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患者入院时心电图QRS波时限与左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96例老年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所有患者入院时的体表心电图的QRS波时限,按照QRS时限将患者将患者分为Ⅰ组:60 ms≤QRS时限≤80 ms、Ⅱ组:80 msQRS时限100 ms、Ⅲ组:QRS时限≥100 ms;检测各组患者相关心脏超声心功能指标,同时检测入院时肌钙蛋白I(c 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B型脑钠肽(BNP);记录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左心衰竭情况。结果:与Ⅰ组及Ⅱ组比较,Ⅲ组的BNP及c Tn I明显升高(P0.05)、LVEF降低(P0.05);血清BNP与QRS时限呈正相关(P0.05),而LVEF与QRS时限呈负相关(P0.05);QRSw时限延长是老年ACS患者发生左心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14,P0.05)。结论:老年ACS患者QRS时限延长与左心功能下降密切相关,可能是老年ACS患者发生左心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2.
目的:检测由中国新分离碱性耐热芽孢杆菌[1]产生的粗木聚糖酶的酶活。方法:通过DNS法测定粗木聚糖酶的酶活。结果:实验表明,以橡树木聚糖为底物培养的新分离菌株在30-50℃处理2h酶活不丧失。其中,XJU-1菌株在60、70和80℃时粗酶酶活分别丧失是最初酶活的1.54%、19.09%和72.59%;而XJU-80的粗酶酶活分别是3.59%、26.43%和72.59%。两个菌株产生的粗木聚糖酶的最适pH是7.5-8.0。将该粗酶在pH 7.0-9.0(50℃)处理24h后,酶活几乎均降低最初酶活的18%。结论:由XJU-1和XJU-80产生的木聚糖酶是生化领域有用的嗜碱耐热酶。  相似文献   
63.
鲜猪血加压水解制备复合氨基酸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鲜猪血加压水解制取复合氨基酸工艺条件进行优选。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鲜猪血加压水解制取复合氨基酸与采用猪血粉常压水解相比,简化了生产工序,缩短水解时间8~12小时,降低能耗2倍多,减少硫酸用量2~3倍,而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64.
妊娠期母体钙摄入量需求高,钙摄入量不足往往导致母体血清游离钙离子浓度不足,危害母婴健康。研究牛奶、钙片补充对妊娠期身体生理状态及代谢的影响,为改善妊娠期身体状况提供科学依据。将120名妊娠期妇女均分成2组,观察组从饮食与定量牛奶、钙片中摄入钙,对照组仅从饮食中摄入钙。采用偶氮胂比色法、紫外线终点法等检查2组妊娠期妇女血清钙、血清磷等代谢指标,同时记录2组生理状态指标。结果表明:在身体生理状态方面,观察组孕妇缺钙症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牛奶、钙片结合补钙效果较优,可预防肢体麻木、腰腿疼痛等症状;牛奶、钙片补充影响妊娠期妇女的血清钙、骨钙素、尿Ca/Cr与尿HY/Cr代谢水平;孕期30周以后钙补充影响血清碱性磷酸酶;钙补充不影响妊娠期妇女的血清磷水平。应合理调节孕妇饮食结构,适当补充牛奶、钙片,改善妊娠期身体生理状态及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65.
渭北旱作麦田长期保护性耕作土壤肥力特征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倩  李军  宁芳  孙磊  温鹏飞 《应用生态学报》2018,29(9):2925-2934
以渭北旱作麦田10年长期定位试验4种土壤物理指标和7种化学指标组成的土壤肥力性质为评价指标,研究长期实施6种保护性耕作处理后11种土壤指标的累积效应,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对不同耕作处理下土壤肥力的累积效果进行综合评分,以期为渭北旱塬土壤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 与传统连续翻耕(CT/CT)比较,免耕与深松轮耕(NT/ST)、深松与翻耕轮耕(ST/CT)、翻耕与免耕轮耕(CT/NT)处理土壤容重分别降低了6.6%、5.9%、6.6%,连续免耕(NT/NT)与连续翻耕差异不明显.>0.25 mm力稳性团聚体含量以NT/NT最高,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以NT/ST最高.与传统翻耕相比,5种耕作处理力稳性团聚体增加了1.7%~10.1%,土壤有机质增加了0.6%~11.2%,氮、磷、钾含量也均有提高.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1种土壤指标分为两个主成分综合表征土壤质量,第1主成分的贡献率为75.5%,在其上有较高载荷的指标为土壤有机质、水稳性团聚体、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容重、孔隙度,第2主成分的贡献率为13.2%,力稳性团聚体在其上有较高载荷,两者共解释了88.6%的原变量.长期不同耕作效果逐渐累加形成的土壤肥力水平依次表现为:NT/ST>ST/CT>CT/NT>NT/NT>ST/ST>CT/CT,NT/ST处理形成了一个相对平衡和较高肥力质量的土壤状况,为渭北旱作麦田最适宜的轮耕模式.  相似文献   
66.
