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7篇
  1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s,DSBs)是细胞染色体复制过程中经常出现的DNA损伤,它的修复过程顺真核生物中以同源重组(homology recombination,HR)修复为主。正常机体中有着一系列的基因和蛋白及时修复复这些损伤,这些蛋白归属于RAD52上位性集团(RAD52epistasis group)。它们对细胞发挥功能和维持生存意义重大,近来国外研究十分活跃。  相似文献   
92.
本文报道了(行鸟)形目14种鸟的核型,并发现该目种类间染色体数目变异很大,由石(行鸟)的2n=40至沙锥的2n=98不等。这种变异是由原始的2n=80核型通过两种方式形成的:在(行鸟)小目中,小染色体相互融合而造成染色体数目的减少;在鹬小目中,大染色体的着丝点分离而造成染色体数目的增加。  相似文献   
93.
农牧交错带农牧复合系统的可持续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乃平  卞莹莹  王磊  陈林  杨新国  王昫  王兴  曲文杰 《生态学报》2020,40(21):7931-7940
农牧复合系统具有综合资源、兼顾生态与生计、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农牧交错带脱贫富民的必由之路。目前,农牧复合实践迫切需要建立可持续的运行机制。针对于此,运用农户调查、土地养分测定和农牧测产、分室模型等方法,对宁夏盐池县皖记沟村农牧复合系统的资源支持、农户农牧复合生产方式、农牧复合系统的物质流开展研究。结果表明,促进农牧复合系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资源基础和耕地、灌木林地、草地系统耦合的生产方式。目前主要生产饲草料的水浇地和柠条林地的水资源可持续性是农牧复合系统能否长期持续的关键。加强水土资源、饲草料生产和滩羊养殖之间的系统调控和整体协同,是农牧交错带农牧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4.
为了观测欧美 107 杨与中林 46 杨对生活污水的响应, 采用不同水力负荷(0、 3、 6、 9、 12、 15 cm· 周 − 1 ), 在杨树人工林林地进行了污水生态处理试验。结果表明 : 污水处理增加了欧美 107 杨的叶长、落叶量与生长量, 降低了欧美 107 杨的叶不对称性; 污水处理使中林 46 杨叶长变短, 叶不对称性增加 , 生长量与落叶量降低。在较低水力负荷时 , 两种杨树无性系各器官中的氮、磷、钾钠积累量增加 , 在 6-12 cm·周 −1 水力负荷时达到最大值, 然后又有所下降, 欧美 107 杨各器官中氮、磷、钠积累量高于中林 46 杨。欧美 107 杨比中林 46 杨更适宜于作为生活污水处理的植物材料。  相似文献   
95.
以衣康酸生产菌土曲霉A9002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及亚硝基胍复合诱变后再行定向选育,即在以衣康酸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富集不能同化衣康酸的菌种,将将它们涂布在含乌头酸酶抑制剂(单氟醋酸)的高糖、高衣康酸平板培养基上,最后从中而筛选出一支衣康酸氧化酶弱,乌头酸酶活强,并耐自身代谢产物的高产突变株A9003。此菌株在摇瓶培养72h后,产酸为9.2%,转化率为58.1%,在100m^3发酵罐生产性试验中,  相似文献   
96.
北固山湿地虉草光合日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便携式L I-6400光合测定仪,在晴朗的天气,对鬲艹鸟草成熟叶片净光合速率(Pn)以及光合有效辐射(Par)、气孔导度(Cond)、细胞间CO2浓度(C i)、叶温(T l)、叶周围气温(T a)和蒸腾速率(T r)等影响因子进行田间测定,研究艹鬲鸟草的光合日变化。结果表明:鬲艹鸟草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主峰出现在10¨00,次峰出现在15¨00,光合“午休”现象明显,非气孔限制是产生“午休”的主要原因。净光合速率变幅为5.86~20.64μm o l.m-2.-s 1,蒸腾速率变幅为2.8~6.22 mm o l.m-2.s-1,光补偿点为40μm o l.m-2.s-1,光饱和点为2 100μm o l.m-2.-s 1(自然状态下达不到),表观光量子效率为0.056 5 m o l.m o-l 1,暗呼吸速率为2.26μm o l.m-2.-s 1,水分利用效率为2.31~3.65μm o l.mm o-l 1。数据显示,鬲艹鸟草是一种高光效植物,对于其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其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对比剂肾病(Contrast Media 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预测因素。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长海医院确诊为冠心病并接受PCI治疗的≥75岁老年患者共计317例,根据CIN评分分成CIN评分低分组(4-10分)、CIN评分中分组(11-16分)、CIN评分高分组(≥16分),分析比较不同CIN评分组患者的术后对比剂肾病的发生情况;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探讨冠心病PCI患者发生对比剂肾病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317例冠心病PCI患者中,14例发生CIN(4.4%),CIN评分高分组比例最高(4例,11.8%,P=0.042)。单因素分析表明,CIN风险评分、术前GFR、术前肌钙蛋白、术前总胆固醇、急性心肌梗死、Syntax评分在术后CIN发生中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为独立的风险预测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IN风险评分在术后CIN发生中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95%CI:1.37-7.78,P0.05),术前GFR在术后CIN发生中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95%CI:1.01-1.07P0.05),两者均为独立预测因子。结论:CIN风险评分、术前GFR是高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98.
