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7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1.
耐氨固氮菌分泌物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催娩克氏菌(Klebsiella oxytoca)的不同菌株(耐氨固氮型,野生型,不固氮型)对杯栽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发现耐氨固氮菌可分泌某种植物生长促进物质,此类物质可被阳离子树脂吸附,在80℃下活性不受影响,在适宜浓度下,可使水稻秧苗的根重和苗重增加30%。  相似文献   
412.
影响反转录过程多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探讨了影响反转录反应的各种因素。温度的适当提高和模板的严格处理可以破坏RNA的二级结构,并提高引物的特异性结合;模板的纯度可以避免杂质对酶的特异性的影响;巢式引物可以在PCR过程中很有效地避免反转录过程中产生的非特异性产物的扩增,而 提高最终产物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413.
惊飞距离--杭州常见鸟类对人为侵扰的适应性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9  
惊飞距离是指人在鸟类惊飞之前能接近鸟类的距离,反映了鸟类对人为侵扰的适应程度。2002年9月至2003年1月,在杭州6个区的调查中共见到42种鸟类,以其中的9种优势种兼广布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鸟类沿侵扰梯度惊飞距离的变化及影响惊飞距离的主要因子。根据植被类型、建筑比例、干扰因素等差异,将栖息地分为5类:建筑区,城市园林,西部山区,水荡,农田。选取体重、活动高度、观测点可视度、引人注目程度、迁徙状态作为探讨惊飞距离的5个变量。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栖息地的人为侵扰程度有极显著差异:建筑区的人为侵扰程度与城市园林有显著差异,西部山区、农田和水荡之间无显著差异。②在不同栖息地中,惊飞距离具有显著差异;随着人为侵扰程度的提高,同种鸟类在不同栖息地中的惊飞距离呈减小趋势。③鸟类对人为侵扰的惊飞距离与选取变量问的关系显著:体形大小、观测点可视度与惊飞距离呈显著正相关,活动高度与惊飞距离呈显著负相关,而引人注目性与惊飞距离不相关。说明多数鸟类对人为侵扰已有了一定的适应性;体形较大、在植被稀疏的栖息地中以及靠近地面活动的鸟类惊飞距离较大,对人为侵扰的适应性较差。  相似文献   
414.
岛屿群落组成的嵌套格局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 ,岛屿群落组成的嵌套结构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在一个岛屿生境系统中 ,小岛屿中出现的物种大多数也出现在物种相对丰富的大岛屿中。这是一种非随机的物种分布格局。嵌套结构被认为是分析群落组成机制的重要工具 ,并引发了自然保护区最优化设计原理的新一轮争议。然而 ,随着研究的深入 ,围绕嵌套结构的意义、方法学、成因和普适性等方面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观点与假说。本文就上述方面作了系统的介绍和分析 ,认为嵌套结构从群落的组成方面为岛屿生物地理学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保护生物学上具有重要意义。在成因上 ,仅考虑单因子的作用是偏狭的 ,多数是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方法上 ,应充分认识不同方法的适应条件 ,以降低误差。嵌套结构并不是普适的 ,它受到如矩阵的大小和填充度、生物类群和生境的差异性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15.
化肥种类对不同品种菜心吸收累积Cd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形态N、P、K肥对菜心(Brassicachinensis)吸收Cd的影响以及华南地区多个菜心品种对Cd的吸收累积的差异.结果表明,化肥形态主要影响土壤pH、水溶性和交换性Cd含量.5个品种菜心茎叶Cd浓度高低顺序为:迟菜心2号≥四九菜心19号>迟菜心29号≥特青菜心80天>特青菜心60天.水培试验表明,特青60天单位根表面积吸Cd速率和向地上部的迁移率比迟菜心2号低.  相似文献   
416.
通过同源序列法, 从我国大面积栽培的高芥酸甘蓝型油菜品种“中油821”和低芥酸品种“中双9号”的基因组中克隆得到脂肪酸延长酶基因, 并对它们进行了测序分析. 发现中油821 FAE1基因全长1521 bp, 没有内含子; 中双9号FAE1基因全长1517 bp. 分析白菜、甘蓝和甘蓝型油菜的FAE1基因, 在DNA水平上共发现31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占2.03%), 在蛋白质水平上有7个氨基酸位点出现变异. 进一步分析表明, 有18个核苷酸变异是A/C基因组特异性变异, 而且95%(17/18)A/C基因组特异性核苷酸变异都是同义突变. 第1217位的核苷酸变异导致A基因组的FAE1基因不能被AvrII识别, 而C基因组的FAE1基因可以被AvrII识别. 用核酸内切酶AvrII酶切供试材料白菜、甘蓝和甘蓝型油菜的FAE1基因序列, 证实甘蓝来源的FAE1基因序列可以被AvrII识别并酶切, 白菜来源的不能被AvrII酶切. 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AvrII酶切FAE1基因序列的方法, 不仅可以识别白菜和甘蓝, 而且可鉴别甘蓝型油菜的A/C基因组. 此外, FAE1基因还可用作转基因油菜花粉漂移检测时的标记基因, 为基因漂移风险分析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417.
