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4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长期滥用抗生素导致了耐药菌株“超级细菌”的出现,增加了动物、人类健康和环境污染风险.寻找抗生素替代品正成为全球研究热点,抗菌肽因其高效抗菌效果和不同于抗生素的独特作用机制引起了各国研究者的关注,并进行了相关研究.然而抗菌肽的安全性、稳定性、生产成本等问题限制了其生产与应用.为了克服这些不利因素,研究者们对抗菌肽进行了多种方式的改造,产生了模拟型、同源型、杂合型、轭合型、稳定型和固位型等改良型抗菌肽,并有望在畜牧业、食品业、医药业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综述了这些改良型抗菌肽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12.
婚配制度是动物行为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概述了啮齿动物婚配制度的定义、类型和婚配制度的可变性,婚配制度形成的内在调节机制,对有关啮齿动物婚配制度研究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413.
以不同树龄段漾濞泡核桃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氨基酸组成及含量,探讨其营养价值,为核桃古树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树龄漾濞泡核桃氨基酸含量不同,氨基酸总量随着树龄增大而增加。以 FAO/WHO 氨基酸模式谱为标准,中龄树漾濞泡核桃必需氨基酸含量最接近推荐值;以氨基酸比值系数分评价,古树与中龄树漾濞泡核桃SRC值接近,均超过70,比奶粉(67.31)的高。随着树龄的增大,漾濞泡核桃中鲜味、甜味及苦味氨基酸含量增加,而鲜甜味与苦味氨基酸的比值古树最高。不同树龄漾濞泡核桃药用氨基酸含量相差较大,古树核桃药用氨基酸含量最高为101.18 mg/g,食用古树核桃对人体营养保健功能优于中幼龄树。  相似文献   
414.
目的:调查贵州苗族、布依族、侗族人群mtDNA的群体遗传特点。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和DNA测序法,对3个民族男性个体mtDNA上12个SNP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285名个体共检出47种单倍型和12种单倍群。主要单倍型H32、H36、H10在3个民族间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民族共有单倍型为11种(72.98%)且在民族间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倍群B(21.05%)和M7(21.05%)频率最高,B在苗族、布依族中分布频率与侗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贵州苗族、布依族、侗族人群mtDNA单倍型分布相似,单倍群频率及主成分分析表现出南方群体特征。侗族母系遗传结构较苗族和布依族更为复杂,民族间存在基因交流的可能。  相似文献   
415.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 A(TanshinoneⅡA)通过调节microRNA-1抗心肌细胞缺氧损伤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建立心肌细胞缺氧模型。MTT法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TUNEL、流式细胞术测心肌细胞凋亡率;激光共聚焦检测心肌细胞内钙离子[Ca2+]i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MTT结果显示丹参酮ⅡA对缺氧心肌细胞及过表达miR-1引起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丹参酮ⅡA增加了缺氧心肌细胞的存活率(P0.05),同时给予丹参酮ⅡA和miR-1组与单独miR-1损伤组相比较,存活率也明显升高,呈现剂量依赖性。TUNEL结果显示丹参酮ⅡA可以抑制缺氧诱导的细胞凋亡,丹参酮ⅡA可以明显降低由缺氧导致的细胞凋亡率(P0.05)。共聚焦检测结果显示,缺氧损伤的心肌细胞内[Ca2+]i显著升高1322.72±5.16(vs正常对照组,P0.05),丹参酮ⅡA则有效抑制由缺氧引起过高的[Ca2+]i。miR-1诱导的细胞内[Ca2+]i升高至1349.33±62.63,约为正常对照组的1.96倍,而丹参酮ⅡA则有效抑制胞内过高的[Ca2+]i,从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结论:丹参酮ⅡA可能是通过抑制胞内miR-1的表达,参与对钙离子浓度的调控,发挥其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16.
