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4篇 |
免费 | 40篇 |
国内免费 | 172篇 |
专业分类
50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37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3篇 |
1974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为评价T_Ⅲ>T_Ⅰ与TV_1>TV_6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观察51例拟冠心病患者:静息心电图20例;静息心电图视为异常表现者31例;T_Ⅲ>TⅠ10例,TV_1>TV_68例,T_Ⅲ>TⅠ和TV_1>TV_613例,51例分别行静息和运动心肌灌注SPECT显像,比较两者的关系。结果发现:以上异常心电图心肌缺血诊断符合率达51.6%,心电图正常组与异常组之间有显著差异性(P<0.05)。提示T_Ⅲ>T_Ⅰ和/或TV_1>TV_6属一种异常现象,对诊断心肌疾病尤其是冠心病有较重要价值,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02.
利用Biome-BGC模型模拟了1960—2013年太白山太白红杉林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力(NPP),对其与太白红杉的径向生长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NPP值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960—2013年太白山太白红杉林北坡NPP年均值为305.33g C m~(-2)a~(-1),南坡为320.71g C m~(-2)a~(-1),南北坡的NPP值均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北坡的上升速率(0.47g C m~(-2)a~(-1))要小于南坡(1.29g C m~(-2)a~(-1)),但是北坡太白红杉分布下限区NPP值波动浮动较大。且北坡太白红杉NPP值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而逐渐下降,低海拔的变化振幅要大于高海拔地区,南坡无明显变化。多数采样点的模拟NPP值与树轮宽度指数年际变化趋势趋于一致,相关关系呈显著相关。太白红杉标准年表、模型模拟NPP值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均表明太白红杉的生长与生长季气温的相关性显著高于降水,即生长季的气温是太白红杉生长的限制因子。气候的变化作为制约太白红杉生境的重要因素,影响了太白红杉树木的生长,进而对NPP的变化产生了影响。树木年轮很好的检验了Biome-BGC模型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构建鹿茸富脯氨酸多肽(APRP)基因融合表达载体,并诱导表达融合蛋白GST-APRP。方法:以鹿茸顶端组织总c DNA为模板,PCR方法扩增目的片段,连接p MDTM18-T载体,转化E.coli DH5α进行TA克隆。酶切与测序鉴定合格后,将目的片段与p GEX-6P-1质粒连接,完成p GEX-6P-1-APRP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进行初步诱导表达。SDS-PAGE蛋白电泳检测蛋白表达情况。结果:PCR成功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段,目的基因片段大小为216 bp。提取表达载体质粒经酶切及测序分析证实p GEX-6P-1-APRR融合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利用终浓度为0.5 m MIPTG诱导,融合蛋白成功表达,分子量为35 k Da。结论:目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特定的鹿茸多肽的报道很少。本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可在体外对鹿茸富脯氨酸多肽基因(APRP)进行融合表达,并且融合蛋白GST-APRP以可溶形式表达,有利于进一步研究APRP。这也为研究其他鹿茸多肽单体成分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多个指标评价观察虚拟支气管镜模拟技术在临床医师技能培训中发挥的作用.对象:初次接触支气管镜的呼吸科医生及纤维支气管镜相关科室医生(硕士以上学历,均已获取医师资格证).方法:随机选择36名临床医生,在培训前、培训2小时和培训5小时后对其进行虚拟支气管镜的理论与操作考核.采用训练前、训练后自身对照研究.结果:36名医师均完成了虚拟支气管镜的操作培训.培训结束后,受训者在操作用时(秒)、碰壁次数(次)、吸引器使用时间(秒)、出现红视时间(秒)、观察到的亚段支气管树比例等多个评价指标考核结果显示中与训练前考核结果显示比较,差异性显著.结论:初次接触支气管镜的呼吸科医生及纤维支气管镜相关科室医生经过培训后,无论在操作的准确性、灵活性,还是速度方面都比训练前有显著提高,并能独立完成临床检查操作. 相似文献
105.
野生型爪蟾的色素基因是显性,a~p白化型的色素基因是隐性。用a~p型精子与野生型卵子受精,以UV照射卵子使卵核失活,再用静液压方法抑制受精卵的第一次核分裂,结果产生雄核发育的二倍体(androgenetic diploid)。它们是核质杂种。这些杂种发育时黑色素细胞出现时期同野生型一致。色素细胞的数目和颜色介于野生型和白化型之间。当白化型蝌蚪本来就极少的色素细胞消退时,杂种蝌蚪仍有许多色素细胞,直至变态完成两个月后色素才完全消退。因此核质杂种黑色素细胞的发育并维持到变态后,归因于野生型卵细胞质对a~p型核的作用。??实验还证明了仅具有父本基因组的爪蟾能发育至成体,性成熟,均为雄性。其精子与正常卵结合产生发育正常的下一代。现已变态成为幼蟾。 相似文献
106.
