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0篇
  11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利用根据有关资料组建了葛藤天敌的等级评价方法,并利用该方法评价了杂草葛藤的四种天敌豆突眼长蝽、筛豆龟蝽、斑鞘豆叶甲和紫茎甲,结果表明,紫茎甲综合得分最高,为28分,是最有希望作为葛藤生防作用物的.  相似文献   
42.
将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 Blanchard蛹分别暴露于3种植物挥发物-芳 樟醇、β-子丁香烯和3- 己烯-1-醇,羽化后用Y形嗅觉仪测定雌成虫对相应挥发物的定向反 应。蛹期暴露于3-己烯-1-醇后羽化的雌成虫趋向该化合物的比率(37.7%)和平均反应时 间(21.5 s),与对照组(30.4%,35.0 s)差异不显著;β-子丁香烯处理组雌成虫选择 该化合物的比率(46.2%)与对照组(42.0%)差异不显著,但平均反应时间(21.0 s)却显著短于对照组(41.5 s)。蛹期经芳樟醇处理后雌成虫选择该化合物的比率(52.9%)显著 高于对照组(28.4%),平均反应时间(19.5 s)也显著短于对照组(34.5 s)。以芳樟醇为处理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表明,蛹发育早期是诱导成虫产生定向反应的敏感时期。将1、3、5 、7 日龄蛹分别暴露于芳樟醇48 h后,只有1日龄组蛹羽化的雌成虫趋向芳樟醇的比率(54%) 显著高于对照组(26%);但1、3、5 日龄组蛹羽化的雌成虫对芳樟醇的平均反应时间均显著 短于对照组。此外,蛹期暴露于芳樟醇的持续时间也影响雌成虫对该化合物的定向反应,2日龄 蛹分别暴露于芳樟醇24、48、72、96和120 h后,只有处理时间大于72 h的雌成虫选择该化合物 的比率才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所有处理组羽化雌成虫的平均反应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由此 推断,美洲斑潜蝇蛹期经历的化学环境会影响成虫的嗅觉定向反应。  相似文献   
43.
本文对取食葛藤的昆虫种类进行了系统调查和初步鉴定,共获得110种,其主种类有豆突眼长蝽Chauliops bisontula Scott、筛豆龟蝽Megacopta cribraria(Fabricius)、紫茎甲Sagrafemorata Lichtenstein、斑鞘豆叶甲Colposcelis signata(Motschulsky)、黄守瓜Anlacophorafemoralis(Motschulsky)、豆芫菁Epicauta obscurocephala Peitter、大白叶蝉Tettigoniella spetra(Kalrenbach)、烟粉虱Bemisiatabaci(Gennidiaus)、棉红蜘蛛Tetranychus urtica(Kock)、花蓟马FranlliniellaintonsaTrybom)等.调查结果表明,鞘翅目的昆虫种类最为丰富,有8科46种,其次是半翅目,5科24种,最少的是蜱螨目,仅1科1种.  相似文献   
44.
马尾松毛虫灾变发生类型与地貌及植被特征间对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引  言对应分析 (correspondenceanalysis)由法国Benzecri于1970年首先提出 ,是在R型和Q型因子分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元分析方法[5] .它与主成分分析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成是主成分的特殊情形 ,从另外一种意义上讲 ,它又是主成分分析的推广 .另外 ,它和典型分析也是相通的[4 ] .对应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寻求列联表行因素和列因素的基本分布特征和最优联立表示 ,并将彼此间的结构关系直观地展示出来 .对应分析已被用于生物学研究的不同领域[2 ,3 ] .本文应用对应分析方法 ,对小班 (s…  相似文献   
45.
