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转bar基因小麦和非转基因小麦抗除草剂鉴定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便、快捷、准确地对转基因小麦中的bar基因进行检测,对于筛选纯合稳定转基因植株、获得无筛选标记转基因植株、鉴定常规小麦品种和商品小麦中的bar基因成分等具有一定价值。本试验对叶片涂抹、植株喷洒、培养基添加除草剂3种方法鉴定转bar基因小麦植株的效果进行了比较,表明3种方法都能很好鉴定转基因小麦中的bar基因,叶片涂抹200mg/LLiberty鉴别的准确性高于PCR检测,植株喷洒Basta的适宜浓度为100mg/L,喷洒Liberty的适宜浓度为150mg/L,培养基添加Bialaphos的适宜浓度为5~8mg/L。叶片涂抹和植株喷洒除草剂方法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区别转基因植株和非转基因植株的标准不够明确。相比之下,成熟胚离体培养除草剂筛选不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具有鉴定效果直观明了、操作简单、试验周期短等优点,在检测小麦转入或飘入的bar基因方面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2.
从新育成的小麦品种中筛选组织培养再生能力强的基因型,对于利用基因工程途径改良小麦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河南省近几年育成的8个小麦品种(系)的幼胚为材料,研究3种生长素2,4-D、Dicamba、Picloram对8个小麦品种(系)较大幼胚再生的影响,以及品种间再生能力的差异。结果发现培养基中添加Dicamba时,8个品种(系)的再生率达189%以上,其中郑麦1836和中育1439等6个品种(系)的再生率超过了400%;添加Picloram时,8个品种(系)的再生率均在210%以上,其中郑麦1860和郑麦5135等4个品种(系)的再生率超过了470%;添加2,4-D时,郑麦7698、郑麦0856和郑麦9023没有获得再生植株,郑麦1860和郑麦1836的再生率低于60%,中育1439再生率最高,其次为郑麦5135和郑麦1354。结果表明,小麦较大幼胚植株再生最适宜的生长素为Dicamba,其次为Picloram,不同小麦品种(系)适宜的生长素有所不同;在8个小麦品种(系)中,再生能力最强的基因型为中育1439,其次为郑麦5135、郑麦5135和郑麦1354。  相似文献   
23.
农杆菌介导的单子叶植物转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杆菌介导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植物转基因方法。简单介绍了农杆菌遗传转化的原理,并从农杆菌携带外源基因进入植物的角度对农杆菌转化单子叶植物的关键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论述,同时对近年来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的单子叶植物的成功范例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24.
直接杂交与幼胚培养方法结合获得了小麦与东方山羊草、尾状山羊草属间杂种。F1杂种细胞遗传学研究发现,东方山羊草的染色体组显著促进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完全掩盖了小麦ph1b基因的作用,尾状山羊草的染色体组一定程度抑制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尤其强烈抑制小麦ph1b基因的作用。表明东方山羊草的S染色体组上存在类似于小麦的ph1b基因,尾状山羊草的C染色体组上存在类似于小麦的Ph1基因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Alondra、Orofen等5个小麦品种进行花药培养,同时以新春9号、京771、CB037等9个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不同的小麦品种相互间配制24个正、反交组合,分析小麦加倍单倍体无性系和品种间杂交后代中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变异,探讨利用花药培养和杂交手段改良HMW-GS组成的可能性。SDS-PAGE电泳分析发现,小麦加倍单倍体无性系中HMW-GS发生了频繁变异,Alondra加倍单倍体中变异率最高(61.8%),Verry加倍单倍体次之(16.7%),均出现了原始材料中所不具备的亚基类型;HMW-GS在部分F1杂种中呈现不完全共显性、亚基表达沉默和正、反交亚基表达不一致现象,宁春4号/CB037、京771/宁春4号2个组合中出现了双亲所不含有的亚基;通过连续自交和对新出现亚基的跟踪选择,获得了表达新亚基的高代株系。研究结果对于改良小麦加工品质,加深了解小麦HMW-GS编码基因的遗传特性、结构特性等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6.
