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81.
本文采用HRP逆行示踪的方法,在猫视皮质的17区多点微量注射30%HRP,逆行标记外侧膝状体核(LGN)至视皮质的中继神经元,继用免疫金银法作生长抑素(SS)免疫组织化学,试图双标记LGN的中断神经元。结果显示:光镜下HRP标记细胞与SS是性细胞清晰可辨,HRP标记细胞内为较粗的棕色颗粒,分布于胞浆和树突基部;而SS免疫阳性细胞内的颗粒为银染黑色颗粒;HRP和SS双标记神经元内,上述两种颗粒共存,警备LGN的A、A1和C板层均有SS免疫阳性凶的分布;HRP标记细胞分布于A和A1板层;双标记神经元位于A和A1板层;C板层未见。本文结合以前的研究认为,SS在LGN至视皮质传导通路中的作用,可能与视觉信息的传递和调制有关。  相似文献   
582.
通过对全国稻田蜘蛛地理区系分布特点、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多年研究,结合湖南岳阳君山实施的稻田生物灾害生态调控大田示范实验,提出了“稻-蛛-螺”种养生态调控复合模式.本模式采用“保蛛控虫,养螺灭草肥田,辅以高效生物农药控制爆发性害虫”等主要配套措施.2002~2003年在岳阳君山区示范试验结果表明:采取“以蛛控虫、养螺灭草”的主要措施,调控田化学农药用量降低了65%,土壤和稻谷的甲胺磷含量均低于化防田,但物种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化防田,能有效地保护稻区的生物多样性;调控田的杂草群落由于南美螺的啃食而显著低于化防田,同时由于螺的大量排泄物可以补充作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无需追肥,降低了化肥用量;因实施了种养立体化,调控田的土地生产率、产值利税率、农副产品商品率和纯收入均高于化防田.  相似文献   
583.
利用Vanderploeg和Scavia的选择系数(Wi)与选择指数(E* i)选择10类生态因子,分析了海南猴猕岭自然保护区野放海南坡鹿的牛境选择特征.野放海南坡鹿经常活动于草地和次生热带雨林,选择郁闭度和灌木盖度较低、草本盖度高、半阴半阳坡、下坡位、坡度平缓、海拔≤300 m、水源距离≤200 m以及人为干扰>5000 m的生境.根据本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保护与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584.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组织中P16、P27和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18例宫颈鳞癌组织和12例宫颈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P16、P27和Ki67蛋白的表达,分析宫颈病变形成过程中P16、P27和Ki67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16和Ki67在正常宫颈、CIN和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0(0/12)、70%(21/30)、100%(18/18)和30%(4/12)、90%(27/30)、100%(18/18),二者在CIN和宫颈鳞癌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P27蛋白在正常宫颈、CIN和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2.22%(10/12)、53.33%(16/30)和27.78%(5/18),其在CIN和宫颈鳞癌中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织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CIN和宫颈鳞癌组织中,P16和Ki67表达呈正相关(P0.05);P27和P16、Ki67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P16、P27和Ki67参与了CIN、宫颈癌的发生。P16、Ki67和P27联合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标记物,可提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585.
陈元渊  陈红岩  卢大儒 《遗传》2014,36(6):547-551
细胞自噬是细胞在面对内外部环境压力的情况下, 为了自身的稳定而采取的一种降解内部及外来入侵物质的机制。SNARE(Soluble N-ethylmaleimide-sensitive factor attachment protein receptors)假说指出SNARE蛋白在细胞物质运输以及特异性膜融合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揭示了细胞正常生理活动有序进行的分子机制。由于细胞自噬涉及从自噬体的形成到自噬体溶酶体的融合等诸多膜融合的过程, 因此, 文章对近年来SNARE蛋白在调控细胞自噬过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86.
