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6篇
  18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过盆栽实验, 对干旱胁迫下黄土高原地区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叶片的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合成及循环代谢相关酶及物质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冰草可以通过增强叶片的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合成及循环代谢酶: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还原酶、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L-半乳糖酸-1, 4-内酯脱氢酶和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活性, 维持植物体内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水平及氧化还原状态, 从而抵御干旱造成的氧化胁迫。但叶片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合成及循环代谢对不同水平干旱胁迫的响应, 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不同。在胁迫24天以前, 严重干旱下叶片的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合成及循环代谢增强较显著; 在胁迫24天后, 由于该胁迫下植物所遭受的氧化胁迫较为严重, 叶片中上述6种酶的活性均呈降低趋势。而在中度干旱下叶片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合成及循环代谢相关的6种酶在整个胁迫过程中均保持较高的活性。这说明, 冰草能够长时间有效地抵御中度干旱所造成的氧化胁迫, 但只能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有效地抵御严重干旱所造成的氧化胁迫, 胁迫时间延长则会降低其抵御严重干旱的能力。  相似文献   
82.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天然产物因其结构多样、毒副作用低及作用机制独特等优势已然成为开发抗肿瘤药物的主要来源。以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小鼠乳腺癌细胞4T1为研究对象,探索植物源多酚类物质阿魏酸(ferulic acid, FA)对乳腺癌细胞的影响。细胞存活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表明,阿魏酸可以抑制MCF-7和4T1细胞的存活和增殖,且抑制效应具有浓度依赖性。通过Pull-down、银染和LC-MS-MS质谱鉴定分析发现,FA与蛋白质吡咯啉-5-羧酸还原酶1(pyrroline-5-carboxylate reductase 1,PYCR1)有直接相互作用。PYCR1体内能通过酶促反应催化脯氨酸代谢合成,发挥促进肿瘤生长和增殖的作用。使用Autodock Vina和PyMOL软件模拟分子对接,结果显示,FA与PYCR1的246位谷氨酸和251位精氨酸存在相互作用;通过酶活力检测证实,FA靶向结合PYCR1且以浓度依赖性的方式抑制其酶活性;通过分析人类肿瘤基因图谱(TCGA)发现,PYCR1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人群(P<0.0001),且高表达的...  相似文献   
83.
为明确黄色粘板对小麦蚜虫及其天敌的诱集作用,2010和2011年,在中国科学院河北栾城县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通过在小麦田间悬挂黄板,对其诱杀小麦蚜虫效果及对小麦蚜虫天敌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当地悬挂的黄板可以诱杀7目30余种昆虫,优势种是蝇类,而非小麦蚜虫。悬挂区内不进行化学防治时,黄板诱杀蚜虫数量与其相应百株虫量之间呈显著的线性相关,进行化学防治时,两者之间的线性相关不显著。黄板可以诱杀多种小麦蚜虫的天敌,灌浆期前后,黄板诱集到的益害比都大于1,最高可达45.50。在综合考虑黄板对小麦蚜虫及其天敌的诱杀作用,以及可能影响黄板诱集效果的气象条件后,初步结论是在河北栾城及周边地区,黄板可用于早期迁入小麦有翅蚜的监测,但不适合防治小麦穗期的蚜虫。  相似文献   
84.
家蝠的染色体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国内外对不同属种蝙蝠的染色体研究已有报道,但迄今对我国常见种家蝠Pipistrellus abramus Temminck的染色体组型尚缺了解。本文对其组型及G带型作了初步分析,现简报如下: 本实验所用材料采集浙江省肖山县家蝠8只,其中雄性成体和幼体各2只,雌性成体1只,参照蔡有余(1981)、陈宜峰(1981)、Levan A(1964)的方法,制作血细胞、骨髓细胞及精原细咆中期染色体标  相似文献   
85.
