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46篇
  53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微生物法生产普鲁兰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产普鲁兰酶的出发菌株进行筛选和诱变,使酶活从22.10u/ml提高到了40.77u/ml,酶活提高了84.4%。随后对菌体产酶培养基进行了确定和优化,得到最佳发酵培养基,在此培养基下,菌体产酶达46.76u/ml,为原酶活的114.7%。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妊娠高血压疾病(PIH)对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妇产科院收治的妊娠期出现高血压症状的产妇106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正常孕产妇100例为对照组,根据诊断标准将观察组患者再分为PIH组(75例)、子痫前期组(21例)以及子痫组(10例),对比4组产妇的胎儿窘迫、胎盘早剥、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胎儿窘迫、胎盘早剥、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子痫前期组、子痫组的胎儿窘迫、胎盘早剥、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依次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正确认识到不同类型PIH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及其并发症的规律,做好预防措施,以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3.
微生态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20世纪 5 0年代初期 ,我国著名微生态学家、微生态学先驱者魏曦教授、刘秉阳教授创建了我国的微生态新学科 ,并后继由康白教授发扬光大 ,使我国微生态学蓬勃发展。人体微生态的许多基本规律都是从胃肠道微生态学研究得出的。胃肠道微生态的研究与现代医学许多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有广泛的联系 ,胃肠道正常菌群参与了人体的生理、生化、病理和药理过程。肠道的解剖结构与肠道的正常微生物群的存在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常菌群实际上已成为宿主生命的必须的组成部分。微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有生命的宿主。对一定解剖部位的疾病生理、病理解剖、…  相似文献   
104.
张泽荣 《植物研究》1986,6(4):145-147
常绿灌木,高约1-2米,全株除幼芽被白色柔毛外,其余无毛;幼枝淡绿色,老枝紫褐色,叶迹明显隆起,近半圆形。  相似文献   
105.
通过重组技术获得大肠埃希菌噬菌体内溶素纯化蛋白和表面展示噬菌体,并观察产物的生物效应。将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 8401噬菌体LSB-1内溶素基因gp17构建到质粒pET300中,并在大肠埃希菌BL21中诱导表达,通过Ni柱纯化系统纯化产物;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T7-LSB-gp17重组噬菌体,通过双层琼脂法纯化噬菌体,并观察2种产物的抗菌效应。2 139 bp的gp17基因通过重组技术表达出78.3 ku的可溶性蛋白,纯化后浓度为2.38 mg/mL,其对EIEC8401有良好的抑菌活性,但对其他试验菌无抗性;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的重组噬菌体T7-LSB-gp17通过SDS-PAGE电泳显示在78 ku处有表达增强,对EIEC8401无感染、裂解作用,但对EIEC8401及其他试验菌有明显溶菌作用,宿主谱增加。通过重组技术获得的噬菌体LSB-1内溶素基因gp17的产物对LSB-1噬菌体原宿主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其中gp17表达的纯化蛋白具有明显的宿主专一性,重组噬菌体悬液有较宽种类的抗菌作用。这可能是因为gp17蛋白与噬菌体表面复杂空间结构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106.
为解决樟叶越桔(Vaccinium dunalianum)组培苗生根质量不佳、移栽成活率低的问题,该研究以樟叶越桔继代苗为材料,采用单因子试验从激素类型及浓度、培养基类型和蔗糖质量浓度对其生根的适宜条件进行筛选,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基质配比对樟叶越桔移栽苗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激素类型和浓度、培养基类型对樟叶越桔生根率的影响最大,其次为蔗糖质量浓度;最适合樟叶越桔生根的激素及浓度为IBA2.0 mg·L~(-1)、基本培养基类型为1/4MS、蔗糖质量浓度为15 g·L~(-1),樟叶越桔组培苗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4MS+IBA 2.0 mg·L~(-1)+活性炭0.1 g·L~(-1)+蔗糖15 g·L~(-1),生根率达100%,平均生根数为每株7.67条;根系呈辐射状、基部无愈伤组织,组培苗生长健壮、叶色浓绿;樟叶越桔组培苗移栽时以全腐殖土基质为佳,成活率为83.7%,植株叶片舒展,生长状况良好。该研究建立的优化体系有效地提高了樟叶越桔组培生根苗的生根率和生根质量,解决了后期移栽成活困难的问题,为优良的樟叶越桔植株规模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寰枕间隙侧方穿刺术移植人脐血单个核细胞治疗难治性神经系统疾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应用寰枕间隙侧方穿刺术对230例患者进行450次人脐血单个核细胞治疗,观察治疗中及治疗后有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对比治疗前后血液分析、血沉、生化全项、出凝血机制和肿瘤标记物数值,同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病情转归,采用配对比较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无头痛、感染、皮疹、血肿形成等不良反应和其它移植并发症出现。32例(7.1%)治疗后出现一过性血压升高,8例(1.8%)出现一过性发热,10例(2.2%)穿刺时诉穿刺处深部软组织胀痛,拔针后疼痛消失。患者白细胞计数治疗前(7.9±1.1)×109个/?L和治疗后3个月(8.0±1.3)×109个/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891,P?=?0.374),谷丙转氨酶治疗前(31.9±5.8)U/L和治疗后3个月(32.4±6.2)U/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3,P?=?0.372),球蛋白治疗前(22.1±1.7)g/L和治疗后3个月(21.8±1.8)g/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38,P?=?0.066),AFP治疗前(9.9±1.6)μg/L和治疗后3个月(10.1±1.7)μg/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99,P?=?0.195),患者血液学指标(血常规+血沉、生化全项、全身肿瘤标记物、病毒筛查、出凝血机制)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183例患者治疗有效,有效率79.6%。 结论寰枕间隙侧方穿刺术移植人脐血单个核细胞治疗难治性神经系统疾病是安全可行并可能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8.
荣辛未 《生理学报》2007,59(6):733-735
2007年4月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为纪念冯德培先生诞辰100周年,为冯先生树立一个新铜像,并举行了一个学术报告会。其间,有同志说我跟随冯德培先生多年,邀我写一些他的事迹。这些触发我打开记忆闸门,许多往事纷涌而出。  相似文献   
109.
110.
本文报告了1984年大连地区甲虫体内定居猪巨吻棘头虫的幼虫(棘头体)情况。大牙锯天牛的成虫定植率为10.2%,低于1974年的38.8%。本次调查发现铜绿丽金龟、蒙古丽金龟和灰粉锶金龟,共4种金龟体内都有棘头体定居,其定植率依次是23.8%,23.8%,16.1%和33.3%。前3种金龟体内定居着棘头体为大连地区首次报告。调查证明上述天牛和金龟6种甲虫也是本地区流行的猪巨吻棘头虫病的重要媒介,如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