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记述顶冠瘿螨属Tegolophus Keifer1961,2新种,即:算盘子顶冠瘿螨Tegolo-phus glochidionis sp.nov.,分布于湖南株州市;马甲子顶冠瘿螨Tegolophus paliurus sp.nov.,分布于重庆市。  相似文献   
52.
中国瘿螨科二新种记述(蜱螨亚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瘿螨科Eriophyidae 2新种 :叶刺瘿螨亚科Phyllocoptinae小丽瘿螨族Acaricalini的橄榄裂柄瘿螨DichopelmuscanariiKuang ,XuetZeng ,sp .nov .;伪足瘿螨亚科Nothopodinae伪足瘿螨族Nothopodini的博白合位瘿螨CosellabobainensisKuang ,sp .nov .。  相似文献   
53.
文内新属为帽瘿螨属Mitratus Kuang,gen.nov.,新种是构帽瘿螨M.broussonetiae Kuang,sp.nov.,张掖瘿螨Eriophyes zhangyeensis Kuang et Luo,sp.nov.,柳刺瘿螨Aculus salicis Kuang et Luo,sp.nov.,拟醋栗花刺瘿螨Anthocoptes pararibis Kuang,sp.nov.  相似文献   
54.
本文记述的三个新种,即瓜馥木纹瘿螨Vittacusfissistigmaesp.nov.、隆安刺瘿螨Aculuslonganensissp.nov.、大血藤刺瘿螨Aculussargentodoxaesp.nov。标本采自广西。  相似文献   
55.
记述了羽爪瘿螨科一新属,即新兰瘿螨属Neolambella gen。nov。三新种是女贞新兰瘿螨Neolambella ligustri sp.nov。,麻栎 蜡皮瘿螨Apodiptacus acutissimae sp.nov。和榆畸刺瘿螨Abacoptes ulmi sp.nov。对其形态进行了描述并与近缘种作了比较,模式标本保存在南京农业大学。  相似文献   
56.
本文记述瘤瘿螨属Aceria的二个新种,文内所用的长度单位是μm,模式标本保存在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 拟大枸杞瘤瘿螨,新种Aceria paramacrodonis sp.nov.(图1—6) 雄螨 体长180,宽58,厚50,蠕虫形。喙长20,斜下伸。背盾极无前叶突,长30,宽  相似文献   
57.
58.
中国大嘴瘿螨科三种新种记述:(蜱螨亚纲:瘿螨总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大嘴瘿螨科Rhyncaphytoptidae3新种:大嘴瘿螨亚科Rhyncaphytoptinae的无花果大嘴瘿螨Rhyncaphytoptus caricae Zhao et Kuang,sp.nov.和中山大嘴瘿螨Rhyncaphytoptus zhongshani ZHao et Kuang,sp.nov.;羽爪瘿螨亚科Diptilomiopinae的竹尖嘴瘿螨Acarhynchus  相似文献   
59.
瘿螨的蜕皮     
<正> 瘿螨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婶螨亚纲,螨目中的一类极微小的生物,体长在200微米左右,是农作物,果树、蔬菜、药材和林木上的有害生物。为害后,造成落叶、落果、虫瘿、毛毡等被害症状,也是传播植物病毒病的媒介之一。 由于瘿螨体形微小,在研究瘿螨生物学过程中,对其蜕皮过程尚未见报道。我们在观察中,清楚地看到正在蜕皮的瘿螨Eriophyes,sp,发现它与叶螨的蜕皮过程有所不同,叶螨的蜕皮是在足Ⅱ、Ⅲ之间进行横裂,而瘿螨蜕皮是在背部行纵裂,螨体腹部先向上隆起  相似文献   
60.
关于区分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两个近似种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匡海源  程立生 《昆虫学报》1990,33(1):109-116
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Boisduval)和二斑叶螨T. urticae Koch存在完全的生殖隔离,属于两个不同的种;二斑叶螨的北京地理种群和英国地理种群经过杂交能产生正常的F1代,不表现生殖隔离,应属同一种.这两个种的幼、若螨体色均为黄绿色,体背两侧具有褐斑,但发育到成螨(非越冬型)时,朱砂叶螨变为锈红或红褐色,而二斑仍为黄绿色.朱砂叶螨的足Ⅰ胫节刚毛数有变异,分别为10、12或13根,它们的变异概率分别为70%、15%和15%;二斑叶螨为10根,个体间无变异.朱砂叶螨的阳茎端锤大,钩部较宽,端锤的近侧突起钝圆,远侧突起尖锐,端锤背组隆起点靠近远侧突起;二斑叶螨的阳茎端锤小,钩部较窄,端锤的近侧突起和远侧突起均尖锐,端锤背缘隆起点近中部.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雌成螨第二、三对背中毛之间的肤纹突起密度存在显著差异,前者平均为7.00±0.39个/10微米,后者平均为5.80±0.24个/10微米.我们用聚丙烯酿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测定了非越冬型群体的几种同工酶,结果这两个种的苹果酸酶同工酶及MDH2、MDH3同工酶(苹果酸脱氢酶)的基因型不同.还测定了这两个种的非越冬型雌成螨的过冷却点,结果二斑叶螨远比朱砂叶螨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