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6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1 毫秒
91.
目的:探讨介入血管腔内栓塞治疗内脏动脉瘤的方法、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内脏动脉瘤患者23例,包括脾动脉瘤13例,肝动脉瘤2例,胃十二指肠动脉瘤3例,肠系膜上动脉瘤4例,肾动脉瘤1例。其中,9例行远近端动脉栓塞术,4例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瘤体内填塞,3例采用弹簧圈瘤体内填塞加瘤体内注胶栓塞术,4例行弹簧圈瘤体内栓塞术,2例行分支动脉颗粒栓塞术,1例行单纯注胶栓塞术。术后1月、3月、6月行超声、CTA或血管造影复查,以后每年复查一次。结果:本组均成功行介入血管腔内栓塞治疗内脏动脉瘤,栓塞治疗后造影示动脉瘤体和/或载瘤动脉闭塞,动脉瘤体内无明显对比剂显影,脾动脉瘤栓塞患者有3例出现发热,脾区疼痛等脾梗塞症状,未见栓塞术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4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均停止。术后随访3~48个月,未见动脉瘤破裂出血、动脉瘤复发或增大,支架置入者,支架内及分支动脉血流均保持通畅。结论:介入血管腔内栓塞是一种治疗内脏动脉瘤的简便、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2.
摘要 目的: 与经阴道彩超检查相比较探讨经阴道彩超联合腹部超声检查在异位妊娠中的诊治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 2009 年 3 月 至 2012 年 12 月之间诊治的 136 例疑为异位妊娠患者,其中 70 例经阴道彩超联合腹部超声诊断, 66 例经阴道彩超诊断,采用 SPSS1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所有计数资料均行 x 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在 70 例经阴道 彩超联合腹部超声检查的病例中, 有 68 人与手术结果相符合, 诊断符合率达 97.10%, 1 例误诊, 1 例漏诊; 在另外 66 例经阴道彩 超检查患者中, 有 59 例与手术结果相符合, 诊断符合率为 89.40%, 6 例误诊, 1 例漏诊。 结论: 经阴道彩超与经腹部超声的联合 相对于经阴道彩超而言, 诊断的准确率有所提高, 决定这一结果的关键因素在于腹部超声减少了误诊例数。 关键词:  相似文献   
93.
为了探讨样线法和样点法对盐沼湿地鸟类调查的有效性及适用性, 我们于2008年3–5月采用固定距离样线法和固定半径样点法对崇明东滩盐沼鸟类进行了调查。5次调查共记录到鸟类24种, 其中样线法记录到19种, 样点法记录到21种, 两种调查方法平均每次记录到的鸟类种数没有显著差异, 表明两种方法对盐沼鸟类种类的发现能力相似。两种方法得到的鸟类密度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说明两种方法在反映鸟类群落中每种鸟类的相对数量方面具有可比性。但除了仅在一种调查方法中记录到的种类, 样点法调查得到的每种鸟类密度和鸟类总密度均高于样线法的调查结果。因此, 在对鸟类种群或群落的时空特征进行比较时, 需要考虑所采用的调查方法对调查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
果糖氨氧化酶和果糖氨激酶能催化去糖基化反应而释放出自由氨基。本文主要探讨阿马多里酶的生物化学特征。如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动力学机制和底物的特异性,并探讨这些酶的生物作用和在蛋白中去糖基化中的应用,希望为糖基化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很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5.
目的:野生型PA28γ和核定位序列突变的PA28γ真核表达质粒并检测其在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PA28γ的功能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RT-PCR法从293T细胞中克隆得到PA28γ cDNA开放阅读框全长序列,并将该片段亚克隆到pMD-18T载体中,在该载体中利用定点突变获得核定位序列缺失的克隆。分别将野生型(WT)和突变型(MT)PA28γ克隆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DsRed1-C3中,脂质体法转染293T细胞确定两种克隆的细胞定位。再将野生型和突变型PA28γ分别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Flag中,构建好的真核表达质粒采用脂质体法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经G418筛选、Western Blot鉴定后,获得分别高表达野生型PA28γWT和PA28γMT的HepG2细胞系。结果:双酶切及DNA测序结果表明,成功克隆和构建了含PA28γWT和PA28γMT的pDsRed1-C3和pcDNA3.1(-)Flag重组质粒;荧光显微镜观察证实在293T细胞中pDsRed1-C3/PA28γWT定位在胞核中而pDsRed1-C3/PA28γMT定位在胞浆中;Western Blot检测HepG2/ pcDNA3.1(-)Flag/PA28γWT和HepG2/ pcDNA3.1(-)Flag/PA28γMT,证实所筛选的HepG2细胞高表达相应目标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高表达野生型PA28γ和胞浆定位PA28γ的HepG2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人类PA28γ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6.
