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9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长江平原区乡村景观的结构、管理及其对土壤氮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研究主要位于宜兴市域的区域乡村景观代表性样方,评价并阐明了人口密集的长江平原区乡村景观的结构、管理与土壤全氮、全磷密度和储量的关系.景观绘图是基于1m分辨率的IKONOS影像并采用生态立地分类及绘图标准,通过直接解译和实地检验对均质景观缀块进行分类和绘图;依据区域权重分层取样方法,在生态立地缀块中随机设定取样点进行土壤或底泥取样;通过自助法对12个样方重取样,用区域多变量最优化方法计算样方的区域权重,并结合不确定性分析模型评价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土壤全氮和全磷储量.结果表明:在85.24×103km2的长江平原区乡村景观面积范围内,0~30cm土壤全氮、全磷储量分别为29.87Tg N和 19.79Tg P.最大的5种土地利用/覆被的类型为水田、水产养殖、非渗漏性建筑用地、旱地1年生作物和闲置水域,占区域总面积的82.9%;其土壤全氮、全磷储量分别占区域总量的82.6%和80.8%.其中平原稻田面积为38.93×103km2,占总面积的45.5%;其0~30cm土壤全氮、全磷储量分别高达15.26Tg N和9.13Tg P,分别占总储量的51%和45%.揭示了人口密集的乡村景观中土地利用/覆被方式对区域土壤全氮、全磷的影响模式.这种在小尺度下对土地管理调查,土壤全氮、全磷及其它生态特征研究方法的精确度明显优于传统的基于30~1000m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土地覆被研究.  相似文献   
102.
污染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生物监测的数学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常规标准取样法、静态挂片吸收取样法分别测定了深圳南山区范围内大气二氧化硫、硫酸盐化速率和氟化物的含量,并同步测定了植物叶片的污染物含量。利用回归方法分析了3种测定结果的相互关系,并以植物叶片污染物含量为基础建立大气环境质量生物监测的数学模型,其中以叶片含硫量评价大气硫酸盐化速率的模型为夏季y=0.781x-0.754,冬季y=1.88x-2.283;以叶片含氟量评价大气氟化物的模型为夏季y=0.363x-7.511,冬季y=0.175x-3.461,这些模型均有很高的可信度(p<0.001)。  相似文献   
103.
随着人类基因组框架图的完成,解读大量基因的功能和表达调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通过模式生物从个体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研究基因功能及其表达调控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是近年来崛起的一种模式生物。它的显著优势在于:个体小,便于大批量饲养;产卵量大,胚胎透明,易于观察和操作;体外发育,发育迅速,2—3天即可完成主要器官的建成;可以方便的进行大规模的诱变和突变型筛选等研究。它已成为脊椎动物胚胎发育遗传学和基因功能研究中理想的模式生物。整胚原位杂交技术是  相似文献   
104.
昆虫γ-氨基丁酸受体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是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其作用是引起神经传递的抑制,造成突触后膜的超极化,因而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占领GABA受体或破坏GABA受体的作用即能影响动物(昆虫)正常的突触传递,造成神经功能失常,从而引起死亡。基于此开发的杀虫剂主要有环戊二烯类,阿维菌素类等。近年GABA受体基因及其表达的研究,已为不同的种属GABA受体的亚基组成、生理功能及其对很多杀虫剂药物反应的多样性提供了令人信服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5.
邹智  卢长明 《植物学通报》2009,44(2):236-244
近年来,在植物遗传转化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迫切需求下,一些不依赖于受体细胞脱分化、再分化过程的转化技术(即所谓的整株转化法)相继出现,它们大多以分生组织或生殖细胞作为受体,不受基因型限制,具有操作简单、转化效率高、无体细胞变异和后代遗传稳定等优点。该文对整株转化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重点讨论了其在油菜(Brassica napus)上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相似文献   
106.
利用cDNA-AFLP技术分析龙眼子叶胚基因表达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提取'红核子'龙眼(Dimdcarpus longan Lour.)谢花后35 d(早期)和50 d(晚期)子叶胚RNA,建立cDNA-AFLP分析体系,获得指纹图谱.对41个差异片段回收克隆和序列分析,表明其中21个与已知功能基因具有高度同源性,这些基因的功能主要涉及侧牛器官的离轴极性、糖酵解、能最代谢、离子转运、细胞壁伸长、细胞周期调控、RNA转录、RNA翻译和调控、蛋白磷酸化调控和降解、信号转导等;其余片段与已知基因的同源性较低或没有.  相似文献   
107.
