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羊肚菌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观察DNFB诱导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血清溶血素测定(血凝法)、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结果表明,羊肚菌可以促进小鼠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液免疫功能,促进小鼠体内抗体的产生,具有增强小鼠腹巨噬功能,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免疫调节剂。  相似文献   
32.
三羟基雄甾烯酮(7α,15α-diOH-DHEA)是第四代女用口服避孕药"优思明"有效成分屈螺酮的关键中间体,具有重要的市场价值。采用生物转化法可以将底物去氢表雄酮(DHEA)转化成7α,15α-diOH-DHEA,该方法具有转化效率高、环境友好等优势。本研究对发酵液中产物的分离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确定了三羟基雄甾烯酮最适的分离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添加4%(V/V)的氢氧化钠-乙醇溶液预处理,发酵液上清和沉淀分别用1.5倍和2倍的乙酸乙酯和乙醇萃取,洗脱剂选择二氯甲烷:乙醇=15∶1,产物分离后纯度达98.1%,纯化收率可达91.4%。通过质谱(MS),红外光谱(IR)以及氢谱(1H-NMR)对产物结构进行鉴定,与7α,15α-diOH-DHEA标准品结构一致。  相似文献   
33.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的樟芝发酵培养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优化模型对药用丝状真菌樟芝的复杂发酵过程进行建模,并获得最优发酵培养基组成.对樟芝发酵过程中的形态变化过程进行了观察,并分别采用人工神经网络(ANN)和响应面法(RSM)对樟芝发酵过程进行建模,同时采用遗传算法(GA)优化了发酵培养基组成.结果表明,ANN模型比RSM模型具有更好的实验数据拟合能力和预测能力,GA计算得到樟芝生物量理论最大值为6.2 g/L,并获得发酵最佳接种量及培养基组成:孢子浓度1.76× 105个/mL,葡萄糖29.1 g/L,蛋白胨9.4 g/L,黄豆粉2.8 g/L.在最佳培养条件下,樟芝生物量为(6.1±0.2)g/L.基于ANN-GA的优化方法可用于优化其他丝状真菌的复杂发酵过程,从而获得生物量或活性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34.
改性瓜尔胶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瓜尔胶进行铵基化阳离子改性,得到一种天然絮凝剂.研究了改性瓜尔胶絮凝剂处理污水的效果,以及pH值、反应温度、粘度、取代度等因素对高岭土悬浮液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粘度为3 000~5 000mPa·s,阳离子取代度为13%的改性瓜胶对高岭土悬浮液有较好的絮凝效果,在胶加入量为0.2 mL/L,搅拌速度为500r/min、搅拌时间为15 min等条件下,沉降15 min可达到彻底絮凝和澄清.此外,该絮凝剂基本不受温度和水质pH影响,且絮凝性能明显优于聚丙烯酰胺、硫酸铝以及三氯化铁等絮凝剂,因而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5.
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在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碱性条件,无溶剂体系下壳聚糖羧甲基化制备工艺,通过IR对反应前后壳聚糖结构进行了表征。最佳反应条件:2g壳聚糖,在NaOH加入量为5g、碱化时间为6h、氯乙酸用量为6g、3%KI、反应时间为8h、反应温度60℃,产品取代度为1.27。同时研究了羧甲基壳聚糖对辣椒、猪肉涂膜保鲜实验,结果显示对辣椒、猪肉具有较好的涂膜保鲜作用。  相似文献   
36.
泥窖池多菌种固态发酵是浓香型白酒的典型特点,其中古菌是重要的酿造功能菌,但目前对发酵过程古菌的群落分布及多样性尚缺乏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酒醅与窖泥中古菌的生物量、群落组成与演替规律,并通过共现性网络分析了古菌与细菌的潜在互作关系。结果表明,窖泥中古菌平均生物量约是酒醅的200倍,两者之间古菌群落的结构差异不显著(r=0.017,P=0.074),但演替规律存在显著相关性(r=0.30,P=0.03)。甲烷杆菌属Methanobacterium是酒醅与窖泥中丰度占比最高的古菌,其他优势群类依次为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甲烷粒菌属Methanocorpusculum、甲烷囊菌属Methanoculleus和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共现性网络分析显示甲烷杆菌属在酒醅与窖泥中与多数细菌为正相关,特别是与窖泥中主要细菌氢孢菌属Hydrogenispora和产己酸菌属Caproiciproducens。研究结果揭示了浓香型白酒窖池中古菌群落的时空分布特点及潜在功能。  相似文献   
37.
