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平菇不同菌株的同工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来源不同的四个侧耳属(Pleurotus)菌株进行了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供试菌株的同工酶谱各不相同其酯酶酶谱的差异更为明显。因此初步认为所试四个菌株可作为平茹的不同品种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2.
鸟类核型研究Ⅱ.雀形目12科19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首次报道了雀形目12科19种鸟类核型。其中岩鹨科、攀雀科、绣眼鸟科为世界上首次报道核型的科。通过比较我们发现臂间倒位及小染色体的融合在核型进化中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对雀形目鸟类核型起源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3.
本文报道了(行鸟)形目14种鸟的核型,并发现该目种类间染色体数目变异很大,由石(行鸟)的2n=40至沙锥的2n=98不等。这种变异是由原始的2n=80核型通过两种方式形成的:在(行鸟)小目中,小染色体相互融合而造成染色体数目的减少;在鹬小目中,大染色体的着丝点分离而造成染色体数目的增加。  相似文献   
94.
本文报道了雉科10种鸟的核型,并依据核型的DNA比较数据提出了对雉科中亚科分类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95.
旱前胡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云南产早前胡(Ligusticum daucoides Franch.)(伞形科)根的脂溶性部分分离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香豆素化合物:columbianadin,isoedultin,archangelicin,旱前胡甲素(daucoidin A),旱前胡乙素(dsucoidin B),佛手柑内酯(bergapten),非香豆素化合物:falcarindiol(7),阿魏酸(ferulic acid),蜡酸(cerot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萝卜甙(daucosterol)。其中,化合物4和5是新的香豆素化合物,经化学方法及光谱测定,证明其结构为:4是3′去乙酰基isoedultin,即:2′(S)-(1″,1″-二甲基,1″-当归酰氧基)-3′(R)-羟基-角型二氢呋喃香豆素[2′(S)-(1″,1″-dimethvl,1″-angelovloxv)—3′(R)-hydroxy angular dihydrofuranocoumarin];5是2′-(1″-甲基,1″-羟基,1″-当归酰氧亚甲基)-角型二氢呋喃香豆素[2′-(1″-methyl,1″-hydroXy,1″-angeloyloxy-methylene)angular dihydrofuranocoumarin]。  相似文献   
96.
本实验将含有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基因cDNA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直接注射小鼠骨骼肌,观察了hGM-CSF基因在小鼠体内的分泌表达情况。ELISA结果显示注射重组质粒DNA后,第15天左右小鼠血液hGM-CSF的表达量最高,约有97 ng/ml,第20天次之,第25天和第10天的表达量相近,约有49 ng/ml。生物学活性检测结果表明,实验组小鼠血液有维持TF-1依赖株细胞的生长作用。表明重组质粒DNA直接注射骨骼肌不仅能表达hGM-CSF,而且表达产物有生物学恬性。  相似文献   
97.
稻麦秸秆集中沟埋还田对麦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5.5a的大田定位试验,将上季秸秆全量沟埋还田,设置秸秆沟埋还田深度为20、40 cm以及免耕秸秆不还田(对照)3个处理。研究秸秆沟埋还田对麦田土壤水势、温度的影响以及长期秸秆沟埋还田方式下,沟埋还田20 cm处理各埋草沟土壤容重、总孔隙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秸秆沟埋还田具有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总孔隙度的作用,随着还田时间的增加,这种作用逐渐降低。当降雨量较大(26.6 mm)时,沟埋还田各处理水势值在短时间内上升的较快,而对照则相对较慢;当降雨量较小(10 mm)时,沟埋还田40 cm处理水势值上升速度大于沟埋还田20 cm,对照处理最慢;降雨过后的12d内,沟埋还田各处理水势值下降速度较对照更快;连续40d各处理土壤水势日均值大小为对照沟埋还田40 cm沟埋还田20 cm。土壤0—15 cm温度日较差大小为沟埋还田20 cm对照沟埋还田40 cm,土壤20 cm处日较差对照最大;沟埋还田20 cm处理0—15 cm以及沟埋还田40 cm处理0—20 cm土壤日均温高于对照,沟埋还田20 cm处理20 cm处土壤日均温与对照较为接近。在沿江稻麦轮作地区,秸秆集中沟埋还田具有较好的改善土壤物理性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
为了观测欧美 107 杨与中林 46 杨对生活污水的响应, 采用不同水力负荷(0、 3、 6、 9、 12、 15 cm· 周 − 1 ), 在杨树人工林林地进行了污水生态处理试验。结果表明 : 污水处理增加了欧美 107 杨的叶长、落叶量与生长量, 降低了欧美 107 杨的叶不对称性; 污水处理使中林 46 杨叶长变短, 叶不对称性增加 , 生长量与落叶量降低。在较低水力负荷时 , 两种杨树无性系各器官中的氮、磷、钾钠积累量增加 , 在 6-12 cm·周 −1 水力负荷时达到最大值, 然后又有所下降, 欧美 107 杨各器官中氮、磷、钠积累量高于中林 46 杨。欧美 107 杨比中林 46 杨更适宜于作为生活污水处理的植物材料。  相似文献   
99.
通过2年(2009-2011年)大田试验,研究不同耕作措施和秸秆还田及其交互效应对稻麦两熟制农田0~7、7~14和14~21 cm 3个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组分(易氧化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结果表明: 秸秆还田处理各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均显著高于无秸秆还田处理;0~7 cm土层,翻耕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显著高于旋耕处理,旋耕处理易氧化有机碳含量高于翻耕处理;7~14 cm土层,旋耕处理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翻耕处理;14~21 cm土层,翻耕处理土壤总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均显著高于旋耕处理;翻耕加稻麦两季秸秆均还田处理的总有机碳含量均高于其他各处理.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对比剂肾病(Contrast Media 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预测因素。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长海医院确诊为冠心病并接受PCI治疗的≥75岁老年患者共计317例,根据CIN评分分成CIN评分低分组(4-10分)、CIN评分中分组(11-16分)、CIN评分高分组(≥16分),分析比较不同CIN评分组患者的术后对比剂肾病的发生情况;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探讨冠心病PCI患者发生对比剂肾病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317例冠心病PCI患者中,14例发生CIN(4.4%),CIN评分高分组比例最高(4例,11.8%,P=0.042)。单因素分析表明,CIN风险评分、术前GFR、术前肌钙蛋白、术前总胆固醇、急性心肌梗死、Syntax评分在术后CIN发生中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为独立的风险预测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IN风险评分在术后CIN发生中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95%CI:1.37-7.78,P0.05),术前GFR在术后CIN发生中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95%CI:1.01-1.07P0.05),两者均为独立预测因子。结论:CIN风险评分、术前GFR是高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