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0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日经生物技术》2000年4月24日号第7页报道:东经兹惠会医科大学DNA医学研究所所长大野典也等近期宣布,2000年开始进行用细胞融合技术研制的癌疫苗的临床试验。对象为脑肿瘤、乳腺癌等。兹惠医大开始临床试验的是融合了患者树状细胞和在实验室内经灭活处理的患者癌细胞。树状细胞具有活化免疫系统的能力,如果给患者导入该融合细胞,就能增强患者对癌症的免疫反应。 这项技术是美国Dana-Farberai癌研究所癌药理部主任Donald Kufe开发的。兹惠医大与Kufe共同进行了研究。 美国G-enzyme Molecular Oncology公司与美国Dana-Farberai癌研究所就树状细胞/癌细胞融合技术签订了特许合同,在美国从1999年就开始以乳腺癌为对象进行了工期临床试验(参见日经生物技术99年9月27日号11页)。兹惠医大开始的临床试验与Genzyme公司无关,是单独进行的。孙国凤  相似文献   
92.
基因编辑技术是当今生物学研究领域最为重要的颠覆性技术之一,以CRISPR/Cas9系统为核心的基因编辑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包括人类体细胞、生殖细胞编辑相关的医学研究领域。虽然CRISPR/Cas9系统可以高效编辑靶基因,但其精准编辑能力依赖于效率极低的同源重组方式,这极大限制了其定点编辑的能力与应用范围,所以寻找一种能高效引入点突变的新型基因编辑工具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以CRISPR/Cas9系统为基础的单碱基编辑系统可以在基因组靶位点实现精准、高效的C/G和T/A碱基间的转换,其编辑能力已经在动植物、人体细胞以及人类胚胎中得到证实。利用单碱基编辑技术,有望对人类超过70%的相关遗传性致病位点进行修复。现就人类胚胎单碱基编辑治疗遗传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93.
花生田蜘蛛群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花生田共采集到蜘蛛41种,隶属于12科、27属。游猎型蜘蛛主要是狼蛛科、跳蛛科、猫蛛科和管巢蛛科的种类,所占比例较高,在春花生田为60.91%~86.21%,秋花生田为50.40%~90.36%。结网蜘蛛主要是皿蛛、球蛛、肖蛸和小型园蛛。在花生的不同生长季节有不同的优势科和优势种。春花生田的优势科是狼蛛科、皿蛛科和猫蛛科,优势种是类水狼蛛、拟环纹豹蛛、脉娲蛛、食虫沟瘤蛛和斜纹猫蛛;狼蛛科、猫蛛科和球蛛科是秋花生田的优势科、脉娲蛛、斜纹猫蛛和八斑鞘蛛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94.
95.
德国小蠊泛素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设计一对简并引物,从德国小蠊Blattellager manica细胞中克隆了泛素基因的编码区,GenBank登录号为AY501003。序列分析表明,该编码区的长度为228 bp,编码的多肽由7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8.47 Kd ,其等电点为5.73。同源性比较发现,德国小蠊泛素基因与其他真核生物泛素基因在氨基酸水平上具有94%以上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96.
用ELISA方法研究稻田节肢动物的食物关系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研究了稻田节肢动物,包括19种捕食性天敌、4种主要水稻害虫及1种中性昆虫之间的食物关系。在检测的19种捕食者中,有15种捕食了白背飞虱,11种捕食了褐飞虱。其中食虫沟瘤蛛、拟水狼蛛、八斑鞘蛛、粽管巢蛛、四斑锯螯蛛和拟环纹豹蛛对两种稻飞虱的捕食阳性率较高。有7种捕食了稻纵卷叶螟幼虫,其中粽管巢蛛、褶管巢蛛、拟环纹豹蛛、青翅蚁形隐翅虫和印度细颈步甲的捕食阳性率较高。拟环纹豹蛛、浙江豹蛛和拟水狼蛛对稻蝗若虫有较高的阳性率。13种捕食者捕食了摇蚊,摇蚊作为替代或补充猎物,对稻田捕食性节肢动物亚群落的重建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验检测的基础上,构建了被检测节肢动物猎物与捕食者间的食物关系图。  相似文献   
97.
寄生蜂在产卵时,常将一些特殊因子注射进寄主体内,从而对寄主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调控作用.本文综述这几年的研究进展,着重从寄生蜂与寄主发育同步性的调控、寄生蜂对寄主代谢的调控及寄生蜂对寄主激素的调控三个方面概述了寄生蜂对寄主生长发育的调控.  相似文献   
98.
非稻田生境中稻飞虱卵寄生蜂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发现稻田周围田埂、路边禾本科杂草上栖息着能寄生于稻飞虱卵的寄生蜂有缨小蜂科和赤眼蜂科两类,它们是非稻田生境中稻飞虱卵寄生蜂群落的重要成员.群落中,缨小蜂科数量较多,其四个属中,数量上Anagrus>Gonatocerus>Neurotes>Mymar;赤眼蜂科数量较少,所占比率小于9%.非综防区化学农药的毒性和残效加重了生境中寄生蜂生存压力,造成群落中多个物种占有优势地位,而稻飞虱主要天敌-缨小蜂的优势被削弱,不如综防区群落中缨小蜂的优势地位突出.  相似文献   
99.
研究了红圆蚧(Aonidiellaaurantii)3种寄生蜂(盾蚧长缨蚜小蜂Encarsiacitri-na,岭南黄蚜小蜂Aphytislingnanesis,印巴黄蚜小峰Aphytismelinus)在不同温度、不同寄生物密度、不同寄主密度组合下的功能反应.攻击率印巴蜂最大,岭南蜂次之,长缨蚜小蜂蜂最小.3种寄生蜂在不同温度下的攻击率都近于正态分布.建立了含干扰效应、温度效应的功能反应模型,两个模型的各参数均有明确的生物学意义,模拟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0.
运动昆虫密度和疾病传染数量估计的两类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推导,得到用于运动昆虫密度和疾病接触传染数量估计的二维和三维空间模型.两类模型分别适用于爬行昆虫和飞行昆虫的种群密度估计.二维空间模型可用于描述昆虫疾病的接触传染数量,针对不同的用途,将两类基本模型进行了数种拓广.两类模型的建立,为运动昆虫的密度估计及疾病流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定量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