紫黄质循环是紫黄质(V)经过中间物单环氧玉米黄质(A)形成玉米黄质(Z)的可逆转换,是光合系统聚光复合体在低光下的聚光状态与高光下的能量耗散状态之间的转换开关.叶黄素中的玉米黄质可钝化(去激发)激发三线态叶绿素(3Chl*)和激发单线态氧(1O2*),紫黄质循环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非光化学淬灭(NPQ)耗散PSⅡ天线蛋白中的过量光能.天线蛋白被认为是依赖玉米黄质(Z)耗散过量光能的部位,天线蛋白通过结合紫黄质循环组分(V,A和Z)来调节紫黄质循环.类囊体膜脂的性质和结构影响紫黄质循环组分(V,A和Z)间的转换,V的脱环氧化速率依赖于V在类囊体膜脂上侧向扩散的速率,紫黄质脱环氧化作用第一步(由V到A的转换)的速度常数是第二步(由A到Z的转换)速度常数的4~6倍.现有的结果表明,天线蛋白和类囊体膜脂是紫黄质循环最基本的调节器.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紫黄质循环的基本反应及其功能、紫黄质循环酶结构性质和辅因子以及天线蛋白和类囊体膜脂对紫黄质循环的调节作用及其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7.
有机物质对土壤镉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余贵芬  蒋新  孙磊  王芳  卞永荣 《生态学报》2002,22(5):770-776
土壤中的低分子有机酸和腐殖酸对镉的有效性有重要作用。根系分泌的低分子量有机酸能提高土壤镉的可提取率、移动性和生物有效性,但是更大分子量的有机酸EDTA却抑制植物对镉的吸收,腐殖酸促进土壤镉的溶解性;因腐殖酸组分和环境条件,腐殖酸能够促进也能抑制土壤镉活性,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影响腐殖酸固定镉的因素,以达到利用有机质抑制土壤镉活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68.
采用注滴法制备载克雷伯氏杆菌的海藻酸盐微胶囊,对微胶囊制备条件进行优化,并考察了各种因素对克雷伯氏杆菌微囊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控制海藻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5%、凝胶反应4 h以及菌体与海藻酸钠溶液体积比为1:30,所制备的微胶囊及微囊内菌体的生长效果最好。还初步探讨了壳聚糖对海藻酸盐微胶囊的影响,发现微胶囊表面复合一层壳聚糖半透膜,可以提高微胶囊的强度,但弹性有所降低。另外进行了微胶囊中克雷伯氏菌代谢途径的探索。  相似文献   
69.
为分析菊科橐吾属植物离舌橐吾Ligularia veitchiana(Hemsl.)Greenm中艾里莫酚烷型倍半萜类的化学成分,并对其进行抗肿瘤活性研究,实验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从其根茎的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了13个艾里莫酚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其波谱学数据鉴定为:eremophilenolide(1),eremophila-7(11),9-dien-8-one(2),eremophil-6-en-11-ol(3),8-oxo-eremophil-6-en-11-one(4),(6α,8α)-6-hydroxyeremophil-7(11)-en-12,8-olide(5),8β-hydroxyeremophil-7(11)-en-12,8α-olide(6),6β-hydroxy-8α-methoxyeremophil-7(11)-12,8β-olide(7),2α-hydroxyeremophil-11-en-9-one(8),6β-methoxy-8β-hydroxyeremophil-7(11)-en-12,8α-olide(9),6β-hydroxyeremophil-7(11)-en-12,8β-olide(10),6β-hydroxy-8β-methoxyeremophil-7(11)-12,8α-olide(11), 6β,8β-dihydroxyeremophil-7(11)-en-12,8α-olide(12)和6β,8α-dihydroxyeremophil-7(11)-en-12,8β-olide(13)。其中,化合物5和10、7和11~13为三对非对映异构体。除化合物3和5外,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运用MTT法对所有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的筛选,结果表明其对胃癌细胞HGC-27和宫颈癌细胞Caski均未显示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70.
张瑞  迟云平  谢远云  康春国  吴鹏  孙磊  魏振宇 《生态学报》2022,42(24):10317-10328
炭屑是探索古火活动和人类用火及其驱动机制的重要指标,为研究古环境和古气候的演变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我国东北地区的炭屑研究较为薄弱,仅有的少数研究集中在全新世,缺少更长时间的沉积记录。为此,我们对哈尔滨黄土炭屑和总有机碳(TOC)进行分析,以重建中晚更新世以来松嫩平原东部的古火活动与古植被-古气候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古火活动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哈尔滨黄土炭屑形态揭示研究区主要以木本植物为主,炭屑粒度特征记录本地区为区域性古火事件。哈尔滨黄土-古土壤炭屑浓度曲线与TOC曲线比较吻合,古土壤炭屑浓度高,在弱古土壤层L1S1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表明温度的上升和生物量增多导致古火活动较为增强,揭示出古火活动主要受控于生物量。通过与Rb/Sr比值、全球CO2S浓度以及深海氧同位素的对比,发现古火还受温度条件的限制。温度作为触发因素,对植物的生长和古火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即温度影响木本植物生长,较高的温度导致更密集的蒸发,较低的温度会导致较高的有效湿度,从而对火灾的发生和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这也指示了古火-植被-气候之间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