本实验将含有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基因cDNA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直接注射小鼠骨骼肌,观察了hGM-CSF基因在小鼠体内的分泌表达情况。ELISA结果显示注射重组质粒DNA后,第15天左右小鼠血液hGM-CSF的表达量最高,约有97 ng/ml,第20天次之,第25天和第10天的表达量相近,约有49 ng/ml。生物学活性检测结果表明,实验组小鼠血液有维持TF-1依赖株细胞的生长作用。表明重组质粒DNA直接注射骨骼肌不仅能表达hGM-CSF,而且表达产物有生物学恬性。  相似文献   
99.
稻鸭共作对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由灰飞虱传毒危害的水稻条纹叶枯病是近年来在我国部分稻作区严重发生的病毒病害.作为稻作生产生态实践模式之一的稻鸭共作技术对稻田病虫草具有显著的控制效应,然而目前还没有关于稻鸭共作对灰飞虱和条纹叶枯病影响的报道.因此,于2004~2005年在南京农业大学东台试验场进行了田间实验,共设计了4个处理,分别为常规稻作区(不养鸭、施药)、稻鸭共作区(养鸭、不施药)和秧田期覆盖防虫网、栽后大田稻鸭共作区(秧田覆盖防虫网、栽后稻田养鸭、不施药)和对照区(不养鸭、不施药).结果表明:稻鸭共作以及秧田期覆盖防虫网、栽后大田稻鸭共作处理对灰飞虱有显著的控制效应,因此也显著降低了两处理在水稻整个生长期间条纹叶枯病的发病率;稻鸭共作处理对条纹叶枯病的综合防效为79.44﹪,略高于常规稻作78.82﹪的防效,而秧田期覆盖防虫网、栽后大田稻鸭共作处理对稻田灰飞虱和条纹叶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对条纹叶枯病的防效超过94.01﹪.总之,通过以上试验结果可知,稻鸭共作尤其是秧田期覆盖防虫网、栽后稻鸭共作处理为防治条纹叶枯病提供了一条安全高效的生态控制途径.  相似文献   
100.
稻麦秸秆集中沟埋还田对麦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5.5a的大田定位试验,将上季秸秆全量沟埋还田,设置秸秆沟埋还田深度为20、40 cm以及免耕秸秆不还田(对照)3个处理。研究秸秆沟埋还田对麦田土壤水势、温度的影响以及长期秸秆沟埋还田方式下,沟埋还田20 cm处理各埋草沟土壤容重、总孔隙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秸秆沟埋还田具有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总孔隙度的作用,随着还田时间的增加,这种作用逐渐降低。当降雨量较大(26.6 mm)时,沟埋还田各处理水势值在短时间内上升的较快,而对照则相对较慢;当降雨量较小(10 mm)时,沟埋还田40 cm处理水势值上升速度大于沟埋还田20 cm,对照处理最慢;降雨过后的12d内,沟埋还田各处理水势值下降速度较对照更快;连续40d各处理土壤水势日均值大小为对照沟埋还田40 cm沟埋还田20 cm。土壤0—15 cm温度日较差大小为沟埋还田20 cm对照沟埋还田40 cm,土壤20 cm处日较差对照最大;沟埋还田20 cm处理0—15 cm以及沟埋还田40 cm处理0—20 cm土壤日均温高于对照,沟埋还田20 cm处理20 cm处土壤日均温与对照较为接近。在沿江稻麦轮作地区,秸秆集中沟埋还田具有较好的改善土壤物理性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