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01.
该研究以新疆的地图衣科(Rhizocarpaceae)地图衣属(Rhizocarpon)100余份地衣标本为材料,通过形态解剖学观察、化学成分分析及分子学鉴定的方法了解新疆地图衣属地衣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鉴定出7种地图衣属地衣,包括1个中国新记录种,命名为淡黄色地图衣(R.atroflavescens),6个常见种分别是黑红地图衣(R.badioatrum)、灰地图衣(R.disporum)、双孢地图衣(R.geminatum)、地图衣(R.geographicum)、巨地图衣(R.grande)和岩表地图衣(R.superficiale)。(2)编制了新疆22种地图衣属地衣的分种检索表。(3)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地图衣属地衣的分子鉴定与形态解剖特征结果一致,更准确地证明淡黄色地图衣为中国新记录种。(4)对已报道的新疆22种地图衣属地衣的地区分布及海拔分布统计显示,新疆22种地图衣属地衣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其中亚洲分布最丰富;该22种地图衣属地衣从低海拔到高海拔都有分布,且各海拔高度物种分布不均匀,总体在高海拔地区分布的物种较多。  相似文献   
102.
农田及生态补偿区甲虫群落结构的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调查冬麦田和不同年龄生态补偿区甲虫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从2003年7到10月和2004年5到6月在瑞士农业区周围不同景观中进行了实地调查,并采用对应及典范对应分析方法,对冬麦田和1~4a不同年龄阶段的野花地中的甲虫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结果,共捕甲虫6009只,分别属于150种,25科,其中,麦田共计38种445个体,1~4a不同年龄的野花地中分别计46种,2760个体,81种,1325个体,73种,668个体,75种,811个体。根据食性,植食性种类有98种(65.33%),5189个体(86.35%)、肉食性种类有40种(26.67%),240个体(3.99%)、食菌性种类有10种(6.67%),578个体(9.62%)、食腐性种类有2种(1.33%),2个体(0.03%)。冬麦田中栖息的甲虫种类及其物种丰富度和多度与1~4a不同年龄阶段的野花地有明显差异。这主要由于冬麦田中植物种类多样性低和植被结构简单而导致的。在不同演替阶段野花地中甲虫群落物种的丰富度一般在1~3a型野花地之间有差异。1年型野花地具有比较典型的甲虫群落结构,不同演替阶段的野花地对甲虫群落的定居,扩散及其演替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甲虫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和栖息,繁殖场所。因此,人为在农业区建立生态补偿区,有利于提高无脊椎动物和昆虫多样性,对物种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3.
本实验对新疆天山南部的蓝藻型地衣异极衣科的1个中国新记录属以及2个中国新记录种进行了分类学研究。采用形态解剖、化学及生态等传统分类方法,利用显色反应法(CT)、薄层层析法(TLC)等生物化学方法,鉴定采样区异极衣科地衣的1个中国新记录属——半被果衣属(Lempholemma Krb)以及2个中国新记录种——叶状枝半被果衣[Lempholemma cladodes (Tuck.) Zahlbr.]和幼芽状盘衣属(Lichinella Nyl.)的黑色幼芽状盘衣[Lichinella nigritella (Lettau) P.Moreno & Egea]。半被果衣属的主要特点是子囊果为半被果或密果,共生藻为念珠藻;黑色幼芽状盘衣的鉴别特征为地衣体多叶状,顶端常具小裂片,上表面具小、球状裂芽。本研究对半被果衣属以及叶状枝半被果衣和黑色幼芽状盘衣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提供了相关彩色图片,为新疆地衣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并为中国异极衣科地衣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4.
