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6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46篇 |
专业分类
25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4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7篇 |
1988年 | 3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1977年 | 3篇 |
1976年 | 2篇 |
1975年 | 3篇 |
1974年 | 2篇 |
1973年 | 3篇 |
1964年 | 4篇 |
1963年 | 5篇 |
1961年 | 2篇 |
1960年 | 4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3篇 |
195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1.
通过定量调控土粒表面电场强度,采用湿筛法和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土壤表面电场对东北黑土团聚体稳定性和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 1)随着土壤本体溶液电解质浓度的降低,土壤颗粒表面电位绝对值和电场强度均不断增加,宾县黑土和克山黑土表面电场强度均可达108 V·m-1数量级;2)随着土粒表面电场增强,土壤团聚体的破碎程度增大,平均重量直径表现为先急剧减小而后保持不变;3)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可知,随本体溶液电解质浓度降低,颗粒表面电场增强,土壤流失强度增大。当电解质浓度<0.01 mol·L-1,对应宾县黑土和克山黑土的表面电位绝对值分别大于210和209 mV时,土壤累积流失量随时间的分布曲线较为接近,表明0.01 mol·L-1是影响土壤侵蚀强度的电解质临界浓度值;4)土壤累积流失量与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之间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综上,当雨水进入土壤,土粒表面电场增强,引发土壤团聚体破碎并释放大量细颗粒,最后在雨水冲刷作用下发生侵蚀。该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理解东北黑土区土壤水蚀机理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12.
枯氏住肉孢子虫在黄牛与水牛之间的交叉感染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选用7日龄黑白花奶牛4头和4—5月龄水牛4头。用从犬获得的水牛源孢子囊人工感染2头奶牛和2头水牛,用黄牛源孢子囊人工感染1头水牛,2头奶牛和1头水牛不感染留作对照。在试验期间,1头感染奶牛和1头对照奶牛因急性肠炎死亡,2头感染水牛因急性住肉孢子虫病死亡,从感染奶牛和感染水牛的内脏器官查出裂殖体。1头感染奶牛、1头感染水牛和2头对照牛在第98—115天剖检,从感染水牛源孢子囊的1头奶牛和感染黄牛源孢子囊的1头水牛肌肉查出大量包囊,1头对照奶牛和1头对照水牛均未查出任何虫体。对奶牛和水牛肌肉包囊超薄切片的电镜观察显示,所有包囊的超微结构均与文献对枯氏住肉孢子虫的报道一致。这一试验性研究证明:水牛与黄牛同是枯氏住肉孢于虫的中间宿主。 相似文献
213.
特异性PCR反应鉴别携带W染色体的嵌合体公鸡子代性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特异扩增家鸡W染色体高度重复序列EcoRI家族的447bp片段,作为鉴定家鸡W染色体存在的依据.4个表现型为雄性的嵌合体公鸡的精液中检测到了W染色体,通过人工授精获得嵌合体子一代.检测了其中188个雏鸡的血液,51.6%(97/188)含有W染色体,x2检验结果显示,雌雄后代符合1:1的比例,这表明在这188个成活的嵌合体子代中,基本上没有W染色体精子所产生的雏鸡,携带W染色体的精子没有将其W染色体传递到其子代雏鸡中.本研究利用PGR性别鉴定技术,从分子水平上对精液中携带W染色体的嵌合体公鸡(ZW→ZZ型)子代的性别分化作了初步的探讨。
Abstract:The W chromosome was detected in four cocks' sperms by a method based on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hich amplifies the EcoRI repeat unit of the chicken W chromosome.188 offsprings of these chimeric cocks were obtained by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and 51.6% (97/188) was detected W chromosome in blood.The result of χ2 test suggests that the sex ratio is 1:1.It seems as if no evidence was found for skewed sex ratios of these offsprings.Therefore it seems as if the sperms with W chromosome could not contribute to these 188 offspring chicks. 相似文献
214.
转基因猪外源生长激素基因的定位研究——非同位素标记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是进行基因定位研究的重要手段。它为进一步进行基因定点整合研究提供依据。本文采用非同位素标记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对经显微注射得到的转基因猪进行了内源和外源猪生长激素(PGH)基因在染色体上定位的研究。 用BhlI对pSMTPGH注射基因(本室制备)进行单酶切,选取3.5kb片段以Dig进行标记。为了提高灵敏度,我们采用了胶体金标记抗体技术并结合使用银增加试剂。利用染色体的组型分析,对杂交点的分布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发现内源PGH基因位于12p~(11),与国外Thomsen,P.D.等报道的一致。插入的外源PGH基因呈随机分布,但对某一转基因猪来说,外源基因的插入是集中在某一染色体上。这一结果的发现为进行转基因猪外源基因定点整合提供了依据,也为研究外源基因整合位点和转基因猪表观性状的关系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215.
