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0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把三化螟的年间数量变动作为一个离散系统,然后根据马尔柯夫链模型研究其轻、中、重发生的初始概率、转移概率,预测其今后7至10年的发生趋势;同时设置不同条件的转移概率,模拟未来5至7年的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治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三化螟灯下蛾量的变动以及各代发生程度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建立了3个预测模型,并比较了世代差分、季节差分和距平移动平均三种数据处理方法对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的回报验证符合率分别为72%,70%和65%;世代差分和季节差分两种数据处理方法较适合于本文的材料,而距平移动平均方法则拟合效果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3.
水稻主要病虫综合防治专家系统—系统外壳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按照国家八五项目要求,以水稻病虫害管理知识为背景,笔者构建了水稻主要病虫综防专家系统外壳(ESRIPM).并初步建立了珠江三角洲稻区主要害虫综合防治专家系统,系统中提出一种知识的组织方法,成功地把模型引入专家系统中.本系统具有知识编辑、咨询、专家系统;系统维护、4个一级子系统,系统中已装入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害虫综防管理的知识,并通过调试.本系统采用下拉式菜单,人机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此专家系统外壳也适用建立其它各种害虫管理的专家系统.  相似文献   
4.
蜘蛛的性二型现象及其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德祥  张古忍 《蛛形学报》1993,2(2):114-117
对蜘蛛的性二型现象进行了初步的概括,并试图以食物对种群繁衍的影响为线索说明其进化机制。蜘蛛的性二型现象主要表现在体形大小上,一般雌性大于雄性;食物的数量和分布制约着蜘蛛性二型现象的进化。  相似文献   
5.
害虫微生物防治系统是复杂的多目标复合生态系统.对系统进行多目标效益评价有助于了解系统现状,遴选最佳防治技术,根据害虫防治的一般要求,结合微生物防治的有关特点,建立了害虫微生物防治的目标体系.对基于估计相对位置的方案排队法和混合优序图法分别进行改进,用改进算法对系统进行效益评价和方案择优,给出了计算软件.同时指出,在生态系统的评价管理中,多目标决策方法是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定量工具.  相似文献   
6.
三化螟种群系统的最优管理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庆  古德祥 《昆虫学报》1995,38(3):296-304
以三化螟Tryporyza invertulas(Walker)种群动态模型和水稻产量损失预测模型为基础,根据水稻插植期、品种抗性,保护利用自然天敌和杀虫剂多次使用等控制措施以及它们的各种不同组合对该虫种群动态、水稻产量损失串和净收益的影响,以净收益最大为目标函数,研究三化螟种群的最优管理决策。其中,对昆虫种群动态模拟方法作了一点改进,它综合了前人所提出的种群动态模型的优点。建立的系统模型能够提供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措施在内的、对三化螟种群实施有效管理的最优决策方案。  相似文献   
7.
稻田生境调节和捕食性天敌对稻飞虱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广东省四会市大沙镇1973年开展以发挥天敌作用为主的水稻害虫综合防治,20多年来稻飞虱一直没有大发生,且发生程度低于临近地区。本文试图从理论上解释这一现象。通过改善天敌的生境条件,捕食性天敌群落种库中天敌的种类和多样性增多,天敌各落重建和发展的能力增强,重建后群落的种类数量和多样性均高于临近地区,最终使得天敌群落对稻飞虱的控制作用增强,98%以上的稻田飞虱的数量常在防治指标以下。  相似文献   
8.
豆突眼长蝽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恒温条件下 ,观察了不同温度对豆突眼长蝽ChauliopsfallaxScott生长发育的影响 ,用直接最优法和直线回归法分析数据 ,结果表明直接最优法能较好地反应实际情况。卵、1~ 5龄若虫和整个若虫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 7 98℃ ,7 1 6℃ ,6 5 3℃ ,8 81℃ ,6 75℃ ,8 2 7℃和 7 5 0℃ ,有效积温分别为85 8,60 8,5 2 0 ,71 4,1 0 1 5 ,66 3和 3 5 3 0日·度 ,发育速率最大时的温度分别为 3 4 84℃ ,3 4 48℃ ,3 4 1 6℃ ,3 4 1 2℃ ,3 4 75℃ ,3 5 1 1℃和 3 3 65℃。  相似文献   
9.
类黄酮化合物对糖基化反应终产物AGE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比较了芸香苷 (G Rutin)、地奥明糖苷 (G Diosmin)、柚苷 (G Naringin)、橘皮苷 (G Hes peridin)对蛋白质糖基化反应的终产物AGE包括荧光性AGE、CML、Pentosidine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 ,各种类黄酮化合物对荧光性AGE、CML均有抑制作用 ,其抑制效果依次为芸香苷、地奥明糖苷、柚苷、橘皮苷 ,且比氨基胍的抑制作用相对持久。在对Pentosidine的抑制作用中 ,地奥明糖苷、柚苷、橘皮苷仅有微弱的抑制作用 ,而芸香苷则相反有一个促进作用。这可能是由于Pentosidine的生成路径与荧光性AGE和CML有所不同 ,有待进一步探讨。类黄酮化合物对AGE的抑制机理与其抗氧化性、消自由基作用有关。根据实验结果 ,笔者认为 ,芸香苷、地奥明糖苷、柚苷、橘皮苷等化合物对蛋白质的糖基化反应有抑制作用 ,并且这种抑制作用主要发生在蛋白质糖基化反应的前期阶段  相似文献   
10.
松突圆蚧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松突圆蚧为害时间不同的两个调查区的松突圆蚧种群动态进行调查,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对松突圆蚧种群的全年种群波动规律运用带时滞效应的Logistic模型进行拟合,通过内禀增长率r和时滞τ的拟合值对种群出现的周期性波动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