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0篇
  12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检测PeroxiredoxinⅡ在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在椎间盘退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PeroxiredoxinⅡ在正常、突出及脱出腰椎间盘髓核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eroxiredoxinⅡ在退变椎间盘髓核中表达丰富,而在正常椎间盘髓核中表达微弱,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突出和脱出椎间盘髓核中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eroxiredoxinⅡ在正常及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差异表达。  相似文献   
102.
急性弛缓性麻痹聚集病例病原毒力和分子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探索脊灰病毒型内重组、位点突变等分子特征与神经毒力的关系,对2002年6月四川省攀枝花地区发生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聚集病例的分离病毒株进行了转基因小鼠(PVR-Tg21 mice)神经毒力实验和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显示:所测4株分离病毒(均为Ⅱ型脊灰病毒)神经毒力没有明显升高。4株病毒基因全长都是7 439bp,编码区翻译的氨基酸全长2 207aa。4株病毒的VP1区核苷酸序列完全相同。6208和6235c两株病毒是由Ⅱ型和Ⅲ型脊灰病毒在3A区重组而来,6209和6236两株病毒是由Ⅱ型和Ⅰ型脊灰病毒在2C区重组而来。4株病毒在5'非编码区nt481和VP1区的nt2 909两个强减毒位点都发生回复突变,6209和6236两株病毒重组的SabinⅠ的重要减毒位点nt6 203亦发生回复突变。结合神经毒力实验和序列分析结果可以确定脊灰病毒的型别间的重组与神经毒力没有直接关系,同时可以推论SabinⅢ的nt5 832,SabinⅡ的nt1 450和nt2 386这3个位点可能是毒力相关位点。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利用cry8E基因启动子指导的高效表达载体pHT315-8E21b,构建一个能够在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中正确表达非晶体蛋白GabR的重组菌株。【方法】将苏云金芽胞杆菌中的功能基因gabR装载到cry8E基因启动子指导的高效表达载体pHT315-8E21b上,转入到HD73-无晶体突变株后获得重组菌株HD-8E-gabR。通过SDS-PAGE和凝胶阻滞等方法对GabR蛋白的表达和功能进行分析。【结果】通过SDS-PAGE及蛋白定量等方法首次证明了在Bt表达体系中cry8E基因启动子指导的高效表达载体能够表达非晶体蛋白GabR,且通过碱裂解的方法可以提高GabR蛋白在Bt系统中的溶解性。进一步凝胶阻滞试验证明GabR能与其调控启动子PgabT结合。【结论】证明了cry8E基因启动子指导的Bt表达系统具有大量表达非晶体类蛋白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4.
斑鳢、乌鳢及其杂交种遗传差异的AFLP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斑鳢、乌鳢和杂交鳢(斑鳢(母本)与乌鳢(父本))共85个个体(其中斑鳢、乌鳢各30个,杂交鳢25个)进行了遗传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1对引物组合共检出了459个不同的扩增片段,扩增出的多态谱带数350条,多态性比例为76.25%,平均每对引物组合扩增出31.8条多态条带。乌鳢与斑鳢种群间存在稳定的、可以简单地借以进行群体鉴别的标记条带169条,其中父本(乌鳢)特异性条带78条,72条能够稳定地遗传给杂交鳢;母本(斑鳢)特异性条带89条,71条能够稳定地遗传给杂交鳢。杂交鳢另外出现了3条非双亲的条带。遗传差异的分子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斑鳢与乌鳢种群间的遗传相似度为0.5161,杂交鳢与斑鳢和乌鳢种群间的遗传相似度相近,分别为0.7189和0.7476,斑鳢与乌鳢之间以及杂交鳢与斑鳢和乌鳢之间的种群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6615、0.3300和0.2909,即AMOVA分析显示斑鳢、乌鳢和杂交鳢间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分化。UPGMA聚类分析显示,在个体间,斑鳢与乌鳢能区分成两大类,杂交鳢则分散于斑鳢和乌鳢种群中;在群体间,杂交鳢首先与乌鳢聚类,然后与斑鳢相聚,表明杂交鳢种群总体上更偏向于父本乌鳢。研究结果表明,杂交鳢与斑鳢和乌鳢发生混杂的可能性很大,应该对杂交鳢进行隔离养殖。本文结果将为斑鳢、乌鳢和杂交鳢的遗传分析提供实验依据,也为其种质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正>为阐明桥本氏病自身抗体产生机制,本文建立了敏感度高的抗体测定法,研究末稍血淋巴细胞(PBL)对各种抗原刺激的反应和Ia阳性T细胞的作用。 方法:用生物素—抗生物素(B—A)EIA法测定甲状腺球蛋白(Tg)抗体价和微粒体(Mic)抗体价。在无刺激、特异抗原刺激及核系分裂原刺激下,研究PBL产生  相似文献   
106.