近25年长江中游地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格局与驱动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中游地区(湖北省、湖南省和江西省)位于长江经济带中心,是我国"中三角城市群"所在地,也是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的重点区域,其土地利用变化受地理环境制约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与未来区域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根据1990、2000、2010和2015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数据,采用景观格局分析、梯度分析及相关性分析方法,揭示近25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格局及其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研究表明:(1)研究区耕地与林地为主体景观,分别占30%、50%,建设用地占比3%,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土地利用类型(林地、灌木、水体、草地、果园)占比达67%。(2)沿中心城区-边缘区梯度,各土地利用类型表现出明显的空间特征,建设用地和耕地面积占比显著减小,破碎化程度增加,而林地呈整体化趋势。(3)近25年来,该区耕地、林地分别减少1.06%、0.49%,建设用地增加1.08%,整体景观破碎化程度加重、景观多样性升高;除林地外,其它地类变化均与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GDP、人均GDP、城市化水平、三大产业产值)显著相关。这些结果表明,与沿海地区相比,近25年长江中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较小,还有着较好的基于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土地利用基础;但生态保护任务仍然艰巨,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保护优质耕地,控制城市扩展规模,加强生态廊道、节点的建设,增强区域景观生态功能,以便满足未来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7.
香蕉束顶病(BBT)是一种发生在蕉类作物的严重病害。从带有典型香蕉束顶病症状的香蕉植株中按照检测植原体的方法提取DNA,扩增患病植株中植原体16SrDNA片段,证明香蕉束顶病中有植原体存在。对此扩增片段进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和核酸序列分析,并与已知植原体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构建进化树。结果显示该片段与Gr1的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108.
利用浙江北部西天目山高海拔黄山松树轮样品,建立了340年的整轮、早材和晚材宽度年表,根据子样本信号强度大于0.8的标准,确定年表的可靠时段为1810—2019年,通过对年表与气候要素进行相关分析,研究了树轮生长对气候的响应。结果表明: 黄山松径向生长对气温的响应远高于对降水的响应。综合考虑原始序列和一阶差序列相关分析结果,发现早材宽度与上年生长季前期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显著相关,晚材宽度与上年5月和当年9月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显著相关。整轮响应时段与早材较为一致,但相关性较低。最优相关组合为早材宽度与上年4—7月平均气温。基于这一关系,重建了华东天目山地区1809—2018年4—7月平均气温,方差解释量达61.5%,原始序列和一阶差序列均通过分段检验。重建气温序列中的偏冷时段为1834—1964年,偏暖时段为1809—1833和1965—2018年。20世纪60年代以来,气温进入快速上升阶段,从低频趋势上看,20世纪80年代之后气温达到过去210年来的最高水平。空间相关分析表明,重建序列较好地代表了华东地区气温的变化情况,与华东地区的区域重建序列对比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黄山松在华东地区古气候重建方面具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109.
为了明确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 Günther)养殖宜投喂饵料生物的种类和规格, 通过室内外试验研究了沙塘鳢对生活习性不同8种饵料生物的种类选择, 对不同规格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 Richardson)的选择, 以及其不同生长阶段对饵料鱼大小的选择。研究结果表明, 沙塘鳢对麦鲮(Cirrhinus mrigala Hamilton)的选择指数显著大于其对剩余7种饵料生物的选择指数; 在无仿真水草条件下, 沙塘鳢对小规格饵料生物的选择指数显著大于对大、中规格饵料生物的选择指数; 在仿真水草条件下, 沙塘鳢对小规格饵料生物的选择指数显著大于其对大规格饵料生物的选择指数。在不同生长阶段中, 沙塘鳢全长与其捕食的饵料鱼全长呈现正相关关系; 沙塘鳢捕食的饵料鱼PPR值为0.23—0.73, 均值为0.49±0.1(均值±标准差); 随沙塘鳢规格的增加其捕食饵料鱼的PPR值降低, 捕食饵料鱼规格分布小于环境中饵料鱼规格分布。综上, 沙塘鳢养殖宜投喂饵料鱼麦鲮, 饵料鱼PPR值宜为0.38—0.6。 相似文献
110.
SAGE和IPGI是新近发展起来的用于全基因组基因表达频谱分析和寻找差异基因的新技术,可以同时反映正常或异常等不同功能状态下细胞整个基因组基因表达的全貌,特别是对低丰度表达基因有较高的检测结果,因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简介SAGE和IPGI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