高羊茅和黑麦草农杆菌介导转化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C58C1农杆菌菌系(携带的表达载体上含GUS基因和nptII基因)感染4个草坪草品种追寻者、爱神特、腾跃和守门员成熟胚来源的愈伤组织,共培养后部分愈伤组织进行X-Gluc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其余愈伤组织在含G418 10-25 mg/L的MS改良培养上先后筛选抗性愈伤组织和分化抗性再生植株,对移栽成活的144棵抗性再生植株分别进行了ELISA检测、PCR检测和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愈伤组织阶段X-Gluc染色检测结果表明,4个草坪草品种GUS基因瞬间表达率8.6%~46.9%,爱神特愈伤组织对农杆菌侵染最为敏感,其次是腾跃和守门员,追寻者最不敏感;ELISA检测结果表明,45株呈现阳性,证明nptII基因已转入草坪草并已表达;PCR检测结果与ELISA检测结果一致,表明nptII基因确实已经整合到了草坪草基因组中,且没有发生沉默现象;转基因植株X-Gluc染色检测结果表明,GUS基因在43株中得到了稳定表达,在2株中发生了沉默现象。4个草坪草品种抗性再生植株分化率0~43.5%,转化率0~21.5 %。结果还表明,GUS基因瞬间表达率与稳定转化率在草坪草上很不一致,不能作为衡量基因型转化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27.
植物果聚糖合成酶基因克隆及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聚糖(fructan)是蔗糖来源的果糖多聚体,果聚糖的类型常因聚合度的多寡、分支结构有无、相邻果糖基成键差异及葡萄糖位置不同而多种多样。果聚糖不仅是植物储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形式之一,而且在干旱、低温等非生物胁迫中具有保护植物细胞免受伤害的作用。果聚糖作为一种益生素,对人体健康具有保健作用,有效减少或避免结肠癌、心血管疾病及骨质疏松等发病机率。本文就果聚糖的存在形式、生物合成代谢途径、果聚糖合成酶(fructan biosynthetic enzymes, FBEs)基因的克隆和转化等研究做一介绍,并对植物中FBEs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小麦中FBEs基因的拷贝数、染色体定位及亚细胞定位等研究进行了商榷,为从更多植物中分离FBEs基因,研究FBEs基因的作用方式和表达特性,以及利用转基因技术提高重要作物抗逆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8.
通过对(中国春ph1b突变体×Ae. crassa)F_1、(中国春×Ae.crassa)F_1;(中国春ph1b突变体×Ae.crassassp)F_1、(中国春×Ae.crassassp)F_4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配对的研究。第一次证明了中国春ph1b突变体在诱导Ae.crassa、Ae.crassassp与普通小麦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方面有显著作用。可以利用ph1b基因通过诱导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交换的方法以染色体易位的方式把Ae.crassa和Ae.crassassp的有益基因导入普通小麦中。Ae.crassa和Ae.crassassp中不含有拟ph1基因。Ae.crassa和Ae.crassassp的D染色体组与普通小麦的D染色体组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29.
不同组织培养途径对小麦再生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现在推广的小麦优良品种和有苗头的新品系中选用10个小麦基因型品种进行组织培养,从愈伤组织诱导率、绿苗分化率等方面比较了幼穗培养、花药培养、幼胚培养三种培养方式的培养效果。结果表明,幼胚培养效果最好,基因型间差异小,都能获得足够数量的再生植株。幼穗的培养效果最差,愈伤组织分化生根和绿芽十分容易,但分化成完整植株则较为困难。花药培养在基因型间差异非常明显而且有较多白化苗。此外,本研究还分析了影响小麦再生能力的因素,建立了一套高效、可靠的小麦组培再生系统,为小麦的转基因技术提供优良的受体材料。  相似文献   
30.
用天花粉蛋白基因转化小麦获得转基因植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普通小麦品种京411未成熟胚诱导愈伤组织,10天左右,对820个胚性愈伤组织用含有35S启动子的天花粉蛋白(trichosanthin,TCS)基因轰击。2周后,将这些被轰击的愈伤组织转到含潮霉素50mg/L的筛选培养基上,经分化和生根,获得了33棵再生植株,经接饲毒蚜虫抗病性鉴定和PCR、Southern杂交分析,从中筛选出4株含有编码TCS的转基因小麦植株。转化频率为0.49%。 Abstract:Wheat immature embryo calli of 10 days culture from Jing 411,a common wheat variety, Triticum aestivum, were used as the receptor of Trichosanthin gene droven by 35S promotor to be bombardmented.Two weeks after bombardment, 820 embryonic calli were transferred onto selection medium containing 50mg/L hygromycin,and 33 plantlets with healthy roots were regenerated finaly from the calli. By the 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 resistance test of inoculating the wheat aphids carrying the virus on the plants, PCR analysis, and Southern blotting analysis, 4 plants were identified to be the transgenic wheats, containing the alien DNA that ecodes TCS gene. The transformed efficiency was around 0.12 perc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