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9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利用发光稳定的多孔硅,当蛋白质溶液固定到多孔硅表面时,其发光强度和反射光谱的峰位会随着被测物质量浓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特性。制备免标记光学纳米生物传感器来检测牛血清白蛋白(BSA),把不同质量浓度的BSA溶液固定到多孔硅上测量反射光谱的峰位和荧光强度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反射光谱的峰位与牛血清白蛋白的浓度呈线性关系:y=1.4189x+366.31,R^2=0.9898;荧光强度的降低量与BSA溶液的浓度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8×10^-9 mol/L。  相似文献   
302.
目的探讨凝结芽胞杆菌活菌片(商品名:爽舒宝)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内毒素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41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凝结芽胞杆菌活菌片,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治疗前后测定血内毒素、TNF-α、IL-6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凝结芽胞杆菌活菌片通过降低血内毒素、TNF-α、IL-6,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03.
广州市水环境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了4种喹诺酮类抗生素在广州市水环境(珠江、污水厂、湖泊和自来水)中的污染特征.结果显示,珠江广州河段(出广州市)和污水厂喹诺酮类抗生素污染严重,最高含量达349 ng·L-1,珠江水样中大部分抗生素含量明显高于瑞士河流中药物含量,污水厂(出水)中抗生素含量比国外污水厂(出水)含量水平高.受城市污水和养殖业废水污染的影响,广州市不同区域的自来水也受到一定程度抗生素药物污染,含量在O~231 ng·L-1水平.仅在一个区域的水样中,有较低含量的喹诺酮类抗生素检出.城市污水和河流周边养殖废水的排放成为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304.
通过水堵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0、50、200、400μmol/L)下和不同时间内(3、7、11d)Cd2+对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ehott)叶片抗氧酶活性、叶绿素含量、脂质过氧化程度以及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3d时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大而增加,但7d和11d时都是在50 μmol/L浓度下达到峰值,然后降低,但都高于对照;除400μmol/L处理下SOD随胁迫时间延长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外,其余浓度处理下均升高.(2)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胁迫3d和7d时均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大而增加,11d时在200 μmol/L处理下达到峰值,然后降低;各浓度处理组均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POD活性呈下降趋势.(3)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不同时间内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并且各浓度处理组的CAT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4)叶绿素含量在不同胁迫时间内均在200μmol/L处理下达到峰值,然后降低;除400μmol/L处理下的叶绿素随胁迫时间延长而增加外,其余浓度处理组均呈下降趋势.(5)丙二醛(MDA)含量和脯氨酸(Pro)含量均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研究结果分析表明石菖蒲对Cd2+胁迫有一定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305.
铜胁迫对水花生生长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水培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铜胁迫下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生长特性和体内生理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铜胁迫抑制植株正常生长;当铜浓度<5mg·L-1时,植物细胞内的SOD、POD和CAT酶活性均有所升高;当铜浓度>5 mg·L-1时,随着铜浓度增加,植株生长缓慢,生物量下降,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植物体内活性氧清除系统中的SOD、POD和CAT 3种酶的活性又逐渐下降,细胞膜透性增大和MDA含量高度积累,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代谢,且铜浓度为10 mg·L-1时植株外观表现重度伤害。  相似文献   
306.
通过响应面Box-Behnken设计分析法,以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运用微波提取滇桂艾纳香总黄酮成分,数据通过SAS软件分析处理,得出了总黄酮含量与因素的内在关系,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42%,固液比:1:20,温度:60℃,提取次数为3次,提取时间:7 min,通过验证实验,结果与计算机回归预测值相当,且略高.  相似文献   
307.
以HSV1即刻早期基因α22为靶点,应用T7 RNA聚合酶体外合成siRNA-1和siRNA-2序列,脂质体转染法将其导入Hep-2或KMB17细胞,再接种HSV1病毒,通过细胞形态和病毒滴度的测定,初步探索了siRNA干扰α22基因的的效应.结果表明,在Hep-2中,转染siRNA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细胞病变时间相同,子代病毒的生长曲线也没有显著差异;而分别转染或共同转染siRNA-1和siRNA-2 于"限制"性细胞KMB-17中,接种病毒后,ICP22特异的siRNA对HSV1的复制则表现了相应的干扰作用,细胞病变慢,子代病毒的最高滴度峰值出现较晚.  相似文献   
308.
本文旨在分析2011—2016年上海地区手足口病病原谱的构成和主要病原体流行规律,为手足口病的疫情防控和重症预警提供参考。采集2011—2016年哨点医院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患儿标本,首先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核酸和分型检测,其次对2012—2016年核酸检测为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sackievirus A6,CA6)阳性样本进行基因型重组检测,分离重组型和非重组型CA6株,比较两者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2011—2012年秋季上海地区手足口病主要致病原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EV71)和CA16;2012年秋季起CA6成为主要病原体;2013—2014年重组型CA6(recombinant CA6,R CA6)占一定比例;2015—2016年非重组型CA6(non-recombinant CA6,NR CA6)成为优势流行株。R CA6和NR CA6代表株在RD细胞中增殖良好,在KB、MRC-5和HEp-2细胞中未见明显增殖。比较R CA6与NR CA6代表株接种于RD细胞后细胞活性下降的动态变化,未见显著差异。本研究证实,CA6为近年来上海地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R CA6和NR CA6的构成比逐年变化,提示持续监测手足口病主要病原体并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对上海地区手足口病的防控预警及疫苗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09.
生物反应器是实现生物过程的核心设备,其内进行的生物反应过程受不同反应器内流场结构的影响会产生差异显著的结果,这也是导致生物过程放大困难的关键问题之一。为研究这一问题,必须对不同规模反应器内流场结构有充分的认识,必须对反应器内的混合、传质、剪切等影响生物过程的几个关键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首先简单介绍了反应器流场研究的实验及数值模拟方法,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流场混合与传质对生物反应过程的影响,流场剪切对丝状菌形态及其生物过程的影响,最后从反应器流场与细胞生理代谢特性整合的角度,介绍了反应器流场与细胞生理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以三个实例简单介绍了基于Euler-Lagrange模拟框架的整合流场和细胞动力学模型的模拟方法及模拟结果。旨在通过介绍反应器流场研究及其在生物过程优化放大中的应用,提出基于反应器流场特性与细胞动力学响应的生物过程放大研究方法,为更高效、理性地生物过程放大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10.
乳糖发酵短杆菌L-氨酸产生菌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谷氨酸产生菌Brevibacterium lactofermentum XQ5121出发选育L-苏氨酸产生菌。以硫酸二乙酯(Des)和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处理,用α-氨基-β-羟基戊酸(Ahv)和s-(2-氨基乙基)-L-半胱氨酸(Aec)药物平板及琥珀酸培养基(Sam)平板定向筛选,最后获得一株L-苏氨酸高产菌Zt-1株(AHVг AECг SAMg),可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积累16mg/m1 L-苏氨酸。试验结果表明,在以琥珀酸为唯一碳源的平板培养基(sAM)上生长迅速即sAM 变异可导致L-苏氨酸积累大幅度提高。 文中对B.lactofermentum L-苏氨酸产生菌的选育机理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