提出了一种非线性耳蜗滤波器组的设计方法,设计的耳蜗滤波器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能模拟因输入信号电平的不同而引起的耳蜗滤波器的非线性特性,而且其特征参数能随着更新实验结果的出现灵活地加以修正。文中给出了设计细节以及具体的数字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07.
应用小鼠离体胰腺碎片灌流技术研究了在37、25、10和40℃下胰腺的淀粉酶释放以及乙酰胆碱(ACh)对胰淀粉酶释放的刺激效应。灌流液采用Krebs-Henseleit(KH)溶液,对照温度为37℃。实验观察到:25℃时淀粉酶的释放量减低,10℃时极明显减低,而40℃时淀粉酶释放量明显增加。在KH灌流液中加入ACh对淀粉酶释放有刺激效应。但是10℃时的刺激效应比37℃时大约降低一半,而40℃时ACh对淀粉酶的刺激效应仍保持较高水平。在离体条件下基础淀粉酶释放主要是在胰内神经节影响下神经末梢释放ACh的结果。结果表明,低温可降低胰腺泡细胞对ACh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研究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耐药机制,为CRKP的医院感染控制及临床用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对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临床收集、分离的128株非重复CRKP,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临床常用抗生素对CRKP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采用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modified carbapenem inactivation method, mCIM)联合EDTA-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EDTA modified carbapenem inactivation method, eCIM)方法检测128株CRKP的产碳青霉烯酶型;通过PCR扩增并进一步测序确定菌株的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毒力基因、荚膜血清型和耐药基因突变位点。结果 CRKP菌株对多黏菌素B、替加环素和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耐药率分别...  相似文献   
109.
<正>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医院里获得性感染的一个主要病因,该菌能造成伤口感染和与各种导管及外科器械有关的感染。与金葡萄有关的严重感染有:骨髓炎、侵袭性心内膜炎及败血症。医院里的菌株中,因多种的抗生素抗性而严重地限制了治疗的选择余地。此综述的一个目的就是审查对由金葡萄而致的临床感染进行有效的免疫预防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0.
真鲷肝脏解偶联蛋白2(UCP2)基因及其功能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真鲷(Pagrus major)肝脏通过简并引物PCR克隆解偶联蛋白2(UCP2)cDNA部分序列。该片段长674bp,编码224个氨基酸残基。推测的此部分氨基酸序列包含线粒体载体蛋白的特征结构,并与其它脊椎动物UCP2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72.8%以上。对变温动物色类UCP2组织表达调控研究表明:与哺乳类UCP2基因不同,真鲷UCP2基因在肝脏大量表达,而在腹腔肠系膜脂肪组织则仅有痕迹量表达,两者表达水平相差20倍以上。饲料中添加10%绿鳕油或48h饥饿对真鲷肝脏UCP2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无显著影响,表明UCP2基因在脂肪含量高的鱼类肝脏表达十分稳定,为维持其基本功能所必需。真鲷肝脏和腹腔肠系膜脂肪组织UCP2基因表达水平的强烈反差,与鱼类这两种贮脂器官完全不同的氧化活性相一致[动物学报49(1):110—117,20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