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是细菌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依赖于群体密度的细菌间交流方式。许多革兰氏阴性细菌以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为信号分子,感应自身群体密度并调控致病基因表达。因此,淬灭AHLs信号分子可防治此类细菌引起的植物病害。本实验室前期已筛选得到了一株具有AHLs信号降解能力的不动杆菌菌株Acinetobacter sp.77,本研究通过基因组文库筛选,自菌株77中克隆得到具有AHLs降解活性的基因aidE。该基因编码268个氨基酸。序列一致性比较发现aidE的氨基酸序列与吉伦伯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gyllenbergii CIP110306中β-内酰胺酶一致性高达95%,但与已知的AHLs降解酶序列一致性较低,最高为缓黄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lentiflavum中AHL内酯酶Att M/Aii B家族蛋白(CQD23908.1),一致性仅为33%。通过高压液相色谱(HPLC)分析Aid E蛋白处理N-己酰基高丝氨酸内酯(C6-HSL)的反应产物,证明aidE为AHL内酯酶。序列比对研究发现,aidE基因在不动杆菌属中并不保守,其在菌株77基因组中的上下游的基因排列存在菌株水平的特异性,且aidE基因下游存在疑似IS插入序列,上述证据表明aidE基因有可能是通过水平转移进入Acinetobacter sp.77基因组中,或其在基因组中的位置发生过重排。表达aidE的软腐果胶杆菌Z3-3中完全检测不到AHLs信号产生,且致病力明显降低。综上所述,aidE为新发现的AHL内酯酶。在防治依赖QS系统表达致病性的细菌病害中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5.
以雌雄异株植物东北鼠李(Rhamnus schneideri var. manshurica)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繁殖阶段雌雄植株叶片元素含量的性别差异和动态变化,可为雌雄异株植物性别特异性资源需求及利用策略提供理论参考。该研究在吉林蛟河天然针阔混交林内建立1块23.76hm2的永久性固定监测样地,于2019–2021年花期和果期(共5个繁殖阶段)选择样地内一定数量的东北鼠李雌雄植株,测定每株的叶片营养元素(氮、磷、钾、钙、镁、铁、硼)含量,比较东北鼠李雌雄植株在不同繁殖阶段叶片各营养元素含量的差异及动态变化;并计算各个繁殖阶段雌雄植株的花、果生物量,利用方差分析方法检验雌雄植株各个繁殖阶段的花果生物量差异,以分析雌雄植株叶片营养元素出现性别差异及动态变化的背后机制。结果表明:(1)东北鼠李雌雄植株的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但这种性别差异仅在某些繁殖阶段存在。在2019年花期,雌雄植株的各叶片元素含量均无显著差异,2021年花期,雌株叶片的磷含量显著小于雄株。在2019年果期,雌株叶片的磷、钾含量显著小于雄株;而在2020年果期,雌株叶片的氮、磷、钾、钙、镁、铁、硼含量均显...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UCAT1调控mi R-375/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轴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胰岛素抵抗的相关分子机制,为疾病的临床干预提供新靶点。方法:选择SD雌性大鼠3周龄(平均体重50 g)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各10只,模型组采用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DHEA)的方法复制PCOS模型。qRT-PCR法检测卵巢组织LncRNA LUCAT1和mi R-375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HMGB1蛋白,常规生化法检测血清空腹血糖(FBG)和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随后分离卵巢颗粒细胞(GCs)并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进行细胞鉴定。体外构建si-LUCAT1和si-NC并转染GCs,培养48h后检测LUCAT1、mi R-375和HMGB1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卵巢组织LncRNA LUCAT1和HMGB1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而mi R-375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血清FBG和FINS水平以及HOMA-IR值明显升高(P<0...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细粒棘球蚴囊液对体外培养BALB/c小鼠脾细胞白介素(IL)-17和Smad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小鼠脾细胞悬液,接种于48孔培养板中进行培养,以不加任何干预为对照组,囊液处理组为实验组.定时取样提取总RNA,经反转录成cDNA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IL-17和Smad2基因的表达.结果:小鼠脾细胞IL-17表达在囊液处理6h和12h后升高(1.000±0.207 VS 3.672±0.746和1.000±0.154 VS 5.525±0.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脾细胞Smad2表达在培养1h后升高(1.000±0.077 VS 2.069±0.098)在12h后降低(1.000±0.110 VS 0.247±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协同分析发现IL-17基因与Smad2基因的表达变化呈现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r=-1.结论:细粒棘球蚴囊液对小鼠脾细胞IL-17和Smad2基因的表达具有上调作用,推测其可能与宿主抗棘球蚴感染的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08.
