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广西苦丁茶的挥发油成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我国广西作为苦丁茶饮用的一种植物是冬青科冬青属苦丁茶 (IlexkudinchaC .J .Tseng)的叶。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表明 (Nishimura等 ,1999) ,广西苦丁茶中三萜类成分具有显著抑制酰基辅酶A -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ACAT)活性 ,可用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症。在我们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时注意到 ,其挥发油具有清香香气 ,但成分未见报道。本文利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 ,对其成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 ,为该种植物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部分科学依据。1 仪器和样品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 :HP6 890 /HP5 973GC…  相似文献   
162.
多线染色体是体细胞分裂间期染色质丝多次复制但不分开形成的。虽然摇蚊多线染色体早在1881年就已被发现,但由于人们缺乏对其遗传学的了解,并未用它做深入的遗传学研究。随着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研究的深入,多线染色体的斑带及疏松结构再次引起遗传学家的兴趣。摇蚊幼虫个体大、廉价易操作,其唾腺多线染色体明显,故成为理想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对摇蚊唾腺染色体染色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63.
山楂叶螨危害对海棠叶片POD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人工接种的方法研究了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危害初期(9d内)对海棠(Malus zumi)叶片过氧化物酶(POD)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危害时间延长和虫口密度增大,POD活性迅速升高,30头/叶危害9d和60头/叶危害6d时均约达对照的190%;PAGE分析结果显示叶螨危害使海棠叶片产生2种新的POD同工酶,受害植株的未接虫叶片的POD活性同时升高,并出现与接虫叶片相同的PAGE谱带,揭示叶螨危害对海棠叶片POD有系统诱导性。POD的变化可能是受害植株对叶螨危害的一种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64.
苜蓿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苜蓿是一种优良的多年生豆科牧草 ,具有多重生态功能 ,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苜蓿在第 2~ 4年后产量逐渐下降 ,而且种过苜蓿的土壤 ,间隔较短时间再种苜蓿 ,很难建植成功。许多研究表明 ,苜蓿体内含有的一些水溶性化学物质不仅能够对其产生自毒作用 ,而且也能对其他植物具有化感作用。本文综述了苜蓿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包括苜蓿中主要的化感物质、影响苜蓿化感作用的因素、苜蓿化感作用的应用三个方面。同时就苜蓿化感作用今后的研究重点提出一些看法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5.
大驳骨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大驳骨(Gendarussa uentricosa)提取物的乙酸乙酯溶解部分进行分离纯化,发现了两个已知成分β-谷甾醇(1)和西米杜鹃醇(2),并对其低级性组分进行了GC/MS分析,共鉴定出21个化合物。该植物成分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66.
EB病毒是一种DNA肿瘤病毒,感染人类,可以引起鼻咽癌、Burkitt淋巴瘤,近年来EB病毒与胃癌的关系也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EB病毒在人原代胃上皮细胞和胃癌细胞系中促癌作用已得到证实,但是它致胃上皮细胞增殖及胃癌形成的分子学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7.
蛋白磷酸酶Cdc25C能够使有丝分裂激酶CDK1/cyclin B去磷酸化,从而促进细胞周期的进程.已经在一些肿瘤细胞中检测到Cdc25C的过量表达,这使得Cde25C成为肿瘤治疗中的潜在靶标.通过随机筛选,发现了八个CAe25C的天然新抑制剂(1-8),其IC50值在1.66~75.07umol/L之间.肿瘤细胞毒试验结果表明,其中四个化合物(化合物3,4,5,7)对十种肿瘤细胞株显示一定的细胞毒活性,其IC50值皆小于10ug/ml.  相似文献   
168.
脊髓损伤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难题,脊髓损伤可划分为三个病理生理阶段:原发性损伤期、继发性损伤期和慢性损伤期。基因表达的改变在脊髓损伤中起到了重要作用,miRNAs可以调控转录后所有基因的表达,所以miRNAs是脊髓损伤中一个很具有研究价值的研究对象。miRNAs是20-25碱基组成的非编码RNA,通过与靶mRNAs 3‘UTR结合下调其表达实现的对mRNA翻译进程的调控。miRNAs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功能和疾病有密切关系。脊髓损伤后miRNAs通过调节中性粒细胞和炎性反应通路在炎性应答中起到了重要作用;miRNAs在细胞凋亡中表现出了复杂的功能,其表达的改变可能同时刺激和抑制凋亡;miRNAs可通过增强星形胶质细胞肥大和调节胶质瘢痕的进程;miRNAs的下调可能通过促进轴突靶向作用、神经元存活和轴突生长来促进损伤脊髓部位再生进程。目前脊髓损伤仍是现代医学的难题,对神经系统疾病中miRNAs作用的研究,为脊髓损伤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案,也是将来研究中的热点。  相似文献   
169.
不同冬小麦品种衰老生理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研究了超高产条件下 3个不同冬小麦旗叶衰老生理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 ,大穗型品种郑州 8761和小穗型品种温麦 6号 ,旗叶衰老过程中 ,O- ·2 和 H2 O2 产生、MDA积累 ,可溶性蛋白质和光合色素降解及光合活性下降明显快于正常的中穗型品种洛阳 91 33,3个小麦品种产量高低顺序 :洛阳 91 33>温麦 6号 >郑州 8761。讨论了活性氧代谢在小麦旗叶衰老代谢中的可能作用 ,提出选择不早衰的小麦品种是实现超高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0.
首次报道了华福花属华福花 Sinadoxa corydalifolia和东方五福花 Adoxa orientalis花部维管结构,并对五福花科3属4种植物的花部维管系统进行了比较研究。3属4种的花部维管系统表现出不同的对称性和不同的复化、减化以及不同的融合程度。基于花部维管系统的证据,本工作支持四福花属四福花 Tetradoxa omeiensis为科内原始类群代表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