张坤谭桂玉王保民南铁贵 《生物技术通报》2013,(2):76-79
转基因作物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作物种子作为食物的重要来源之一,转基因作物种子的安全性研究更有待加强。分别利用转Bt基因棉花和玉米品种及非转基因品种种子进行高温处理(55-130℃),并用双抗夹心酶免疫检测方法(ELISA)研究其中的外源Bt蛋白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不同作物种子中的Bt蛋白对高温的耐受程度不同,棉花种子中Bt蛋白较玉米种子耐高温能力强;高温处理条件下,种子中的Bt蛋白在10 min内含量显著下降,其后降解缓慢;130℃以上的高温处理条件下,玉米和棉花种子中的外源Bt蛋白均能显著降解。 相似文献
216.
应用解剖学、组织化学定位和植物化学技术,研究了一、二年生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营养器官的结构特征与黄芩苷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黄芩各营养器官的结构类似于一般草本双子叶植物,黄芩苷主要分布在各器官的薄壁组织细胞内,其中以维管组织的薄壁细胞为多.器官间含量的不同表现为根>叶>茎,这与其结构特征相对应,根中维管组织所占比例最大,其中薄壁组织细胞又占主要部分,故根中黄芩苷含量最高.说明根部是黄芩苷的主要贮存部位,符合黄芩以根入药的传统.不同生长期黄芩苷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两年生营养生长前期春季根内含量最高,所以春季采挖为好. 相似文献
217.
染料木黄酮改善γ射线损伤小鼠抗氧化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137Csγ射线照射雄性昆明小鼠,观察饲料中补充染料木黄酮(Genistein,Gen)对抗氧化功能的保护作用,探讨其抗辐射作用的机制。结果表明,Gen可以提高辐射小鼠脾和胸腺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OC)、降低血清、肝脏和胸腺组织丙二醛(MDA)水平;显著提高辐射小鼠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218.
219.
1973、1980——1983、1985年间,先后在四川的酉阳、秀山、湖北的来凤和湖南的龙山等县对北河鱼类资源作了系统的调查,现将所获资料结合有关文献整理报道如下。自然概况:北河是沅江中游的最大支流,属洞庭湖水系。源于湖北鹤峰县的酉源山,向东流经湖北的来凤,湖南的龙山,于川东南入川流经酉阳、秀山,此段名北河又称酉水。在秀山石堤折转东流,进入湘西山地,继续东流,于沅陵注入沅江。北河地跨东经约108°40′——109°42′,北纬28°10′——30°。干流长约300公里,流域面积约7000平方公里。由北向南流经武陵山区,系云贵高原向长江中下游平原地… 相似文献
220.
【目的】鉴定产油微生物高山被孢霉ATCC 32222中细胞色素b_5还原酶Ⅰ的功能。【方法】将高山被孢霉ATCC 32222中膜结合细胞色素b_5还原酶Ⅰ基因与人可溶性细胞色素b_5还原酶基因序列比对,去除该基因N端穿膜区域后,与人可溶性细胞色素b_5基因分别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通过钴离子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和分子排阻色谱等方法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以2,6-二氯靛酚钠(DCIP)为底物,测定细胞色素b_5还原酶Ⅰ的体外活性及其对NADH和NADPH的偏好性;在反应体系中存在NADH时,通过全波长扫描方法检测细胞色素b_5还原酶Ⅰ与细胞色素b_5的相互作用。【结果】高山被孢霉ATCC 32222中膜结合细胞色素b_5还原酶Ⅰ被成功可溶表达,经纯化后检测到体外活性:使用NADH时酶活为564.57 U,使用NADPH时为51.97 U;在NADH存在时,细胞色素b_5还原酶Ⅰ能够还原细胞色素b_5,其吸收峰从411 nm偏移至422 nm,并在521 nm和554 nm处吸光值增加。【结论】细胞色素b_5还原酶Ⅰ N端穿膜区域的去除增加了其可溶性,并保持了蛋白质活性;高山被孢霉ATCC 32222中细胞色素b_5还原酶Ⅰ基因编码的是一种NADH-细胞色素b_5还原酶,其在体外能与细胞色素b_5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