皮妍  李晓莹  怀聪  王诗铭  乔守怡  卢大儒 《遗传》2013,35(8):1040-1044
血型是人类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遗传表型, 拥有丰富的遗传学内涵。随着科技的发展, 其内涵不断得到新的揭示, 新的研究结果不断补充, 持续吸引着人们对血型遗传机制的探索。血型遗传案例除了与孟德尔遗传和连锁遗传、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四大内容关联外, 还涉及到其他多方面的遗传学知识点。在教学中, 依据遗传学的知识脉络, 贯穿以ABO血型作为经典案例, 结合拓展的白细胞血型, 孟买、Rh、MN等血型的遗传规律及其应用, 并且开展相关的实验教学, 理论联系实际, 增强了学生的兴趣, 提高了教学效果。在遗传学实验教学中, 有80%的学生选择ABO血型鉴定这个自选实验, 并表示出对这个实验的浓厚兴趣。在讲授相关知识点时, 用恰当的血型案例为引导, 设计相关的讨论主题, 开展PPT展示性讨论和辩论式讨论, 所有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进来, 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使学生的思维在辨析中得到操练,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深刻理解遗传学基本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587.
植物非特异脂质转运蛋白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芳  卢长明 《遗传》2013,35(3):307-314
植物非特异脂质转运蛋白(nsLTP)是一类含量丰富的小分子碱性蛋白, 能够在体外与多种疏水分子可逆地结合。目前已从多种植物中分离到9种类型的nsLTP基因。所有nsLTP蛋白质都具有8个半胱氨酸残基模体的保守结构, 它们的三维结构内部有一个具有脂质结合位点的疏水腔。根据基因结构、表达、调控和体外活性等研究, nsLTP被认为可能与蜡质合成与运输、抗逆、抗病以及生殖发育等重要生理过程有关。文章全面介绍nsLTP基因及其蛋白质研究的最新进展, 内容包括基本特征、分类、基因表达、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等, 最后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588.
埃博霉素(Epothilone)是粘细菌纤维堆壤菌(Sorangium cellulosum)产生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为了提高埃博霉素A和B的产量,以及B/A的比率,以G52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研究了黄豆粉、酵母粉、酪蛋白胨和丙酸钠对纤维堆壤菌产埃博霉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脂黄豆粉和酪蛋白胨作为氮源,同时加入6.25 mmol/L丙酸钠作为前体物质,埃博霉素A和B的产量分别比原始条件平均提高1.47倍和2.88倍,B/A的比率比原始条件平均提高了1.97倍。  相似文献   
589.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草本植物功能群的分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东部森林样带中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结合点,随着环境梯度(海拔)的变化,林下植物优势种变化明显.草本植物对环境的反应较为敏感,能较好的反映出植被与环境的动态关系.采用群落学调查方法,对伏牛山南北坡的植被进行调查.以X2检验为基础,结合联结系数AC和共同出现百分率PC来测定草本层优势种间的联结性,根据优势种间的联系性及其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异同,以优势种为主体划分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林下草本植物功能群.研究结果表明,以优势种为主体对森林生态系统草本植物进行功能群划分可行性高,有较强的代表性.对草本优势种共划分了7组植物功能群:Ⅰ"伴人型",Ⅱ"高山型",Ⅲ"阴湿型",Ⅳ"耐旱型",Ⅴ"林隙型",Ⅵ"基础型",Ⅶ"原始型".每一组都有其特定的分布区域和形态特征,较好了反应出环境与植被的动态关系,为今后森林生态系统研究和植物功能群划分寻找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90.
借助蛋白质转导技术,利用胰岛β细胞转录因子MafA诱导小肠细胞系IEC-6表达胰岛素,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将TAT基因与MafA基因一起插入p32a(+)载体中,构建TAT—MafA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转化BL21获得表达菌株,经IPTG诱导和Ni柱亲和层析纯化TAT-MafA融合蛋白,用1μM浓度的该融合蛋白孵育IEC-6细胞12h和24h后,分别进行进胞检测和胰岛素表迭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到经TAT—MafA融合蛋白作用12h后的IEC-6细胞中有该蛋白,并经细胞免疫荧光和RT—PCR的方法检测出TAT—MafA作用24h后的IEC-6细胞中有胰岛素的表达。因此,TAT—MafA融合蛋白可以高效进入小肠细胞系IEC-6细胞,并且进胞后仍保持MafA原有的生物学活性,能启动胰岛素基因的表达,诱导IEC-6成为胰岛素表达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