【目的】本研究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力谱技术研究了大肠杆菌启动子与RNA聚合酶(RNAp)间的相互作用,目的是建立一种高效的体外表征启动子的新方法。【方法】优化了用于单分子AFM力谱分析的蛋白固定化策略,建立AFM力谱分析启动子的策略,以缺失识别启动子序列的σ亚基核心RNA聚合酶(RNAp-C)为对照,研究启动子/RNAp间相互作用的特异性。最后比较了序列较典型的Ls1启动子和缺失–10区的Ls2启动子的力谱。【结果】基于建立的方法,验证了Ls1与大肠杆菌RNAp结合的特异性,其相互作用力为(331.10±5.10)p N。与Ls1相比,Ls2启动子与RNAp结合显著减少。利用启动子探针质粒,以报告基因cat的表达产物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的酶活验证Ls1、Ls2启动子强度,分别为(181.70±4.10)、(0.30±0.20)U/mg。【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基于AFM力谱技术的启动子分析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直接定量表征启动子活性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8.
γ-聚谷氨酸在食品、化妆品、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目前主要的生产菌株是谷氨酸依赖型菌株,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添加谷氨酸作为前体,因而生产γ-聚谷氨酸的成本较高。文中主要研究从糖质原料一步法发酵合成γ-聚谷氨酸的生产工艺。首先,从产γ-聚谷氨酸的菌株枯草芽孢杆菌中克隆γ-聚谷氨酸合成酶的基因簇pgs BCA,在谷氨酸棒杆菌模式菌株ATCC13032中进行诱导型和组成型表达,结果显示,仅诱导型表达菌株可以积累γ-聚谷氨酸,产量为1.43 g/L。进一步对诱导条件进行优化,确定诱导时间为2 h,IPTG浓度为0.8 mmol/L,γ-聚谷氨酸产量为1.98g/L。在此基础上,在一株高产谷氨酸的谷氨酸棒杆菌F343中外源表达pgs BCA,对重组菌进行发酵,结果表明,在摇瓶发酵中γ-聚谷氨酸产量达到10.23g/L,在5L发酵罐中产量达到20.08g/L;继而对γ-聚谷氨酸进行分子量测定,结果显示,产自F343重组菌的γ-聚谷氨酸的重均分子量比产自枯草芽孢杆菌的提高34.77%。文中构建了一步法发酵糖质原料生产γ-聚谷氨酸的新途径,同时为开发其潜在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9.
梭菌对泸型酒风味品质的发酵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对酒醅和窖泥中梭菌群落的物种组成、发酵演替规律以及代谢功能的差异尚缺少深入认识。采用分子微生态学技术,在种水平上对比了同一窖池的酒醅和窖泥中梭菌纲细菌群落的结构差异和演替规律,并通过纯培养方法分离和评价了梭菌菌株的主要挥发性脂肪酸组成差异。结果表明,窖泥发酵过程中梭菌纲细菌和总细菌的基因拷贝数比值相对稳定(71.5%–91.2%),而酒醅中梭菌的变化则较大(0.9%–36.5%)。酒醅中优势梭菌纲细菌主要是梭菌属(Clostridium,19.9%)、沉积物菌属(Sedimentibacter,8.8%)和氢孢菌属(Hydrogenispora,7.2%),而窖泥中主要为氢孢菌属(57.2%)、沉积物菌属(5.4%)和产己酸菌属(Caproiciproducens,4.9%)。窖泥及酒醅发酵过程中梭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P=0.001)。分离获得的20株梭菌菌株具有不同的产挥发性脂肪酸能力。结果表明,窖池中梭菌纲细菌群落存在时空异质性,其结构和功能差异对泸型酒风味形成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建立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的金山醋酸乳杆菌特异性检测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食醋和白酒发酵过程样品的快速检测。[方法] 筛选金山醋酸乳杆菌基因组中特异性强的基因序列作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标准菌株、醋醅样品进行PCR验证引物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建立RT-qPCR方法分析金山醋酸乳杆菌在不同地区酒醅、醋醅和食醋样品中的含量。[结果] 以金山醋酸乳杆菌的苯丙氨酰-tRNA合成酶α亚基(编码pheS基因)为参考序列,设计了一对GC含量55%、Tm值59℃、可扩增199 bp片段的引物。建立的RT-qPCR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且重复性好,检测浓度范围为2.24-10.24 lg (copies/μL),成功应用于4个地区的酒醅、醋醅和食醋样品检测。对镇江香醋醋酸发酵过程的研究表明,醋醅中的金山醋酸乳杆菌数量先迅速增加,随后稳定在108 copies/g干醅。[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RT-qPCR方法可对食醋和白酒发酵过程中金山醋酸乳杆菌进行特异性鉴定和快速定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