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机制研究进展@唐振兴$浙江工业大学!博13#,浙江杭州310014 @石陆娥$浙江工业大学!博13#,浙江杭州310014 @单剑峰$浙江工业大学!博13#,浙江杭州310014~~~~[1]李慧蓉.白腐真菌的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1998,4(6):2-4. [2] Kawai et al . ligin - degrading enzyme from Phanerochacte chrysospfeium Purific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a Unique H2O2-requiring oxygense[J]. Proc. Natl. Aead. Set. USA, 1994,81(2) :280-284. [3] Keyser T K. and Zeik…  相似文献   
86.
目的 对贵州汉族、布依族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为贵州少数民族基因多态性数据库的建立提供相关数据。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贵州荔波汉族90例、布依族119例MTHFR基因两个单核苷酸(677及1298位)多态位点的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结果 汉族、布依族MTHFR 677位T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分别是22、8%,16.1%,x^2=1.561,P〉0.1;MTHFR 1298位C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分别是28.9%,39、1%,x^2=2.075,P〉0.1;677CT/1298AC双杂合子的分布频率分别是16.66%,22.7%。结论 MTHFRC 677T和A1298C多态性在中国南方和北方人群存在群体差异;贵州汉族与布依族此两位点无显著性差异。贵州荔波布依族MTHFR 1298位有较高的C等位基因频率。  相似文献   
87.
浙江洞头列岛双壳类软体动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洞头列岛双壳类软体动物74种,其生态类型可分岩礁、泥沙质、沙质和泥质4个生态相。区系特点研究表明,它以起源于热带、亚热带的暖水性种类占优势,有少数温带性种类渗入,受台湾暖流分支影响,有少量强热带性种类分布,因此,洞头列岛双壳类区系属于印度-西太平洋区的中国-日本亚区。  相似文献   
88.
利用称重法测定植物群落蒸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改进的离体连续快速称重法对刺儿菜(Cirsiumsegetum)、苦苣(Sonchusoleraceus)、猪毛蒿(Artemisiascoparia)、长芒草(Stipabungeana)和二裂委陵菜(Potentillabifurca)的蒸腾速率进行了测定,表明二裂委陵菜的蒸腾速率最高、刺儿菜最低,其它处于中间水平。3年退耕地的日蒸腾量远小于裸地的土面蒸发量,群落蒸散量达到0.13~0.64cm·m-2·d-1。  相似文献   
89.
为了明确FmCCoAOMT基因的功能,以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为材料,利用qRT-PCR方法分析FmCCoAOMT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FmCCoAOMT基因具有组织特异性。在雌株和雄株多年生木质部的表达量最高,其中在雄株中是新生枝皮表达量的9.4倍,在雌株中是叶片表达量的13.1倍。采用叶盘法获取转基因烟草(Nicotiana tabacum)植株,过表达FmCCoAOMT的烟草与野生型相比,木质素含量升高41%,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分别降低32%和52%。非生物胁迫处理后过表达FmCCoAOMT烟草相比于野生型,POD和SOD活性增加,MDA含量下降,且活性氧含量减少,其中NaCl处理后,POD活性比对照组升高83%;NaCl、ABA和甘露醇处理后,SOD活性比对照组分别升高56.6%、44.2%和19.0%,MDA含量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77.2%、11.7%和47.6%。结果表明FmCCoAOMT基因通过参与木质素合成,促进非生物胁迫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0.
李超  张智  郭文超  张云慧  孙京瑞  程登发  刘怀 《生态学报》2011,31(21):6488-6494
马铃薯甲虫是一种重要的外来入侵害虫,自1993年传入我国新疆北部地区以来,迅速扩散传播,对我国马铃薯等茄科作物生产造成严重威胁。为明确马铃薯甲虫传播扩散与河流等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结合马铃薯甲虫虫情调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新疆沙湾县马铃薯甲虫发生与河流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沙湾县内,马铃薯甲虫扩散方向与河流流向基本一致,均呈由南向北方向;不同缓冲区内,马铃薯甲虫危害级别差异极显著,缓冲区危害级别从大到小依次:缓冲区2(1-2 km)>缓冲区4(3-4 km)>缓冲区5(4-5 km)>缓冲区1(0-1 km)>缓冲区3(2-3 km);不同河流流域内马铃薯甲虫危害级别也差异极显著,危害级别排序依次是:金沟河>安集海河>玛纳斯河>西岸大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