王耕  高香玲  高红娟  丁晓静  王利 《生态学报》2010,30(13):3511-3525
随着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形成了巨大压力,频繁且类型众多的灾害构成对生态安全的现实或潜在的巨大威胁。目前人们主要针对确定性因素,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机理框架进行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评价结果反映区域总体的安全状态。但是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人们关注的不仅是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还包括不确定性生态隐患因素的影响;不仅关注生态安全的现时状态,而且还关注生态安全未来的发展趋势。生态安全是动态性的,其演变过程、趋势和风险更重要。生态安全是地域性的,具体地域需要具体分析。针对生态安全特点和P-S-R框架研究的不足,研究结合地理科学和安全科学的基本理论,从灾害视角探讨了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机理与方法:①根据评价对象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影响构建区域生态安全状态-隐患综合评价指标体系;②根据多目标决策乘法准则,提出状态-隐患耦合指数评价方法;③针对不同的安全影响要素空间递变特点以及数据的来源途径,探讨了"行政单元-动态格网"交互赋值技术;④以辽河流域为例,基于GIS网格技术进行了生态安全"可视化"空间差异评价。评价结果与实地考察基本一致,说明了这种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为制定区域生态化发展战略和规划提供了决策支持,也为建设生态安全预警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7.
朱晓静  司丽娟  支聪聪  杜宁  许长宏 《生物磁学》2013,(30):5934-5936,5933
目的:研究中医理论中的"鼻肺同治"以及对于龙脷平喘汤对于小儿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机制以及作用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实验中以小白鼠作为实验对象,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的9只小白鼠进行实验,将小白鼠进行致敏和雾化激发从而进行痰癖证哮喘模型造模,之后分为三组,一组进行龙脷平喘汤治疗,一组进行地塞米松治疗,最后一组进行空白对照不作治疗。一段时间治疗之后对它们同时进行外血周EOS浓度、FasmRNA表达以及血清IL-4表达水平分析,同时对两组的治疗状况进行评级对比,从而验证龙脷平喘汤对于小儿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效果和机理。结果:通过龙脷平喘汤的治疗,小白鼠的外血周EOS浓度降低,FasmRNA表达水平提高,血清IL-4表达水平下调,同时治疗效果相对地塞米松更为显著。结论:中医中的"鼻肺同治"是具有一定科学性的,并且论证了龙脷平喘汤的作用机理主要在于消除病变部位的炎症以及调整血液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98.
海洋无脊椎动物抗菌肽研究进展及其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无脊椎动物抗菌肽抑菌广谱,稳定性高,且对生物体本身无害,其应用日益引起大量研究者的关注。综述了抗菌肽的几种类型、抑菌机理,介绍了海洋无脊椎动物抗菌肽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
目的:通过研究GX1-rmhTNFα对动物重要生命功能的影响,观察其主要药效学以外的药理作用,为临床研究和安全用药提供信息。方法:分别取大鼠、小鼠肌肉注射,测试GX1-rmhTNFα对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影响。结果:GX1-rmhTNFα三个剂量组对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无明显影响,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在本实验中,GX1-rmhTNFα对小鼠的中枢神经系统无明显影响,对大鼠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无显著性影响,提示其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00.
脂质过氧化中间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在生物体内表现了广泛的生物毒性,MDA也是机体过度训练和运动性疲劳的重要生理指标.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式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MDA作用后海马神经元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变化,并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中Ca2+-ATPase活性的变化和胞质游离钙离子水平的变化,探讨MDA对海马神经元形态和结构上的破坏及神经元钙离子稳态的影响.在光镜下可观察到MDA作用下神经元突触变短,胞体肿胀,出现细胞死亡或凋亡的形态特征;在电镜下可观察到线粒体结构的明显破坏,内膜上的嵴颗粒减少或消失;同时MDA还通过抑制质膜Ca2+-ATPase的活性和其它的途径,破坏神经元胞质游离Ca2+稳态.结果表明,MDA可通过破坏海马神经元的结构和影响胞质中钙离子稳态,破坏神经元的生理功能,在机体运动性中枢疲劳形成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