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天然碱泥絮凝用微生物絮凝剂产生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了内蒙天然碱碱泥絮凝用微生物絮凝剂适宜产生条件的研究结果。高糖低氮培养基有利于絮凝剂的产生。适宜摇床发酵条件为:初始PH值7.5-8.5,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180r/min,发酵60h;在摇床优化的培养条件的基础上进行5L罐放大试验,发酵周期缩短12h,絮凝活性提高了14.45%。  相似文献   
62.
天然碱泥分离用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多点采样,多次反复筛选,从蔬菜土地壤中筛选出一株具有高絮凝活性的细菌,细菌生长过程中可产生具有絮凝作用的胞外分泌物,经实验对内蒙天然碱碱泥具有强絮凝作用。通过对菌株的个体形态特征,菌落形态特征,运动性进行观察;同时对其接触酶,氧化酶等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试,最终确定为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该菌株可以利用单糖尤其是葡萄糖产酸,并可利用果糖产酸,兼性厌氧。  相似文献   
63.
樱桃砧木Colt离体叶片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樱桃砧木Colt试管苗的叶片为外植体,通过先诱导愈伤组织分不定芽以及叶片直接分化不定芽两种途径诱导再生,结果表明,在MS附NAA1.0mg/L、KT3.0mg/L、ZT0.25mg/L培养基中,愈伤诱导率可达100%;诱导的愈伤MS附加NAA0.2mg/L、IAA0.5mg/L、6-BA0.5mg/L、KT1.0mg/L,GA0.5mg/L培养基中,不定芽分化率为21.3%,在MS附加6-BA6.0mg/L、NAA1.0mg/L、GA0.5mg/L中,叶片一叶柄不定芽诱导率可达48.3%。  相似文献   
64.
从各基层血浆站收集大量原料血浆后要对其每人份血浆进行ALT、HbsAg、抗 HCV、抗 HIV、梅毒、蛋白含量等项目的全面复检。准确的判定检测结果是确保血液制品安全的前提。意在探索确保检验结果准确的条件 ,试验表明 :血浆样品的取样方法对血浆蛋白含量和抗 HCV的检测结果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5.
目的:肿瘤微环境中免疫共刺激分子B7-H4与其配体结合后可提供免疫抑制信号,调控肿瘤组织中的免疫应答。本研究探讨B7-H4、Fas及Caspase-3裂解片段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分析其参与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3例正常宫颈上皮、3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132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B7-H4、Fas及Caspase-3裂解片段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宫颈癌各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B7-H4在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不表达,在CIN组织中微弱表达,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B7-H4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原发肿瘤大小和肿瘤浸润深度有关,B7-H4与Fas蛋白表达呈现负相关,与Caspase-3裂解片段存在共表达关系。结论:B7-H4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过表达可引起Fas蛋白表达下调和Caspase-3裂解片段增多,抑制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参与肿瘤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从而促发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阻断B7-H4通路途径,有望成为宫颈鳞状细胞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66.
丛枝菌根真菌对郁金香生长及其切花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认识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郁金香Tulipa gesneriana生长、光合特性以及切后瓶插期生理的影响,通过温室盆栽接种试验,以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和幼套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分别单独接种和共同接种,进行温室盆栽实验。结果表明,共同接种F. mosseaeC. etunicatum的郁金香叶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不接种对照,分别增加了32%、18%和28%。与不接种对照相比,接种AMF处理的郁金香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均显著提高,共同接种F. mosseaeC. etunicatum的郁金香在正午12点达到光合参数最大值。接种AMF处理的郁金香花葶长、地上干物质质量、地上鲜物质质量和叶面积均高于不接种对照,开花期早于不接种对照。切花瓶插期间,接种AMF处理的郁金香切花花瓣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等抗氧化酶活性比不接种对照显著提高;且降低了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接种处理有效地改善切花花枝的水分平衡,并延长郁金香切花的瓶插寿命、最佳观赏期和花期。  相似文献   
67.