植物源内含子对GUS基因表达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报告基因的瞬间表达来优化转化体系是提高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效率的重要手段,GUS以稳定、易于定性定量分析等独特优点成为瞬间表达体系的首选。pCaMV 35S启动下的GUS基因可在农杆菌中表达,另外还首次报道该嵌合基因同时也可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为避免GUS基因在农杆菌中的表达对瞬间表达体系的影响,一拟南芥蛋白基因的内含子被插入到GUS基因的编码区,进而构建了含内含子的GUS植物表达载体pBI121-GUSint。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GUSint在农杆菌中没有表达,而在接种3d的油菜中可高效瞬间表达,其中在子叶柄(带子叶)中瞬间表达率高达100%,这一方面证实载体构建成功,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优化油菜及其它芸薹属植物转化体系及在油菜中快速研究目的基因的功能和表达调控模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18.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直接调控月经周期,三者之间通过促性腺激素与卵巢甾体激素对下丘脑、垂体产生的反馈机制产生生理性周期变化,卵巢局部产生众多的肽类因子形成卵巢内自分泌/旁分泌调节系统,参与垂体促性腺激素性腺内作用机制的调控。  相似文献   
419.
浙江舟山五峙山列岛夏季繁殖水鸟资源及其分布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2007年,对浙江舟山五峙山列岛自然保护区繁殖水鸟进行调查和监测,记录繁殖水鸟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其繁殖生态。在五峙山列岛繁殖的水鸟主要有黑尾鸥Larus crassirostris、黄嘴白鹭Egretta eulophotes、小白鹭E.garzetta、中白鹭Mesophoyx intermedia、大凤头燕鸥Sterna bergii、黑枕燕鸥S.sumatrana和蛎鹬Haematopus ostralegus等7种。自1988年保护区建立以来,尤其是近年来,五峙山列岛繁殖水鸟的种类和珍稀鸟类黄嘴白鹭的繁殖数量呈上升趋势,其中黄嘴白鹭和大凤头燕鸥大繁殖群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保护区的保护价值,不同年份间鸟类总体数量保持相对稳定。五峙山列岛繁殖水鸟的资源和分布动态呈现两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一方面,由于繁殖资源限制,繁殖种类间存在竞争替换;另一方面,不同繁殖年间繁殖水鸟在不同岛屿的分布数量存在较大的波动。其内在的影响因素值得进一步探讨,这对有针对性地制订保护和管理对策,降低黄嘴白鹭的竞争压力,最大限度地提高保护区繁殖水鸟的多样性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20.
 乔木层优势种左右着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以乔木层优势种为主体划分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型, 可以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框架结构及类群分布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东部森林样带中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结合点, 具有南北气候过渡带的典型特征, 群落的优势种突出, 随着环境梯度(海拔)的变化, 乔木层优势种变化明显, 能较好地反映出植被与环境的动态关系。采用群落生态学的调查方法, 在伏牛山南北坡设置66个样地。根据调查结果, 通过计算重要值, 选取37个优势度相对较大的乔木树种进行种间联结及相关性分析, 以χ2检验为基础, 结合联结系数AC和共同出现百分率PC来测定乔木优势种间的联结性, 根据优势种间的联结性及其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异同来划分植物功能群。结果表明, 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短柄枹(Q. glandulifera)、锐齿栎(Q. acutidentata)、华山松(Pinus armandi)依海拔升高分别具有最大的优势势性。以这4个优势种为主体将伏牛山自然保护区乔木层划分为4个植物功能型, 第一组功能型为: 栓皮栎、槲栎(Q. aliena)、山槐(Albizia kalkora)、茅栗(Castanea seguinii)(1 100 m以下); 第二组功能型为: 短柄枹、化香(Platycarya strobilacea)、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1 100~1 400 m); 第三组功能型为: 锐齿栎、千金榆(Carpinus cordata)、漆树(Toxicodendron verniciflum)(1 400~1 800 m); 第四组功能型为: 华山松、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六道木(Abelia biflora)、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红桦(B. albo-sinensis)(1 800 m以上)。功能群间的形态特征有明显的区别, 如叶片的大小、形状等, 这些区别需要生理生态学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