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约20%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后,外周血CD4 T细胞水平无法有效恢复,即免疫功能重建不全,但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本文根据HIV感染者的临床和免疫学指标,分析发生免疫功能重建不全的风险因素;进一步从外周循环系统中T细胞损伤、细胞因子变化及肠道黏膜局部CD4 T细胞删除等方面解析可能机制,其中肠道黏膜CD4 T细胞删除可能与肠道微生物菌群诱导的细胞焦亡有关。虽然目前国际上有多项关于免疫功能重建不全患者治疗方案的临床试验,但由于缺乏一致的、有力的基础研究证据,导致疾病诊断指标缺乏,单独细胞因子给药治疗亦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应深入探索免疫功能重建不全发生机制,进行大样本、长时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制定免疫功能重建不全的临床与免疫学界定标准,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其中肺真菌感染居首位,己成为免疫功能下降或缺陷宿主常见的死亡原因。艾滋病是经典免疫功能缺陷性疾病,合并真菌感染时需及时识别、治疗,以降低其病死率。国内、外各种有关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治指南的不断问世,极大地提高了临床医生对侵袭性真菌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该文就艾滋病常见侵袭性肺真菌病:肺念珠菌病、肺孢子菌肺炎、肺马内菲青霉病、肺隐球菌病、肺曲霉病的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随着有效的联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combination antiretroviral therapy,cART)的普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的生存期逐步延长。这一过程中,HIV感染者自身免疫反应对免疫系统功能的恢复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HIV感染激活干扰素信号通路,诱导干扰素刺激基因(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ISG)上调表达,从而发挥抗病毒作用。其中,类泛素蛋白ISG15在HIV感染者中显著上调,通过ISG化抑制HIV颗粒的出芽和释放;而HIV的非结构蛋白则通过干扰ISG化过程或结合干扰素信号通路关键分子,逆转ISG15对病毒的抑制作用。本文从ISG15的生物学特性、在不同细胞亚群中的表达、抗病毒功能及病毒逃逸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进一步解析ISG15在HIV感染中扮演的角色、探索如何获得以抗HIV感染宿主因子为契机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4.
1临床资料 患者男,38岁,因“体检发现右肺部结节2周、HIV抗体阳性1周”于2007年7月28日收治入院。 2007年7月13日患者因体检发现“右下肺部结节影”就诊于上海某医院预接受手术治疗。术前检查肝功能异常,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e抗体阳性。B超示:肝硬化,脾肿大,少量腹水。7月16日HIV抗体检查结果为阳性,7月17日被上海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确诊为HIV感染。  相似文献   
15.
1例艾滋病并发弓形虫脑病的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弓形虫脑病(TE)为中枢神经系统(12NS)的一种致命性感染,通常发生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晚期阶段.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TE在HIV感染者中极为常见,平均年感染率为0.4~0.7/100人,而且在CD4 细胞计数低下者中更为常见[1].随着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出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出现机会性感染的概率大大降低,当然也包括CNS感染,如TE[2].  相似文献   
16.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并应用于细菌分类学,使得链球菌的分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本文综述了国外有关研究的最新进展,将链球菌属按β溶血性和非β溶血性进行了归类.  相似文献   
17.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疫苗是控制艾滋病的最佳方法,动物模型证实该病毒疫苗是可行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中和抗体可达到足够高的水平以预防该病毒感染,但有型特异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不能单独预防该病毒感染,但能将病毒血病控制在低水平,目前,人们研究重点集中于病毒特异性抗性体和T细胞反应。现有疫苗尚不能诱导对原发性病毒株具有广泛中和能力的抗体。然而,重组痘病毒疫苗和DNA疫苗提示细胞毒T淋巴细胞反应对来自不同进化分支的原发病毒株有广泛的交叉反应力,人们需找到新的免疫原来诱导中和抗体,以取得最佳细胞毒T淋巴细胞反应。  相似文献   
18.
引起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病毒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对其特性仍知之甚少,故治疗上缺乏特效药物。本文综述了临床已经试用的抗病毒药物犀正在研制开发的抗该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患者经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后所导致的血脂及心血管方面的副作用.方法 回顾性调查在我院治疗并门诊随访的35例男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者,均接受相同HAART方案(d4T+3TC+EFV),平均年龄为38.5±15.3岁,平均抗病毒时间为24.6±17.5月,抗病毒治疗前平均CD4计数为69.5±34.6个/μl,比较抗病毒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脂变化(包括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22例在本系列研究最后1次血脂测定时接受高分辨B超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测定.结果 35例AIDS患者HAART前、后血三酰甘油分别为1.44±0.35mmol/L和2.07±0.54mmol/L(P <0.001);总胆固醇分别为4.96±0.46mmol/L和6.15±0.83mmol/L(P<0.001);血高密度脂蛋白分别为1.06±0.01mmol/L和 1.04±0.01mmol/L(P>0.05);血低密度脂蛋白分别为2.29±0.33 mmol/L和3.11±0.29mmol/L(P<0.001).22例患者经Philips5000彩色B超仪测定IMT平均为0.86±0.14 mm,明显高于文献报道的正常值0.7±0.2mm.结论 HAART治疗艾滋病患者与血脂代谢异常及部分心血管并发症相关.  相似文献   
20.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基因产物,为目前已知的最复杂的人类基因复合体。由于MHC分子在个体免疫调节中起主要作用,故其在控制个体对疾病的易感性方面也起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HLA复合体与感染性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