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23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31.
【目的】对茎瘤芥根际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分析微生物菌群构成,选择具有优良特性的菌株,评估其次级代谢产物合成能力,为茎瘤芥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和菌种资源的挖掘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集重庆市涪陵区二渡村和邓家村的茎瘤芥根,分离培养根际微生物菌株,通过菌株形态观察和看家基因的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归类和保存。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菌株,利用Pacbio RS II和Illumina HiSeq平台完成全基因组测序,通过antiSMASH分析评估其次级代谢产物合成潜力,克隆目的基因簇并进行异源表达和产物鉴定。【结果】分离得到256株微生物,初步鉴定120株;从中鉴定了一株产紫色杆菌素的杜擀氏菌BjR8,完成了基因组测序及分析,发现该菌基因组为一条环状染色体,全长7 205 593 bp,GC含量为64.67%,含有6 241个编码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基因组含有9个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其中7个基因簇与已知化合物编码基因簇同源性较低,说明该菌具有产生多种新型次级代谢产物的潜力;克隆得到紫色杆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并在变铅青链霉菌TK23中完成了异源表达。【结论】从茎瘤芥根际分离得到25...  相似文献   
732.
摘要 目的:基于PS1 D385A基因敲进模型小鼠,观察人参皂苷Rg1(Ginsenoside Rg1)与栀子苷(Geniposide, GP)配伍对脑血管内淀粉样斑块清除和脑血管生成的影响,探讨其影响对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治疗的意义。方法:以PS1 D385A KI/+小鼠为模型, 对PS1 D385A KI/+小鼠进行Rg1和GP灌胃给药,并以同窝健康小鼠作为对照,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小鼠大脑皮层及海马区血管内淀粉斑块清除和血管生成水平。结果:Rg1+GP组皮质区和海马区CD31的表达量显著降低;Rg1+GP组皮质顶叶颞叶区和海马齿状回区CD31标记的血管网信号密度明显降低;与KI/+组小鼠相比,Rg1+GP组小鼠海马区血管内Aβ40沉积水平显著降低。结论:Rg1与GP配伍可以减少PS1 D385A KI/+成年小鼠皮质顶叶颞叶区和海马齿状回区的血管生成异常的情况。  相似文献   
733.
摘要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汤对药物流产后恶露不绝气虚血瘀证患者子宫机能、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河北省中医院收治的80例药物流产后恶露不绝气虚血瘀证患者分为联合组(n=40,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益气化瘀汤治疗)和对照组(n=40,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止血率、止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子宫机能、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治疗7 d后恶露量、恶露质、恶露色、小腹疼痛、少气懒言、四肢乏力评分更低,子宫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止血率更高,月经复潮时间、止血时间更短,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子宫三径之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全血高切黏度(HS)、全血低切黏度(LS)、凝血酶原时间(PT)、血沉(ESR)、纤维蛋白原(FIB)、血细胞比容(Hct)、凝血酶时间(TT)更低(P<0.05)。结论:益气化瘀汤用于药物流产后恶露不绝气虚血瘀证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有效改善子宫机能、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734.
桑黄类真菌多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豪  钱坤  司静  崔宝凯 《菌物学报》2021,40(4):895-911
桑黄是一类珍稀药用真菌的统称,多糖作为其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抑肿瘤、抗氧化、抑菌、消炎、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功效.本文就桑黄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解析和药用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深入研究其药理功效并开发成为天然食品、保健品或药品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35.
物质使用障碍(substance use disorder,SUD)是一个全球性的卫生和社会问题。针对大多数成瘾性物质,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普遍还是采用心理治疗和行为矫治。近年来,针刺、深部脑刺激(DBS)、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和运动等非药物干预手段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有效性逐渐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研究也开始关注非药物干预手段在治疗SUD中的应用。本综述在文献检索(如PubMed、Google Scholar等)的基础上总结了针刺、DBS、rTMS、tDCS和运动等非药物干预手段对阿片类药物、精神活性物质、尼古丁、酒精等不同成瘾性物质的心理渴求、戒断时间、使用剂量和成瘾伴随的情绪、认知功能障碍等的影响。研究表明,针刺、DBS、rTMS、tDCS和运动等非药物干预手段可以有效降低成瘾性物质引起的心理渴求、降低物质摄入量、增加戒断时间,同时改善长期使用成瘾性物质引起的认知障碍、焦虑和抑郁样行为等。如果非药物干预手段结合药物、心理等治疗方式,效果更佳。尽管非药物干预方法在现阶段主要作为辅助性治疗手段,未来的研究应注重明确非药物干预手段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736.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新生隐球菌感染的类型、治疗、预后和菌株耐药性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新生隐球菌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以及6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我院新生隐球菌感染共47例,感染类型以隐球菌性脑膜脑炎为主(72.3%),78.7%的患者为男性,且大部分患者无HIV感染;此外,有17.1%的患者患有隐球菌肺炎。37例患者进行血清和/或脑脊液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其阳性率均为100%。所有菌株对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均为野生型,90%以上的菌株对5-氟胞嘧啶和泊沙康唑为野生型,对氟康唑为野生型的菌株占85.1%,但对两性霉素B为野生型的菌株仅有53.2%。经药物治疗后预后良好者占78.0%,但未进行治疗的患者中仅有16.7%预后良好。结论及时检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有助于提高隐球菌感染诊断的阳性率,新生隐球菌培养阳性后及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非常重要,根据药敏结果尽早给予联合抗隐球菌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37.
二点叶螨天敌异绒螨习性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异绒螨Allothrombium sp.是二点叶螨(棉红蜘蛛)的重要天敌之一。其若、成螨对二点叶螨捕食能力强,食量大。现将近几年来观察研究的初步结果整理如下,供参考。 一、形态特征 成螨(图1)体长2.5—3.5毫米,体宽1.2—2.1毫米,深红色,周身密布针叶松枝形体毛(图2:1),有明显肩部,脊分为头脊、中央脊和  相似文献   
738.
用^31P磁共振谱对艾氏腹水癌和肉瘤S—180细胞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39.
N-甲基吡咯烷酮(NMP)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因本身结构的稳定性等使其不易被降解,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及水土污染。文章在某活性污泥中通过驯化、富集培养、分离筛选和效果验证,得到一株可高效降解NMP的菌株。经16S rDNA鉴定,该菌株为地衣芽孢杆菌,20 h内对1 000 mg/L的NMP降解率达99.99%,12 h内对200 mg/L的NMP降解率达100.00%。该菌应用于芳纶纸产生的NMP废水处理中,0.1%的添加量可使256.92 mg/L含量的NMP在5 h内完全降解,达到工业处理废水的合格指标。  相似文献   
740.
HL-60细胞是目前研究诱导分化药物的常用细胞株,应用核磁共振^31P谱,观察HL-60细胞经分化诱导剂全反式维甲酸和新维甲类化合物SLM9123作用前后的代谢改变,发现分化后的细胞对ATP能量的需求明显增高,膜磷脂的合成前体-磷酸单酯也有明显增加,另外还发现分化后的细胞内pH值有从偏碱性转为偏酸性的趋势,文中对这些改变的可能机制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