以老抽酱醪为实验材料进行耐盐性酵母菌种分离,并做菌种鉴定。分析了在不同盐度条件下耐盐性酵母菌的生长情况和生长过程中培养基总糖的消耗,可以发现实验得到的酵母在22%(质量与体积}E)盐度下依然能够良好生长。结果表明,实验分离出的No.2菌在同级盐度的条件下的生长量要明显高于No.1菌,但在乙醇产率方面,两株菌在相同的含盐量为16%(质量与体积比)的麦芽汁培养基中发酵8d,No.1菌的乙醇产率为3.1%(体积比),No.2菌的乙醇产率2.9%(体积比)。  相似文献   
108.
54 例儿童结核病诊治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 由于流动人口增加以及基层预防接种和诊治工作尚存在薄弱环节, 儿童结核病发病率有增长趋势。为分析儿童结核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误诊特点, 对我院2006 年3 月― 2008 年7 月住院治疗的54 例儿童结核病病例从年龄、性别、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误诊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 儿童结核年龄≤5 岁者所占比例最高( 64. 8% ) ; 临床分布以肺结核合并肺外结核者最多( 44. 5% ) , 其次为单纯肺结核( 37. 0% ) 和肺外结核( 18. 5% ) 。本研究中患儿在外院误诊率为55. 6% ; 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肺部弥漫性结节影、斑片状模糊影, 胸膜增厚或伴胸腔积液, 纵隔及( 或) 肺门淋巴结肿大, 腹腔淋巴结肿大, 颅脑断层扫描( CT) 或磁共振成像( MRI) 异常等。结果提示, 年龄≤5 岁是儿童结核病的好发年龄; 结核菌素试验联合影像学诊断可明显提高儿童结核病临床确诊率, 减少误诊、漏诊; 积极正规的抗结核治疗对绝大多数儿童结核病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109.
ApxI外毒素是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最重要的毒力因子,为了研究其N端多肽的免疫原性,分别将apxIA基因的全长编码区(apxIA,3146bp)及其5′端1140bp的片段(apxIA5)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经IPTG诱导后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表达,表达产物ApxIA和ApxIAN均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Westernblot检测证实两种表达产物均具有免疫反应性。将纯化的重组蛋白(rApxIA和rApxIAN)和提取的天然毒素ApxI(nApxI)分别经腹腔免疫BALBc小鼠,于免疫前、免疫2周和4周后分别检测了ELISA抗体和毒素中和抗体水平,结果表明,rApxIAN免疫组的ELISA抗体显著低于rApxIA免疫组和nApxI免疫组,但rApxIAN免疫组血清中和试验中测定的溶血素单位与rApxIA及天然nApxI免疫组没有显著差异。第二次免疫2周后,用1个LD50的APP血清1型J101株和2型标准菌株攻击试验动物,rApxIAN免疫组对血清1型和2型菌株的保护率分别为80%和100%。  相似文献   
110.
鲤春病毒糖蛋白(G)基因的分离及同源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RT-PCR和巢氏PCR方法从疑似鲤春病毒(SVCV)侵染的镜鲤肝组织中获得了鲤春病毒糖蛋白(G)基因。通过序列测定与分析,所获得的鲤春病毒糖蛋白(G)基因由606个核苷酸组成,编码一个由202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通过NCBIblast与9个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鲤春病毒糖蛋白(G)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发现获得的鲤鱼春季病毒糖蛋白G基因DNA序列与美国分离的AY527273株同源性最高为99.8%,与中国分离的AY842485株同源性次高为98.7%,与英国分离的两个序列SVI538065和SVI538066株的同源性为98.2%,而与其它国家的分离株如SVU18101、SVI318079、SVI538061、SVI538062、SVI538063的同源性最差,仅为89.4%~90.0%。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结果与DNA同源性分析结果一致,所获得的鲤春病毒糖蛋白G基因氨基酸推导序列与其它9个分离株的氨基酸同源性在89.6%~99.5%之间。对SVCV不同分离株遗传变异和进化关系的分析为下一步开展SVCV快速诊断方法的研究和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