以发根土壤杆菌K84为供试菌株,对其进行紫外诱变,采用定向竞争选择技术,筛选出高产细菌素的目的菌株WJK84-1,并对根癌农杆菌的抑菌作用及其抑菌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琼脂扩散法和液体培养法测试表明,WJK84-1菌株和其产生的P-2001细菌素均对C58病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蛋白电泳谱带分析示出,细菌素对C58病原菌的作用是抑制蛋白合成,使其蛋白总量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大分子量蛋白含量下降显著,有的蛋白谱带(R1、R4)缺失,且随细菌素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更加强烈。扫描电镜观察,细菌素作用后的菌体不同部位出现缢痕,直至缢缩成颗粒状残体而死亡。透射电镜观察进一步证明,C58菌细胞膜被裂解,细胞结构被破坏而致死。樱桃接瘤实验表明,WJK84-1菌株和其产生细菌素均可抑制根瘤发生,抑瘤率达到83.4%左右。  相似文献   
68.
粘虫颗粒体病毒增效因子的基因定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强  白小东  丁翠  叶寅 《昆虫学报》2001,44(2):148-154
参考粉纹夜蛾Trichoplusia ni 颗粒体病毒增强因子的基因序列,设计PCR引物,用PCR反应扩增出特异性产物。用EcoRⅠ、BamHⅠ双酶酶切处理PCR反应产物,然后克隆到质粒pUC19中,构建重组质粒pUC19-SF;对重组质粒pUC19-SF中的外源片段测序,结果证明PCR扩增产物是粘虫颗粒体病毒PuGV-Ps增效因子基因的一段序列。重组质粒pUC19-SF的插入片段标记为探针,通过Southern杂交将增效因子基因定位于PuGV-Ps病毒基因组的多种酶切片段上。  相似文献   
69.
云南薏苡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揭示云南薏苡种质资源多样性,发掘薏苡资源中的有益基因,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收集的65个薏苡种质资源的13个农艺性状进行多样性评价。结果表明,云南薏苡资源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栽培种的分枝数和分蘖数的遗传变异系数分别达到57.4%和47.5%,野生种百粒重的遗传变异系数达到60.4%。应用主成分分析将云南薏苡13个性状简化为7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为85.67%,以叶片宽因子贡献率最高,为49%。采用系统聚类分析,将65份供试材料在遗传距离16.21水平上聚为5个大类,可区分为株高较矮叶片较短型、株高较高叶片较长型以及3个特殊型。  相似文献   
70.
太岳山油松天然林林木的空间格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耐低温、干旱和贫瘠,是我国北方温性针叶林中分布最广的森林群落,也是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太岳林区在山西省素称"油松之乡",麻池背的油松天然林从封禁以来,在其生长过程中未受到干扰破坏,形成了独特的油松天然林生态系统顶级群落。2007年7月,在太岳林区灵空山林场的麻池背,设置了一块面积为4hm2的油松天然林样地,逐一测量并记录了样地内所有胸径大于1cm乔木树种的胸径(DBH),树高,冠幅(南北,东西)和枝下高,并对其挂牌标记,鉴定种名,确定坐标位置。用扩散系数C,平均拥挤度m*和聚块性指数m*/m及Morisita指数Iδ对样地内林木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判断,主要研究了油松林木空间格局随取样尺度、林木径级变化的动态以及油松上层木,下层木和枯立木的空间格局,另外还分析了主要伴生树种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以及其他所有阔叶树种的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样地内胸径大于1cm的乔木树种共35种,3561株,油松2583株,占总个体数的72.50%,其中活立木2482株,枯立木101株;辽东栎319株,占总个体数的9.07%,为油松的主要伴生树种;其余各树种的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均不到4%。林分中构成中上层林的树种是油松,树高10m以上的乔木树种中,油松以外的其他树种只占了3.99%;10m以下的乔木树种和灌木组成了下层林木。油松的径级分布呈峰型,中径级个体多,主要集中在28—36cm,小径级与大径级则相对较少。在5m×5m,10m×10m,20m×20m三个尺度下,油松林木均为集群格局,且尺度变化对聚集程度影响不明显;同时对不同径级油松林木分布格局研究显示,除最大径级(d44cm)外,其余各径级基本都为集群格局,而最大径级为随机格局,表明随着生长发育,油松林木空间格局由集群格局逐渐向随机格局转变;油松上层木、下层木和枯立木均为集群格局;主要伴生树种辽东栎以及其他所有阔叶树种皆为集群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