采用样地法对新疆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岩面生地衣群落的种类组成进行调查和统计,并以各种类的盖度为指标、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 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 DCA)对岩面生地衣群落进行数量分类;采用S?rensen相似性系数分析各群丛的物种相似性;此外,应用典范对应分析( CCA)探讨了岩面生地衣种类分布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岩面生地衣群落共包含58种地衣,隶属于6目18科35属;优势科有5个,包含的属、种数量分别占该保护区岩面生地衣属、种总数的42.86%和62.07%。依据TWINSPAN和DCA分析结果并结合生境特征,可将该保护区岩面生地衣群落划分为5个群丛:群丛 A,包氏微孢衣+双缘衣群丛( Assoc. Acarospora bohlinii+Diploschistes scruposus);群丛 B,油黄茶渍+亚白平茶渍+柔扁枝衣群丛( Assoc. Candelariella oleifera+Aspicilia subalbicans+Evernia divaricata);群丛C ,斑纹网衣+旱梅衣+淡肤根石耳群丛( Assoc. Lecidea tessellata+Parmelia vegans+Umbilicaria verginis);群丛D,丽石黄衣+白泡鳞衣群丛( Assoc. Xanthoria elegans+Toninia candida);群丛E,皮果衣+硬袋衣群丛( Assoc. Dermatocarpon miniatum+Hypogymnia austerodes)。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群丛A与群丛B、群丛C与群丛D间的物种相似性较高,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615和0.733;群丛B与群丛C间的物种相似性次之,相似性系数为0.363;其他群丛间的物种相似性均较低。 CCA分析结果显示:该保护区岩面生地衣群落的物种分布受到海拔、光照强度、岩面pH值和相对湿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9.
[目的]了解地卷属的5种地衣共生藻分离、鉴定,并对其响应干旱、重金属、盐和温度等非生物胁迫因子的抗逆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涂布法进行分离培养及其结合形态与分子学方法初步鉴定分类地位;并采用PEG模拟法和重金属检测法研究对共生藻耐受性。[结果](1)在绿皮地卷(Peltigera apthosa)、犬地卷(Peltigera canina)、平盘软地卷(Peltigera elisabethae)、地卷(Peltigera rufescens)和膜地卷(Peltigera membranacea)等5种地卷中分离培养了5株藻(编号为1、2-1、4-2、6和7号),均属于杆裂丝藻属(Stichococcus)。(2)PEG模拟法对共生藻耐干旱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1号、2-1号、6号和7号共生藻的干旱耐受性可达到30%,其中1号共生藻、2-1号和6号共生藻的PEG耐受性达40%。共生藻对不同重金属离子的耐受性存在显著差异:对1.0 mmol/L浓度Cu~(2+)、Cd~(2+)和Fe~(2+)均有一定的耐受性藻株为1号、2-1号、6号和4-2号共生藻;对1.0 mmol/L Zn~(2+)具有耐受性的藻株为6号、7号和4-2号共生藻。其中6号藻株对Cu~(2+)和Fe~(2+)的耐受性可高达1.5 mmol/L,7号藻株也对Cu~(2+)耐受性达到1.5 mmol/L',6号藻株对不同重金属的耐受性显著高于其它藻株。5株共生藻中,4-2号和7号藻对0.3 mol/L氯化钠具有一定的耐受性,1号和6号共生藻对Na Cl的耐受性最为强,可达到0.4 mol/L。其中(6号、7号、2-1号)在35℃条件下也能生长,所有藻株均显示敏感性。[结论]对干旱、重金属、盐和温度等非生物胁迫抗逆特性最高的藻株为地卷中分离的6号藻株。研究结果证实了地卷属地衣中包含了具有较强的生存力和耐干旱、重金属和盐胁迫适应能力的藻类品种。  相似文献   
110.
新疆蜈蚣衣科3属地衣生态分布与地理区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年的实地调查资料和相关研究资料,对新疆的黑蜈蚣衣属(Phaeophyscia)、蜈蚣衣属(Physcia)和大孢蜈蚣衣属(Physconia)地衣的种类及分布区、区系特征和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分布在新疆的蜈蚣衣科地衣共有37种,分属6种地理成分和6种生态类型,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天山和阿勒泰山。研究结果还显示,分布在阿勒泰山和天山的蜈蚣衣科种类的垂直分布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