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4篇 |
免费 | 38篇 |
国内免费 | 145篇 |
专业分类
5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26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25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22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5篇 |
1980年 | 3篇 |
1966年 | 2篇 |
1964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1962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平时积累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人人皆知,但它对教学到底有什么作用呢?笔者平时喜欢积累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有趣的、新颖的小资料,并在具体教学时灵活使用,发现效果很好,达到了突破难点、巩固重点、启迪学生思维、创新评价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2.
本文评述了工程抗体酶的研究现状和抗体酶在防化医学研究中的应用。抗体库技术的出现使抗体酶的研究呈现了新的生机。不仅使不具备细胞工程实验条件的实验室能够制备抗体酶,而且实验周期大大缩短,比杂交瘤技术提供多20倍的结合性抗体作为潜在的抗体酶,使抗体酶更易获得。抗体库技术能够容易地评价编码抗体酶的基因,因而可以在分子水平上认识和改造抗体酶。噬菌体抗体库可以不经免疫即可制备抗体的特点,使通过人源性噬菌体抗体库生产的抗体酶能够直接用于临床治疗。随着工程抗体酶研究的不断深入,新颖实用的抗体酶将会被应用于包括军事医学在内的多种领域中。 相似文献
43.
材料与方法 4尾健康大鲵[Megalobatrachus davidianus (Blanchard)]取自湖北宣恩县。体长34—38cm,体重800—1300g。采用心脏取血法,一部分收入以肝素钠为抗凝剂的试管中,用于测定红细胞比 相似文献
44.
蛇胆祛痰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2组小鼠,每组10只。实验组用蛇胆酒灌胃,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均以气管内酚红排泄法观察。结果示,酚红排泄量实验组比对照组明显为高。说明蛇胆确有增加小鼠气管分泌,稀释痰液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小麦-中间偃麦草双体异附加系的选育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麦-中间偃麦草59个杂交后代种质系中,筛选出6个小麦-中间偃麦草双体异附加系(line0605,line0607,line0609,line0610,line0611,line0625),并对其进行了形态学、白粉病抗性、细胞学和RAPD鉴定。形态学结果表明:6个双体异附加系农艺性状较好地结合了双亲的优良特点;细胞学结果表明:6个双体异附加系具有高度的细胞学稳定性,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PMCMI)的染色体构型为2n=22Ⅱ;RAPD分析表明:在供试的209个随机引物中有5个引物分别能在6个异附加系中稳定地扩增出不同的特异带型,可以作为各个异附加系所附加染色体的特异分子标记;白粉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line0605表现免疫,line0610和line0625表现高抗,line0607表现中抗,line0609和line0611表现中感。 相似文献
46.
家禽(鹅、鸭、鸡)血清酯酶多态性比较血型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鸡的酯酶在两个区域出现了变异, 靠近阳极的Es-1区共有3条带,表现出7种表型组合(AA、 BB、CC、AB、AC、BC和无带O型),分别受控于常染色体上相同基因座位上3个复等位基因(Es-1^A|、Es-1^B|、Es-1^C|)和1个隐性基因(Es-1^O|)。在原点和Es-1之间的Es-2区表现出有带(+)和无带(-)两种类型。鹅的血清酯酶与鸡截然不同。在鸡的Es-2区域,鹅的带谱信号弱(无)。在与鸡Es-1区域相应位置,鹅存在着8-9条谱带,其中的1号、2 -7号存在着个体水平的多态现象。鸭血清酯酶的聚丙烯酰胺谱带与鹅非常相似。鹅、鸭血清酯酶的遗传机制有待交配实验确定。 相似文献
47.
原琳李娇王有志荣永海荣龙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5,(10):1771-1776
本研究利用闪式提取与超声提取相结合的方法从蚯蚓中提取纯化了谷胱甘肽还原酶(GR),利用正交试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GR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R的最佳提取条件为:p H值7.5,料液比1∶5,闪提时间45 s,超声时间15 min。提取的GR比活力达到655.9 U/mg pr.,纯化了32.3倍,回收率为58.4%。利用SDS-PAGE电泳测得蚯蚓GR的分子量为110 k Da。GR的最适p H值和温度分别为8.0和50℃。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左旋门冬酰胺酶两种常用剂型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联合化疗中的治疗反应.方法:本院2010-3-2010.12行长春新碱+吡柔比星+门冬酰胺酶+强的松方案化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使用含有聚乙二醇化的左旋门冬酰胺酶剂型培门冬酶即VDPAP者作为A组(40例)与既往使用含大肠杆菌剂型即VDLP者B组(60例)对比,观察不良反应.化疗前后检测血象,肝功能,凝血功能,观察过敏情况等,记录化疗后第28天的各项指标.结果:A组过敏发生2例(5%)而B组过敏发生13例(21.67%),P值0.045,有统计学意义.既往对大肠杆菌剂型发生过敏的13例患儿首剂使用PEG-Asp均无过敏,2例于第二剂时出现皮试阳性.A组(>2级)白细胞减少16例,中性粒细胞减少26例,血红蛋白降低0例,血小板减少5例,纤维蛋白原降低1例,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0例;B组(>2级)白细胞减少28例,中性粒细胞减少46例,血红蛋白降低2例,血小板减少16例,纤维蛋白原降低2例,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0例.A组(未分级)抗凝血酶Ⅱ降低23例,D二聚体升高4例,谷丙转氨酶升高5例:B组(未分级)抗凝血酶Ⅱ降低33例,D二聚体升高8例,谷丙转氨酶升高5例..血液学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平均住院日11.14天.B组平均住院日18.47天.结论:左旋门冬酰胺酶两种剂型不良反应相当,但培门冬酶具有使用次数少,使用方便,过敏率低,缩短住院目的优点. 相似文献
49.
50.
<正> 1990年2月作者在山东省泰安市采集到板栗病害标本。通过对病菌进行分离培养纯化,孢子萌发试验,致病性测定及形态鉴定,确认该致病菌为板栗簧顶孢霉(Acrospeira mirabilis Berke & Br.)。国外最早研究的国家英国,美国,西班牙,报道该菌可寄生在板栗仁上,有时可引起相当大的损失。而我国到目前为止未见有关这方面的报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