虫害诱导的水稻挥发物对褐飞虱的驱避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水稻叶片在遭受害虫的危害时,释放一些特异性的挥发性物质。这些挥发性信息物质在调节植物、植食性昆虫及其天敌的相互关系中有重要作用。利用“Y”型嗅觉仪研究了褐飞虱对虫害诱导的11种水稻挥发物(浓度为2 Μl 化合物溶解在100 Μl丙酮溶液中)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E)-2-己烯醛、(E)-2-己烯-1-醇、-2-庚醇和水杨酸甲酯等4种化合物对褐飞虱成虫有显著的驱避作用,而(Z)-3-己烯-1-醇、-2-庚酮、柠檬烯、罗勒烯、芳樟醇、-β-子丁香烯和橙花叔醇等7种物质对褐飞虱成虫的选择行为无显著影响。浓度梯度的实验表明,浓度(不同体积的待测化合物用100 Μl丙酮稀释)较低的(E)-2-己烯醛(0.5 Μl、1 Μl)和芳樟醇(05 Μl、1 Μl、5 Μl)对褐飞虱成虫的选择行为无显著影响,而较高浓度的(E)-2-己烯醛(5 Μl、10 Μl)和芳樟醇(10 Μl)对褐飞虱成虫均有明显的驱避作用。  相似文献   
46.
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 Chun et Kuang)是第三纪遗留植物。1977年10月,在湖南省邵阳地区西南部的界福山发现了与长苞铁杉混生的银杉群落,这是我国(世界)继四川南川、广西花坪之后第三次发现银杉(傅立国等;植物杂志,4,42—43,1981)。1981年,湖南省科委委托湖南省林学会组织省林业厅,省师范学院,邵阳地区林业局及林业科学研究所,林业调查队、新宁县林业局、气象站,城步县林业局等单位于10月至11月对银杉进行了综合性科学考察。  相似文献   
47.
三化螟数量与入侵时间对水稻受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庆  古德祥 《昆虫知识》1991,28(5):264-266
基于三化螟为害水稻的特性,建立非线性的为害函数,然后引入一个反映水稻对螟害敏感性程度的加权因子,研究三化螟数量和入侵时间对水稻受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
荔蝽卵平腹小蜂越冬环境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雨芳  古德祥 《昆虫知识》1998,35(4):227-230
荔蝽卵平腹小蜂Anastatussp.是一种卵寄生蜂,主要寄生于荔枝蝽TessaratomapapillosaDrary的卵内,对荔枝蝽的为害有一定的控制作用。60年代初,蒲蛰龙等[1]对该蜂生物学特性开展了研究,并成功地利用蓖麻蚕卵、柞蚕卵作为替代寄主大量繁殖此蜂,释放于荔枝园防治荔枝蝽,取得了良好效果。从80年代开始,刘志诚等[2]开展人工卵的研究,取得成功,目前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人工繁蜂、放蜂防治荔枝蝽的技术。但在自然界,该蜂难以形成强大的自然种群,越冬后早春的自然种群数量相当低,早春寄生率不高。在释放平腹小蜂的同时,如何保护它们,…  相似文献   
49.
<正> 三化螟Tryporza incertulas(Walker)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环境温度起着重要的作用。前人已研究了三化螟的个体发育与有效积温的关系。日人藤家梓通过对梨潜叶蛾Buccuratrixpyrivarella Kuroko的研究,发现该虫测灯下各世代诱获的累积成虫数量的百分比的概率单位值与有效积温呈直线相关关系。 本文试图通过对始兴县历年测灯下各世代三化螟蛾诱获累计量的百分比的概率单位值与  相似文献   
50.
以Ruesink(1976)的模型为基础,根据昆虫个体一般不同步地进入下一发育阶段的状况,当昆虫各虫态发育到完成该虫态发育所需要的最低年龄级数后,假定各年龄级的昆虫种群均以一定的概率分布函数值进入下一个发育阶段,同时根据有效积温向前推进。据此,对昆虫种群动态模拟方法作了一点改进。该方法综合了已有的种群模型的优点,因而较Ruesink(1976)和ChiHsin等(1985)提出的方法更真实地反映了昆虫种群动态的变化规律。根据三化螟自然种群生命表的资料,分析和确定逐日存活率、逐日发育率和逐日生殖率,对三化螟种群进行逐日动态模拟和预测,同时引入环境因素对种群的控制作用,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种群动态,经验证,模型基本能够反映田间三化螟的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