目的:探讨使用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联合短节段内固定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3年10月入院的59例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7例,进行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联合短节段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对照组32例,单纯进行短节段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研究过程中对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所用时间、VAS、手术前后椎体高度、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治疗进行记录,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及末次随访椎体高度丢失明显低于对照组(4.31±2.867.13±4.41,4.72±3.9811.57±4.72,P0.05),术前Cobb角两组患者无差异,而术后及末次随访Cobb角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3.96±3.477.25±5.29,5.17±4.3311.21±6.29,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显示,对照组高于观察组(5.68±2.371.86±1.41,P0.05),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术后内固定物失效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调查结果显示,使用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联合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可降低术后痛感,提高固定即时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17.
紫菜外生细菌抑菌活性及其多聚酮合酶(PKS I) 基因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基于紫菜外生细菌抑菌活性的研究,本文对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菌株进行了多聚酮合酶(Polyketide synthase I, PKS I)基因的筛选,以期获得PKS I 阳性菌株及探讨紫菜藻际微生物区系细菌的拮抗机制与PKS I 途径的关系。【方法】:利用琼脂柱法筛选出具广谱抑菌活性的菌株31株,以其基因组DNA 为模板,设计引物扩增酮基合成酶(Ketosynthase, KS) 片段基因并将其克隆到 pMD19-T Vector,筛选出PKS I 阳性菌,进行16S rDNA 测序分析。【结果】:紫菜外生细菌表现出广谱抑菌性。从温州病烂紫菜外生菌中筛选出3株具强抑菌活性的PKS I 阳性菌,BLAST 比对结果显示:菌株WPhG3、WPySw1和WPySw2 扩增得到PKS I 的KS 结构域核苷酸序列所对应的氨基酸序列与Bacillus subtilis subsp. subtilis str. 168(NP_389602)、Bacillus subtilis (ABR19776)和Aspergillus carbonarius (AAZ99721) 的PKS I 的KS 结构域的同源性分别达到98%、99%和98%;16S rDNA 系统发生学分析显示它们均与Bacillus 的同源性最高。【结论】:紫菜藻际微生物群落组成复杂,通过多条途径调节藻际微生物区系的平衡。PKS I 途径可能是温州病烂紫菜外生菌Bacillus 表现抑菌活性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418.
重组HSA-hG-CSF融合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延长G-CSF半衰期,我们利用甲醇酵母表达重组人血清白蛋白融合的集落细胞刺激因子(rHSA-G-CSF)。用PCR方法从人胎肝cDNA文库扩增出HSA cDNA序列,hG-CSFcDNA序列从大肠表达载体中酶切获取。将HSA和hG-CSF两片段连接后,克隆到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pGENYK中,酶切线性化后原生质体转化导入酵母细胞进行整合。工程菌经发酵灌培养表达,层析法分离纯化融合蛋白。纯化的融合蛋白经Western 印迹分析表明具有HSA和G-CSF的免役原性,体外生物学活性分析表明,同縻尔数的融合表达产物的活性为E.coli表达G-CSF单体的活性的50%以上。体内动物实验研究表明,经HSA融合的G-CSF的半衰期为G-CSF单体的15-20倍。甲醇酵母表达的融合HSA的G-CSF具有比G-CSF更长的半衰期,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19.
为了构建新型的杂合肽,设计了一种新型杂合抗菌肽牛乳铁蛋白素(1-15)-蜂毒素(5-12),由牛乳铁蛋白素(LfcinB)N端第1~15个氨基酸残基和蜂毒素(Melittin)N端第5~1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根据大肠杆菌密码子的偏爱性,设计合成了杂合肽LfcinB(1-15)-Melittin(5-12)的基因片段,插入到表达载体pET-32a的NcoI和SalI的酶切位点之间,构建重组表达质粒。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到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以可溶形式在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获得成功表达,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5%以上,每升培养物可获得35mg融合蛋白。带His标签的融合蛋白经His-Bind纯化试剂盒纯化、肠激酶切割和抑菌实验表明,杂合肽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这为利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抗菌肽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20.
曹旭栋  张文俊  江志俊  单志军 《蛇志》2009,21(4):286-287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998年6月-2006年6月应用AO技术对38例Pilon骨折行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及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3年,按Mazur标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38例患者总优良率9z%,其中C1型18例,C2型15例,C3型5例。3例发生切口感染,4例出现创伤性踝关节炎。结论临床治疗效果与骨折类型及治疗方法有关,运用AO技术治疗Pilon骨折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