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7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21.
目的探讨PCR-测序法在啮齿类动物汉坦病毒临床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Genbank 7种血清亚型24株汉坦病毒代表性毒株为基础,从病毒基因S片段序列设计引物,采用邻位相连法进行系统进化分析,以该方法对浙江省近年从野生啮齿类动物中临床分离的汉坦病毒毒株进行分型鉴定。结果所建系统发育树将所分析的毒株分为5个区域,引起HFRS的四种血清型具有较稳定的拓扑结构,且能与引起HPS的血清型进行区分。11株实验毒株进行PCR扩增和测序,结果表明该引物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中9株浙江省分离的血清型未知毒株的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其包含引起HFRS的3株HTN和1株SEO血清型,其他5株属两种未知血清型。讨论所建立的PCR-测序法具有用于临床检测汉坦病毒的价值。  相似文献   
222.
上海市食用菌重金属污染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上海不同区域的金针菇、蘑菇、平菇、鸡腿菇及香菇5种常见鲜食用菌进行实地抽样,采用微波消解前处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食用菌中铅(Pb)、砷(As)、汞(Hg)、镉(Cd)的含量,考察鲜食用菌的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食用菌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随其种类和地域的不同而呈现显著差异.As、Pb、Cd和Hg在食用菌中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77 mg/kg、0.094 mg/kg、0.082 mg/kg和0.004 mg/kg,均低于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的限量标准,说明上海市售鲜食用菌的重金属含量总体上是安全的.但在这5种食用菌中,部分蘑菇样品中的砷残留存在安全风险,样品超标率为27.3%;但进一步研究表明,超标蘑菇样品中无机砷占总砷的比例仅为4.4%~6.3%,最高含量仅为0.370 mg/kg,以无机砷含量替代总砷含量进行考察,则这些样品也是食用安全的.虽然在不同地区的食用菌中,这4种重金属的含量有显著差异,但均低于国标限定值,说明在上海市不同地区出售的食用菌总体上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  相似文献   
223.
3种石斛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以美花石斛、春石斛和铁皮石斛为材料,对它们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等参数的测定.结果表明:3种石斛的光饱和点都低于300 μmol·m-2·s-1,且美花石斛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和较低的光饱和点,容易引起光抑制;美花石斛的羧化效率高于春石斛和铁皮石斛,其净光合速率随着CO2浓度的升高而迅速升高,并在CO2浓度达到500 μmol·m-2·s-1时达到最大值;美花石斛的非循环电子传递速率(ETR)、实际光化学反应量子效率(Yield)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都明显高于铁皮石斛和春石斛,而春石斛具有较高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其光合机构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强;美花石斛的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总叶绿素含量都较低.研究发现,3种石斛的光饱和点均比较低,具有石斛喜阴的生活习性,都表现出对密林和悬崖等独特生长环境的适应,并以美花石斛的这种特性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224.
开垦小叶章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的自然恢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开垦小叶章湿地的恢复植被为对象,研究了不同自然恢复年限(5、8和12年)湿地植被的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过一定年限的自然恢复,植被已经较初期发生了明显的群落演替;植物种类逐渐增加,优势种由旱生植物宽叶山蒿逐渐演变为湿生植物小叶章,样地之间的物种组成存在明显差异;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H)值和优势度指数Simpson(D)值变化较为复杂,H值逐渐降低,D值则是先降低,后升高;对于同以小叶章为优势种的2个样地而言,恢复年限为8年的湿地H值要高于恢复年限为12年的湿地;经过不同时间的恢复,恢复年限为5年和8年湿地植物群落的相似度系数为50%,恢复年限为5年和12年湿地植物群落的相似度系数为43%,说明3个恢复湿地植物群落的组成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其相似性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225.
磁场处理番茄种子对其生理生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弭晓菊  马跃 《植物研究》1999,19(1):68-74
磁场处理番茄种子观察种子的发芽率,幼苗的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以及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磁场强度在1000 ̄2000GS范围内,种子发芽率最高,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亦最高,磁场强度高于3000GS时,种子发芽率及其酶活性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226.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特征是认知功能下降,主要影响个体的记忆和学习能力.AD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主要有β淀粉样蛋白沉积和神经原纤维缠结两大核心病理,这些蛋白质沉积可以通过持续的炎症和氧化应激致神经元功能障碍和细胞死亡,大脑中这种持续的免疫反应已经被认为...  相似文献   
227.
中国社会经济快速转型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所引发的环境问题被广泛关注。以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和统计资料为数据源,借助ArcGIS和SIMCA-P软件平台,基于"三生"空间视角,通过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测度了1980-2018年甘肃省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并运用偏最小二乘法揭示生态环境质量演变的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三生"空间结构演化和地域分异显著。生产、生活空间集中分布于河西走廊、陇中和陇东黄土高原并呈扩张态势;生态空间主要分布于陇南山地、甘南高原、祁连山地和河西走廊以北地带且整体呈缩减趋势;生产、生活空间的增长源于对生态空间的侵占。(2)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恶化趋势并存,整体上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演化过程;空间上呈"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特征,空间格局演化具有明显的集聚性。(3)生态建设、科技进步等对生态环境改善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人口增加、社会消费水平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生态环境压力;对外贸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双面性。  相似文献   
228.
马文晓  陈弼致  孟春  王航 《微生物学报》2023,63(3):1243-1253
天然异胡椒醇作为一种植物来源香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目前国内外还未见利用大肠杆菌工程菌株转化生产异胡椒醇的报道。【目的】构建工程菌,采用生物合成方法获得天然香料异胡椒醇。【方法】对来自胡椒薄荷的细胞色素P450家族的柠檬烯-3-羟化酶(LIM3H)基因PM2进行改造,截短LIM3H的N端疏水区,分别添加17α短肽或2B1短肽增加其亲水性,采用CO差示光谱法检测LIM3H活性;将N端疏水区截短后的来自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基因(trATR)和修饰后LIM3H基因(Modi-LIM3H)融合后表达,最终以柠檬烯为底物进行全细胞转化。【结果】3种N端修饰LIM3H基因均检测到LIM3H表达和异胡椒醇生成,其中17α短肽修饰后的蛋白表达量最高,异胡椒醇产量达到1.94 mg/L。【结论】本研究在大肠杆菌中增加外源LIM3H与ATR,成功催化柠檬烯生成异胡椒醇,为天然异胡椒醇的生产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9.
功能食品科学与消化道的生理及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30.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昆虫学家都在研究赤眼蜂的人工饲料,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对于我国农田的主要优势种——拟澳赤眼蜂的人工饲料却未见有成功的报导。我国广东昆虫所、中国科学院动物所曾与美国密苏安大学昆虫学家Hoffman合作研究这种蜂的人工饲料,但没有成功。我们参照我组松毛虫赤眼蜂人工饲料的的组成,通过正交设计试验,选出一种饲料首次离体培养拟澳赤眼蜂成功。饲料组成为:榨蚕蛹血林巴35%,蛋黄15%,10%一脱脂奶粉水溶液25%,水25%。利用此配方制成的饲料培养拟澳赤眼蜂,每8微升可培养出12—24头蜂,蛹化率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