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8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23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田野菟丝子寄生已成为当前控制薇甘菊入侵蔓延的最佳生物防治手段之一。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并统计分析了田野菟丝子寄生对薇甘菊叶片气孔形态参数的影响,为了解寄生对薇甘菊生理特征的影响提供一定的形态学依据。结果表明,田野菟丝子寄生对薇甘菊叶片的气孔长宽比和气孔面积产生显著影响:对照薇甘菊叶片的气孔长宽比和气孔面积表现为双峰日变化动态;而被寄生的薇甘菊的叶片气孔长宽比和气孔面积则表现为单峰日变化规律。对照薇甘菊气孔的长宽比分别在12:00和10:00,气孔面积分别在10:00和14:00达到日变化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在15:00到16:00气孔长宽比和气孔面积再一次达到一个峰值,使气孔长宽比和气孔面积的日波动形成一个双峰曲线。被寄生的薇甘菊的叶片气孔长宽比和气孔面积则表现出单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2:00和14:00。田野菟丝子寄生对薇甘菊的气孔密度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82.
甘蔗叶片总蛋白提取及双向电泳条件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甘蔗叶片中含有大量酚类和色素等干扰物质的现象.通过对甘蔗叶片蛋白样品制备、上样量和电泳条件等方面做了必要改进,建立了一套适用于甘蔗叶片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2-DE)方法。  相似文献   
883.
目的建立猴外周血单核细胞SV40DNA的PCR检测方法,对猕猴SV40T抗原基因进行检测。方法使用PCR方法对分别来自野外(云南宁蒗71只、景东60只)及笼养猕猴(64只)的SV40大T抗原基因进行检测,同时对扩增出的阳性结果进行测序。结果在195份样本中,有4只来自野生猴样本扩增出SV40大T抗原基因(3.1%,4/131),1只来自笼养猴样本扩增出SV40大T抗原基因(1.6%,1/64)。测序结果显示:猴血样本扩增片段序列与GenBank中的SV40大T抗原C-末端的基因序列片段有15个核苷酸不同(3.3%差异),与SV40.776标准株的序列基本一致,但SV40—776在nt3020处有一缺口。结论云南野生及笼养猕猴猴群均能检出SV40T抗原基因。因此建立SV40病毒的DNA检测技术,对用于科研及疫苗生产的实验猕猴的病毒学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84.
体细胞诱导为多能干细胞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一叶  曾凡一 《生命科学》2008,20(3):425-430
2007年11-12月,Cell、Science和Nature发表一系列体外诱导人类体细胞转变为多能干细胞的论文。来自日本和美国的研究小组利用慢病毒载体分别将Oct-4、Sox2、C-Myc、Klf4和Oct-4、Sox2、Nanog、Lin28两套基因转入人成纤维细胞,均获得类似ES细胞的克隆。小鼠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已初步用于镰刀细胞性贫血的基因治疗。短短一年半,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研究和关注度呈现了爆炸式成长;体细胞重编程、去分化、多能干细胞来源等一系列热点问题再次成为大众瞩目的中心。  相似文献   
885.
STAT3入核的核定位序列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886.
几种生态因子对曼氏无针乌贼野生和养殖卵孵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较了曼氏无针乌贼野生卵和养殖卵的区别,研究了不同温度、盐度、孵化密度、卵类型对野生和养殖曼氏无针乌贼孵化率和孵化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生卵的质量较佳,养殖卵则以黑色小卵的质量为佳.野生卵的最佳孵化温度为27 ℃~29 ℃,最佳孵化盐度为24.5~32.0;孵化密度对野生卵孵化率的影响不显著.养殖卵在19 ℃~29 ℃下的孵化率为6.7%~30.0%,高于33 ℃和低于17 ℃均不能孵化;在盐度19.5~32.0范围内孵化率为18.3%~25.0%,盐度低于17.0不能孵化;充气情况下,孵化密度对养殖卵的孵化率影响不显著,而不充气情况下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887.
了解不同森林群落类型的物种和谱系水平的α和β多样性, 有助于指导森林经营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本研究比较了浙江省内不同地点主要森林类型(包括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的物种α多样性和谱系α多样性, 以及物种β多样性和谱系β多样性。研究表明, 该地区主要森林类型的物种和谱系α多样性均存在较大差异, 但控制了空间和地形因子的作用后, 差异几乎全部消失; 森林类型内部及相互间的物种和谱系β多样性均存在显著差异, 同种森林类型内部的物种和谱系β多样性分别小于不同森林类型之间的物种和谱系β多样性, 且在控制了空间和地形因子的作用后, 以上差异仍然显著。本研究表明影响亚热带主要森林群落类型物种和谱系水平的α和β多样性的因素存在差异: α多样性可能主要受到空间和地形因子等的影响, 而β多样性则可能受到森林类型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88.
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土地开发利用不可触碰的刚性底限, 也是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和为居民提供持续生态服务的基本保障。生态基础设施空间格局对其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至关重要, 因此对生态基础设施空间格局进行辨识很有必要。以此为切入点, 基于生态服务功能大小, 运用“3S”空间信息技术构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空间格局的辨识模型。并以广州市增城区为例, 结合实地调研数据进行案例研究, 辨识出高强度、中等强度、低强度生态基础设施和非生态基础设施共四种生态基础设施类型。结果表明: 增城区生态基础设施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北部和东部较高、西部和南部较低的特点, 中部生态基础设施分布孤岛现象明显; 高强度、中等强度生态基础设施面积达到769.38 km2, 约占总面积的47.6%; 通过景观格局分析总结出上述四种生态基础设施类型的分布特点, 为研究区未来的生态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89.
生物诱导子调节植物组织次生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生物诱导子对植物组织次生代谢的调节作用,包括生物诱导子的作用机制、生物诱导子的来源和种类以及生物诱导子的应用  相似文献   
890.
为查明贵州省遵义地区某规模化养殖场猪只发生急性死亡的病因,以及明确病原主要毒力基因的分子特征。本试验采用PCR技术、细胞接种试验、动物试验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方法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并对该病原的主要毒力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PCR检测可扩增出PRV特异性核酸阳性条带,接种Vero细胞后可见明显CPE现象,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囊泡中呈圆形、160 nm左右的成熟病毒粒子,胞核中可见病毒包涵体和实心、空心2种无囊膜病毒粒子;接种健康猪可引起神经症状,最后麻痹死亡;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毒株的gE、gC、gD及TK基因序列均与参考毒株中湖北HNX株和河南HN1201株相对应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且在gE基因的48位和496位都有1个天冬氨酸(Asp)的插入;根据gE、gC、gD及TK基因序列的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本次分离毒株与2011年以后所分离鉴定的变异毒株属同一分支。说明本试验成功分离鉴定一株猪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毒株,以期为贵州省猪伪狂犬病病毒的流行及变异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