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9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本文用含汞试剂MNP修饰人肌肌酸激酶,结果表明,人肌肌酸激酶有6个可反应巯基。MNP首先修饰了一对与活力无关的非必需巯基,增大MNP摩尔比,则进一步修饰另外四个与活性有关的巯基。修饰酶的差吸收光谱、荧光光谱表明这三对巯基的微环境各不相同。其中第二对巯基很可能是位于活性部位的必需巯基,而第三对巯基则是由于第二对巯基,也就是必需巯基,被修饰后,微区构象发生改变而暴露出来的。比较MNP修饰人肌肌酸激酶、鸡胸脯肌肌酸激酶、兔肌肌酸激酶的结果,探讨了MNP对肌酸激酶的修饰以及人肌肌酸激酶可反应巯基的化学微环境。  相似文献   
272.
KISS-1在动物繁殖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旨为探讨KISS-1基因在牦牛季节性繁殖中的调控作用。实验采集5头成年母牦牛和5头黄牛的下丘脑、垂体等组织,利用RT-PCR和q PCR技术研究其KISS-1基因序列及组织表达特性。结果表明,牦牛和黄牛KISS-1基因编码区长度为408 bp,编码135个氨基酸,比对分析发现牦牛和黄牛基因编码区存在7处碱基突变。牦牛KISS-1基因氨基酸序列与黄牛、藏山羊、绵羊、野猪、人和褐家鼠的同源性分别为97%、85%、65%、55%和51.5%。KISS-1基因m RNA在牦牛和黄牛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输卵管及子宫中均有表达。在下丘脑和脑垂体的表达丰度高,但两物种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KISS-1基因在动物进化中比较保守,对牦牛季节性繁殖的调控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73.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是一种基于弱相干光学断层成像技术,可以对生物组织活体断层成像,是继计算机X射线摄影(CR)和数字X射线摄影(DR)、超声、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之后又一新的生物组织成像方法。OCT在眼科、皮肤科、心血管科、肿瘤科、骨科、口腔科、妇科等对组织病变的早期光学诊断和实时动态监测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及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就OCT的基本原理、研究现状、主要的临床应用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并展望未来相关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74.
胍变性肌酸激酶复性复活过程中构象与活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经3M盐酸胍变性的兔肌肌酸激酶复性和复活的动力学过程,对二者进行了比较,以期从量的关系上研究酶的构象与催化活力之间的关系。从萤光和紫外差吸收光谱的变化看,复性过程基本上是变性过程的逆转。变性肌酸激酶复性遵循一级反应方程,以萤光强度变化为标志的速度常数k=2.2×10~(-3)秒~(-1)。酶复活过程却表明由两个一级反应所组成,其速度常数分别为k_1=0.97×10~(-3)秒~(-1),k_2=0.17×10~(-3)秒~(-1)。可见构象变化速度与复活过程中较快的反应速度相近。这说明在反映色氨酸及酪氨酸微环境的构象变化基本完成之后,活力恢复的过程还没有终结。可以认为兔肌肌酸激酶的构象与活力密切相关,酶的构象完整是催化活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275.
276.
广西壮族自治区麝的生态和活捕方法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麝是我国珍贵的药用动物,应认真贯彻“护、养、猎”并举的正确方针,有计划的合理捕捉饲养。不可随意乱捕,如需捕捉,一定要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在群众性的科学实验运动中,对麝的生态和活捕方法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调查的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麝在广西以靖西县、龙州县、那坡县、田东县、田林县、德保县、宜山县、隆林县、河池县、南丹县、大苗山自治县、大瑶山自治县等地分布较多。  相似文献   
277.
广西的八角     
八角(Illicium verum)属于木兰科。现在世界上八角仅产于我国及越南。国内八角原产于广西西南部龙州、睦边、靖西一带的天然杂木林内。四、五百年前才开始人工栽培和利用。现在已扩大了分布面积,广东省、云南省也有了成片的八角纯林。但以广西种植面积最大,产量多,质量高。在广西又以德保县产的最  相似文献   
278.
(1)酰化酶能被各种巯基試剂所抑制,其中以PCMB的抑制最为明显,在所有的抑制情况下,都保留有一定的剩余酶活力。巯基乙酸能完全解除PCMB的抑制,恢复程度随所加的浓度而定,当巯基乙酸过量子抑制剂150倍时,酶活力反而高于原始活力20%,若浓度再高,酶活力又重新下降。(2)酰化酶經光氧化后活力就迅速丧失,但加对色氨酸殘基专一的試剂N-溴代琥珀酰亚胺并不影响酶的活力。溴代乙酸在較高浓度下亦能抑制酶的活力,抑制程度在作用pH为5左右时較为明显。(3)pH不影响酰化酶与底物結合的米氏常数K_M,而影响最大反应速度V。从pH对V影响的作图中求出活性基团的pK值为5.9和8.6,分別相当于酶蛋白中組氨酸和半胱氨酸的解离常数。(4)从实驗結果中推測,組氨酸和半胱氨酸是酰化酶的必需基团,它們可能与酶中金属离子以配位价的形式結合而共同构成一活性中心,在酶催化反应吋底物先通过金属离子与酶相結合,然后再进一步被催化。  相似文献   
279.
1964年5月2日,笔者在广西僮族自治区靖西县荣劳供销社见到一张收购不久的新鲜巨蜥(Varanus salvator)皮,但尾部末端残缺。为该县孟麻地区一猎民所击获。笔者就皮张详细比较鉴定,确系巨蜥。从皮张的量度和色纹这两方面来看,这个标本可能是一只幼体。该地区位于广西西南缘,毗邻越南。东经106°1′20″,北纬23°,海拔500—900米。根据以往文献记载,巨蜥分布于中印半岛、马来亚、印度尼西亚以及我国。国内仅分布于广东、云南、海南岛,而广西从未见有过记录。因此,这一发现扩大了巨蜥的分布范  相似文献   
280.
本文报道斑腿蝗科云秃蝗属1新种:文山云秃蝗Yunnanacris wenshanensis,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山东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