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7篇
  6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分析阳性血培养标本,直接涂片结果与培养结果不一致的原因。方法收集一段时间内(2015年8月-2016年12月)送检的血培养标本,进行分析。实验室出现的涂片结果与培养结果不一致的,对其进行分析总结,找到主要原因和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结果符合要求的36 608份标本,血培养阳性报警3 975份,阳性率10.86%,113份涂片结果与阳性培养结果不一致,绝对不一致率为2.84%。55例涂片结果为不确定的标本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微球菌、棒状杆菌和α-溶血链球菌共有29例,占52.73%。结论容易误读为阳性球菌的阴性杆菌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粘质沙雷菌、莫拉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等。容易误读为阴性杆菌的阳性球菌包括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和微球菌。避免将某些阴性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粘质沙雷菌、莫拉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等)误读为阳性球菌十分重要。注意革兰染色中脱色步骤的操作,显微镜检查时要注意形态和排列方式不同的阳性细菌。减少危急值的报告错误率,为临床早期诊断与选择抗菌药物治疗,提供准确信息。  相似文献   
42.
人体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体肠道中庞大而复杂的微生物群落对人体自身代谢表型有深远的影响.肠道微生物群落在亚种或菌株水平上表现出极大的多样性.利用微生物分子生态学、元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发现肠道微生物与宿主表现出共进化的特点,肠道微生物群落及其基因组为宿主提供了互补的遗传和代谢功能,表现出互惠共生关系.但是,肠道微生物群落中影响宿主代谢表型的关键功能菌鉴定及其作用模式问题仍然悬而未决,综合运用多种高通量研究方法和多维数据分析方法可能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建立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重组毒力因子rV抗原含量。方法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鼠疫菌rV抗原的鼠单克隆抗体,对抗原表位和单抗特异性进行分析及鉴定,建立ELISA双抗体夹心法,并验证方法的专属性、准确性、精密度和线性范围。结果成功组建了鼠疫菌rV抗原诊断试剂,灵敏度最低检测值为10 ng/mL。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免疫学检测鼠疫组分疫苗原液rV抗原含量及制备过程中抗原活性,是鼠疫组分疫苗制备中一种重要的质量控制手段,也为进一步开发鼠疫诊断试剂盒及其他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5.
段宝玲  卜玉山 《生态学报》2014,34(10):2796-2799
全球土地计划第二次开放科学大会于2014年3月19日至21日在德国柏林举行,来自世界50个国家的650位学者参加了大会,大会主题为"土地变化:全球挑战与地方现实"。大会分四大主题进行,设103个分会场,以口头报告、快速演讲、展板等形式展开。有关"土地变化再思考"这一主题的探讨,主要围绕土地变化监测、土地变化数据集、土地变化模型构建、遥感技术的应用四方面展开,强调土地变化研究中新技术、新方法的使用,展示了不同国家在土地变化研究中的最新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提出未来土地变化研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大会对我国土地变化研究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引入多类型数据源监测我国土地利用变化,以适应不同尺度、不同类型、不同目标的土地变化研究;(2)加强国内土地变化数据集的建设,避免数据优劣共存、系统性差、类型不全面等问题;(3)加强土地变化模型构建,改进数据输入、加强模型验证、提高模型预测精度;(4)加强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使不同空间尺度、不同时间尺度遥感数据和地方数据相结合,加强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46.
