤切割的黄瓜腋芽处形成不定根,生根频率为10%。根据发根农杆菌所具有的rolC基因序列,设计PCR引物,对再生的毛状根DNA进行PCR扩增,验证了再生的毛状根中含有发根农杆菌T-DNA序列。本研究获得的转基因根为进一步开展大豆、黄瓜的根结线虫病理以及凤仙花的矮化育种研究提供了前提材料。  相似文献   
122.
【目的】离腹寡毛实蝇属Bactrocera昆虫是最具经济重要性的实蝇类害虫,本研究依据mtDNA COI基因碱基序列对离腹寡毛实蝇属常见实蝇种类进行识别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方法】以口岸经常截获的离腹寡毛实蝇属8个亚属21种实蝇为对象,采用DNA条形码技术,通过对mtDNA COI基因片段 (约650 bp)的测序和比对,以MEGA软件的K2-P双参数模型计算种内及种间遗传距离,以邻接法(NJ) 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聚类分析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除11种单一序列实蝇外,其他10种实蝇均各自形成一个单系,节点支持率为99%以上。种内(10种)遗传距离为0.0003~0.0068,平均为0.0043;种间(21种)遗传距离为0.0154~0.2395,平均为0.1540;种间遗传距离为种内遗传距离的35.8倍,而且种内、种间遗传距离没有重叠区域。【结论】基于mtDNA COI基因的DNA条形码技术可以用于离腹寡毛实蝇属昆虫的快速鉴定识别,该技术体系的建立对实蝇类害虫的检测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3.
黄曲条跳甲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实现对黄曲条跳甲的绿色防控,通过综合各种对黄曲条跳甲有良好防治效果的单项防治措施,科学地组建了一套高效安全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2次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处理21 d时,综合防治试验田的黄曲条跳甲虫口密度与对照田相比分别降低了71.75%和73.64%;综合防治试验田收获期的小白菜单株孔洞数分别为7.22个/株和7.90个/株,显著低于对照田的26.34个/株和30.46个/株,且综合防治试验田小白菜的产量比对照田分别增加了13.36%和19.95%。该研究结果为黄曲条跳甲的绿色防控和蔬菜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4.
基因工程蛋白下游纯化技术研究进展范清林桂向东吴清发魏跃武宋礼华(安徽省生物研究所,合肥230031)自从1972年首次发现核酸内切酶,并在同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DNA体外重组实验以来,基因工程技术在二十多年的历程中经历了飞速的发展。我国在八十年...  相似文献   
125.
126.
 先锋种和非先锋种可能对林窗产生不同的反应。在广东南澳岛4个不同的森林群落样地里移植了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aeformis A. Cunn.)、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 S. T. Blake)和荷木(Schima superba Gardn. et Champ)3种树苗,其中大叶相思和尾叶桉是先锋种,而荷木是非先锋种,测定了林窗和非林窗生境中的透光率和幼苗生长高度。结果表明,林窗的透光率大于非林窗的;各群落的透光率有季节性的变化,变化幅度各不同。3种幼苗在林窗内比  相似文献   
127.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63眼)PACG并发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后房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治疗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视力、房角粘连度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3天、7天和术后1、3、6月时眼压均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术后观察组眼压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6月视力与术前比较均显著上升(P<0.01),且观察组视力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而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6月房角粘连度均下降,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1.0%,观察组为18.8%,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PACG并发白内障比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以及小梁切除术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8.
张东向 《植物研究》2003,23(1):86-90
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齿瓣延胡索(Corydalis remota)愈伤组织生长及延胡索乙素(TH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2, 4-D较NAA更有利于提高培养物鲜重,加速细胞增殖。培养基添加2.0 mg/L 2, 4-D和1.0 mg/L BA不仅有利于干物质积累,而且显著提高THP水平。蔗糖不仅可提高培养物鲜重,而且与半乳糖组合可显著促进干物质积累和THP水平的提高。水解酪蛋白和水解乳蛋白均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和THP含量的提高, 450mg/L的水解乳蛋白处理组THP含量最高。光照可提高培养物鲜重和THP含量。  相似文献   
129.
从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采用尼龙网袋法对华西雨屏区天然常绿阔叶林凋落物进行原位分解试验,模拟N(NH4NO3)沉降水平分别为对照(0 g N·m-2·a-1)、低氮沉降(5 g N·m-2·a-1)、中氮沉降(15 g N·m-2·a-1)和高氮沉降(30 g N·m-2·a-1),研究了N沉降对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分解及其木质素和纤维素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华西雨屏区天然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在夏季分解较快,明显快于其他季节.N沉降显著抑制了阔叶林凋落物的分解,抑制作用随N沉降量的增加而加强.N沉降使凋落物质量损失95%的时间与对照(4.81年)相比增加了0.53~1.88年.经过1 年的分解,中氮沉降和高氮沉降处理木质素和纤维素残留率显著高于对照,表明N沉降显著抑制了凋落物木质素和纤维素的降解.凋落物质量残留率与木质素和纤维素残留率呈显著正相关.N沉降抑制凋落物分解的原因可能是无机N的添加对木质素和纤维素的降解造成了阻碍.  相似文献   
130.
农杆菌介导寒地水稻遗传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拟南芥转录激活因子ICE1基因导入寒地品种垦鉴稻10号成熟胚愈伤组织中,将经潮霉素筛选得到的抗性愈伤进行分化,获得了一些再生抗性植株,部分植株经PCR检测为阳性,证明外源目的基因已整合到水稻的染色体上,从而建立了高效水稻遗传转化体系。实验表明:YEB和MS按适当比例混合作为悬浮培养基转化率较高;干燥除菌效果和转化率均优于羧苄青霉素、头孢霉素液体除菌;潮霉素采用低压-高压-低压方式筛选最好;AS和葡萄糖均能提高转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