内生菌是自然界中与植物存在紧密联系的一类微生物,其生活史的一定阶段或全部阶段都生活在健康植物的各个组织和器官内部.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寄生于其体内的内生菌由于对水稻具有促进生长、缓解胁迫等有利作用,因此也倍受关注.本文主要对水稻内生菌的多样性、水稻-内生菌的相互作用以及水稻内生菌的应用前景等3个方面的研究进...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抗鼠疫耶尔森菌F1抗原单克隆抗体(单抗)被动免疫BALB/c小鼠后的抗鼠疫保护效果,确认鼠疫抗体治疗依据,探索鼠疫免疫学治疗的评价手段。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组,用不同剂量的抗鼠疫耶尔森菌F1抗原单抗4C6和2D2分别进行免疫,再分别用不同剂量的鼠疫强毒菌攻击,通过小鼠的存活率和存活时间,判定F1单抗免疫小鼠被动保护其抵抗鼠疫强毒菌攻击的有效性和剂量相关性。结果在14 d的观察期内,在100.0 MLD鼠疫强毒菌攻击下,4C6单抗400.0μg组、200.0μg组、100.0μg组、50.0μg组和25.0μg组小鼠的存活率分别为100%、83%、50%、50%和0%,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15.00 d、14.67 d、13.00 d、13.50 d和9.67 d;2D2单抗400.0μg组、200.0μg组、100.0μg组、50.0μg组、25.0μg组小鼠的存活率分别为83%、50%、50%、33%和0%,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14.83 d、13.33 d、12.67 d、12.33 d和8.00 d。在10.0 MLD鼠疫强毒菌攻击下,4C6单抗50.0μg组、25.0μg组和12.5μg组小鼠的存活率分别为83%、83%和17%,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14.17 d、14.50 d、9.83 d;2D2单抗50.0μg组、25.0μg组、12.5μg组小鼠的存活率分别为100%、33%和33%,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15.00 d、12.33d和11.67 d。2.0 MLD和1.0 MLD攻击的未免疫对照组小鼠全部死亡,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6.1 d和6.7 d。F1抗原单抗的免疫剂量与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和存活率有比较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用抗鼠疫耶尔森菌F1抗原单抗被动免疫小鼠,在受到鼠疫强毒菌攻击时,对小鼠具有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8.
为了解朱砂莲(Aristolochia tuberosa O.F.Liang et S.M.Huang)的化学成分,从其果实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通过波普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马兜铃内酰胺W(1)、8-epidiosbulbin e acetate(2)、diosbulbin B(3)和β-sitosterol(4)。化合物1~3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杀作用,尤其马兜铃内酰胺W(1)活性最好,其96 h后的LC50为119.94μg m L–1。马兜铃属植物具有开发为新型植物源杀根结线虫剂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49.
苦参碱的提取分离及对小鼠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酸性乙醇提取、乙醚萃取、硅胶柱层析分离等方法从苦参中分离到苦参碱单体.以小鼠为实验动物进行毒性测定,小鼠的死亡主要集中在48h内,48h后无小鼠的死亡现象.小鼠对苦参碱的耐受量大于30mg.k-g1,小于140mg.k-g1,致死中量LD50为64.01mg.kg-1,回归方程Y=-3.2370+4.5602X,LD50标准误差SE=6.14.适口性的测定表明,苦参碱对小鼠有较好的适口性,可以作为杀鼠剂使用.  相似文献   
50.
瘤胃甲烷调控方法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刍动物释放的甲烷不仅消耗6%~10%的能量摄入,而且是重要的温室效应气体。过去20多年以来,研究人员围绕瘤胃甲烷生成及其调控展开了大量的研究,目前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1)提供电子释放新途径;(2)利用疫苗、生物控制剂(噬菌体和细菌素)以及化学抑制剂等抑制产甲烷菌,以及(3)去原虫、添加植物提取物或有机酸等促进产乙酸菌增加,降低产甲烷菌可利用的氢。瘤胃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能够将复杂碳水化合物转化成为挥发性脂肪酸,这个过程部分依赖于甲烷的生成和氢的消耗。因此,虽然各种调控措施能够在短期内抑制甲烷生成,但瘤胃微生态系统能够恢复原有的甲烷生成水平,这表明我们对瘤胃中氢代谢仍然认识不足。进一步提高对瘤胃内氢和甲烷生成的微生物生化机制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找到有效的甲烷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